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41485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00)具有收容照明光学系统及投射光学系统(110)的壳体(200)。壳体(200)具有以与投射光学系统(110)的光轴垂直的垂直截面中的投射光学系统(110)的外接圆为底的假想圆柱状的配置空间(300)。配置空间(300)具有大致圆锥状的第一配置空间(310)、和除第一配置空间(310)以外的第二配置空间(320)。投射光学系统(110)设在第一配置空间(310)中。包含在照明光学系统中的特定的光学元件设在第二配置空间(320)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固体光源、将从固体光源射出的光调制的光调制元件、和将从光 调制元件射出的光投射到投射面上的投射光学系统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具有将从照明光学系统射出的光投射到投射面上的投射光学系统的 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照明光学系统例如包括LED (LightEmitting Diode)等固体光源、将 从固体光源射出的光调制的光调制元件。这里,作为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也有以照明光学系统的光轴相对于投射光学系 统的光轴垂直的方式配置照明光学系统及投射光学系统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在收容照明光学系统及投射光学系统的壳体中,存在将投射光学系统配置在中央 的需求。此外,还希望壳体的小型化。在通常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中,由于照明光学系统的光轴相对于投射光学系统 的光轴垂直,所以不能实现收容照明光学系统及投射光学系统的壳体的小型化。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457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第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具有收容照明光学系统及投射光学 系统(投射光学系统110)的壳体(壳体200)。所述壳体具有以与所述投射光学系统的光 轴垂直的垂直截面中的所述投射光学系统的外接圆为底的假想圆柱状的配置空间(配置 空间300)。所述配置空间具有大致圆锥状的第一配置空间(第一配置空间310)、和除所述 第一配置空间以外的第二配置空间(第二配置空间320)。所述投射光学系统设在所述第一 配置空间。包含在所述照明光学系统中的光学元件中的、特定的光学元件设在所述第二配 置空间。以第一技术方案为基础,所述特定的光学元件是光均勻化元件(柱状积分器20)。 所述光均勻化元件的光轴与所述投射光学系统的光轴平行。以第一技术方案为基础,所述特定的光学元件是光均勻化元件(柱状积分器20)。 所述光均勻化元件的光轴具有与所述投射光学系统的光轴扭转的位置关系。以第一技术方案为基础,所述投射光学系统具备第一透镜组(第一透镜组111)、 具有比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直径大的直径的第二透镜组(第二透镜组11 、和将从所述第二 透镜组射出的光向投射面侧反射的反射镜(反射镜113)。包含在所述照明光学系统中的光 源(光源10)设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与所述反射镜之间。 以第一技术方案为基础,包含在所述照明光学系统中的光源设在设于所述投射光 学系统中的透镜组的侧方。 第二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具有收容照明光学系统(照明光学 系统1120)及投射光学系统(投射光学系统1110)的壳体(壳体1200)。所述照明光学系统具有光源(光源1010)、将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反射的反射镜(折回反射镜1051)、和将 由所述反射镜反射出的光调制的光调制元件(DMD1070)。所述反射镜配置在与所述投射光 学系统的光轴大致垂直的水平方向上与所述投射光学系统并列配置。在与所述投射光学系 统的光轴大致垂直的水平方向上,所述光源的最外端与所述投射光学系统的光轴的距离大 致等于所述反射镜的最外端与所述投射光学系统的光轴的距离。以第二技术方案为基础,所述投射光学系统具有将从所述照明光学系统射出的光 向投射区域侧反射的反射镜。以第二技术方案为基础,所述反射镜是平面反射镜及凹面反射镜。所述光调制元 件配置在相对于所述投射光学系统的光轴向所述投射区域的相反侧移位的位置上。以第二技术方案为基础,所述反射镜是凸面反射镜。所述光调制元件配置在相对 于所述投射光学系统的光轴向所述投射区域的相反侧移位的位置上。以第二技术方案为基础,所述反射镜是凹面反射镜。所述光调制元件配置在相对 于所述投射光学系统的光轴向所述投射区域的相同侧移位的位置上。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00的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00的图。图3是用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置空间的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元件的第一配置例的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元件的第一配置例的图。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元件的第二配置例的图。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元件的第二配置例的图。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元件的第三配置例的图。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元件的第三配置例的图。图10是表示变更例1所涉及的照明光学系统510的结构例的图。图11是表示变更例1所涉及的光学元件的第一配置例的图。图12是表示变更例1所涉及的热管530的图。图13是表示变更例1所涉及的光学元件的第二配置例的图。图14是表示变更例1所涉及的光学元件的第三配置例的图。图15是表示变更例2所涉及的照明光学系统510的结构例的图。图16是表示变更例2所涉及的照明光学系统510的结构例的图。图17是表示变更例2所涉及的光学元件的第一配置例的图。图18是表示变更例2所涉及的光学元件的第二配置例的图。图19是表示变更例2所涉及的光学元件的第三配置例的图。图20是表示变更例3所涉及的照明光学系统510的结构例的图。图2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00的简要结构的图。图2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00的简要结构的图。图2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00的简要结构的图。图M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00的光学结构的图。图2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00的光学结构的图。图沈是表示变更例1所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00的光学结构的图。图27是表示变更例2所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00的光学结构的图。图观是表示变更例3所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00的光学结构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另外, 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但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应注意各尺寸的比率等与现实的结构不同。因而,应当参 照以下的说明判断具体的尺寸等。此外,当然也包括在附图相互间相互的尺寸的关系或比 率不同的部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具有收容照明光学系统及投射光学 系统的壳体。壳体具有以与投射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垂直截面中的投射光学系统的外接 圆为底的假想圆柱状的配置空间。配置空间具有大致圆锥状的第一配置空间、和除第一配 置空间以外的第二配置空间。投射光学系统设在第一配置空间。包含在照明光学系统中的 光学元件中的、特定的光学元件设在第二配置空间。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投射光学系统设在大致圆锥状的第一配置空间中,在通过投 射光学系统的配置而在壳体内产生的无用空间(第二配置空间)中配置特定的光学元件。 即,由于无用空间被有效地利用,所以能够省空间地配置照明光学系统及投射光学系统。此 外,在壳体的宽度方向上,能够将照明光学系统及投射光学系统配置在大致中央。另外,特定的光学元件例如是柱状积分器或蝇眼透镜单元等光均勻化元件、中继 透镜、反射镜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包含在照明光学系统中的特定的光学元件设在配置空间中除 配置投射光学系统的第一配置空间以外的第二配置空间中。即,通过将特定的光学元件配 置到因投射光学系统的配置而产生的无用空间(第二配置空间)中,能够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其具有收容照明光学系统及投射光学系统的壳体,所述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以与所述投射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垂直截面中的所述投射光学系统的外接圆为底的假想圆柱状的配置空间,所述配置空间具有大致圆锥状的第一配置空间、和除所述第一配置空间以外的第二配置空间,所述投射光学系统设在所述第一配置空间,包含在所述照明光学系统中的光学元件中的、特定的光学元件设在所述第二配置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慎也竹内梓前田诚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