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刚专利>正文

卧式握力颈椎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3540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是:由可以在底座上滑动的移动组件和底座组成;底座和移动组件上设有相应的握把;可以通过握力对颈椎进行牵引;结构紧凑,使用简便,使用时占据空间小,更适于家庭中随时使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领域本技术涉及一种卧式颈椎牵引器。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所用的牵引装置从所用力源上分为重力式,弹力式,电动式和直接人力式;直接人力式有使用螺杆或齿轮的,也有用绞盘的。这些装置使用起来要么过于复杂,要么占用空间过大,在家庭中使用不大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一种简单实用、占用空间小的卧式颈椎牵引装置。为实现这一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方案是一种卧式颈椎牵引器,由底座和移动组件构成;底座和移动组件滑动连接;移动组件上设有凸凹结构,与头颅的枕部形状相应,使移动组件移动时可以对枕在其上的头部产生托绊作用;移动组件上设有握把,称为移动握把;与移动握把对应,在底座上设有相应握把,称为固定握把;移动握把和固定握把被握近时,头颈被向头顶部牵引。所述的卧式颈椎牵引器,在移动组件和底座之间设有位置锁定机构,需要时可以将移动组件和底座两者的相对位置固定下来。所述的卧式颈椎牵引器,在移动组件上连有下颌托绊结构。由于卧式颈椎牵引器,由底座和移动组件构成;底座和移动组件滑动连接;移动组件上设有凸凹结构,与头颅的枕部形状相应,使移动组件移动时可以对枕在其上的头部产生托绊作用;移动组件上设有握把,称为移动握把;与移动握把对应,在底座上设有相应握把,称为固定握把;移动握把和固定握把被握近时,头颈被向头顶部牵引;同时由于成人的握力通常可以大于5公斤,因此可以满足卧式牵引的需要;这种装置直接使用握力克服滑动磨擦对颈椎进行卧式牵引,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灵活。由于在移动组件和底座之间设有位置锁定机构,需要时可以将移动组件和底座两者的相对位置固定下来;使用起来更方便省力。由于在移动组件上连有下颌托绊结构,可以更有效的进行牵引。附图说明图1是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一种锁定机构示意图。图6是使用步骤一示意图。图7是使用步骤二示意图。图8是配合下颌托绊带和枕头的使用示意图。图9是另一种底座结构示意图。图10是另一种底座和移动组件结合的牵引器示意图。图11是另一种牵引器和专用枕垫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移动组件15可以在底座16上滑动;移动组件上设有与头枕部11形状相应的凸凹结构14;移动组件和底座上分别设有相应的移动握把12和固定握把13;使用者用手将握把12和13握近时,移动组件15通过凸凹结构牵动头颅克服摩擦力,向头顶方向运动,完成对颈椎的牵引。如图2所示,移动组件22的主体为一平板结构;一端设有异型枕托21,枕托21的形状与头枕部形状相应;另一端设有左右两个握把,分别称为左右移动握把25和23;在移动握把上设有锁定机构部分24。对应的底座部分如图3所示,由折边31形成卡槽32的平板结构为主体,使得移动部分可以在卡槽中滑动但不能任意脱离卡槽;在底座的一端设置有与左右移动握把相对的两个握把,称为左固定握把35和右固定握把33;固定握把上设有锁定机构的另一部分34,和移动组件上的锁定机构部分配合执行锁定功能。如图4所示,将移动组件47插入底座48的卡槽后就形成了牵引器的整体;移动握把43与固定握把45相配合;移动握把上的锁定机构部分44与固定握把上的锁定机构部分46相配合;移动握把上还可以通过绳索42连接颌托41;为了进一步减少底座在床褥表面的滑动的可能性,还可以在底座上设置凸向下方的结构49,以增加底座的移动阻力。图5所示的是一种锁定机构;在移动握把51上,通过一个转轴56连接一个有钩口54的锁定钩53;在固定握把52的相应位置上设置一个凸起的柱销55;使用者手握握把时,拇指拨动锁定钩的突出部57,可以使锁定钩53绕轴56转动,使钩口54挂定柱销55或从柱销上解脱,从而完成锁定和解除锁定的功能。如图6所示,用户使用时,先将移动握把61和固定握把62分开;将头枕部64枕压在移动组件的凸凹结构63处;随后,如图7所示,用手将移动握把71和固定握把72握近并拢,使得移动组件上的凸凹结构75迫使头颅76产生位移,对颈椎74进行牵引;一定时间后放开握把,使颈椎肌肉得到休息;可以如此周期性的进行牵引,也可以利用锁定机构73进行较长时间的牵引。如图8所示,牵引时也可以用连接在移动握把83上的绳索82和颌托81配合移动组件上的凸凹结构85形成更强力的牵引;垫在牵引器下枕头86的高低可以用来调整所需牵引的角度;底座上设置凸向下方的结构84被压陷在枕头或被褥中,可以进一步防止底座在较大牵引力时产生移动。图9所示的是另一种底座;在设有固定握把93的平板91上,设有两条滑轨92;底座上还设有固定专用枕垫的结构94。如图10所示,移动组件103上设有与都枕部相应的凸凹结构102,还设有与固定握把105对应的移动握把104;移动组件被串在滑轨101上;如图11所示,专用枕垫112包裹了部分底座,并通过固定结构111固定在底座上。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颈椎牵引器,其特征是由底座和移动组件构成;底座和移动组件滑动连接;移动组件上设有凸凹结构,与头颅的枕部形状相应,使移动组件移动时可以对枕在其上的头部产生托绊作用;移动组件上设有握把,称为移动握把;与移动握把对应,在底座上设有相应握把,称为固定握把;移动握把和固定握把被握近时,头颈被向头顶部牵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颈椎牵引器,其特征是在移动组件和底座之间设有位置锁定机构,需要时可以将移动组件和底座两者的相对位置固定下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颈椎牵引器,其特征是在移动组件上连有下颌托绊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卧式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是由可以在底座上滑动的移动组件和底座组成;底座和移动组件上设有相应的握把;可以通过握力对颈椎进行牵引;结构紧凑,使用简便,使用时占据空间小,更适于家庭中随时使用。文档编号A61F5/048GK2680225SQ20042000290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王建刚, 王利民 申请人:王建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颈椎牵引器,其特征是:由底座和移动组件构成;底座和移动组件滑动连接;移动组件上设有凸凹结构,与头颅的枕部形状相应,使移动组件移动时可以对枕在其上的头部产生托绊作用;移动组件上设有握把,称为移动握把;与移动握把对应,在底座上设有相应握把,称为固定握把;移动握把和固定握把被握近时,头颈被向头顶部牵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刚王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