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龙专利>正文

多功能足部骨折外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3169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足部骨折外固定器,其技术特征是:在长形半圆状小腿托下端两侧和槽形足托一端的两侧相对应地连接着两根弧形连接条;小腿托和足之间的夹角为90°,在小腿托两侧连有小腿固定带和与之相接的小腿固定带接头。在槽形足托两侧连有足固定带和足固定带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足部骨折的固定,具有复位顺利、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愈合时间短、不影响踝关节功能等优点。(*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足部骨折外固定器。足部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足部骨折一般是采用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只能治疗闭合简单的线形骨折,对一些严重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传统的石膏固定治疗方法很难解决,且石膏固定时间长达2~3个月,经常出现骨折愈合好了、关节也僵硬了。近年来,国外研制了一种治疗根骨骨折的双边式外固定器,但其存在着穿放钢针多,复位操作复杂,固定不稳定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骨折复位简便、固定牢固可靠、骨折愈合时间短、适用于足部多种类型的骨折固定的多功能足部骨折外固定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第一种结构在一个长形半圆状小腿托下部两侧和槽形足托一端两侧相对应地连接着两个弧形连结条,小腿托和足托的中心线夹角为90°度,以适应小腿和足的形状,在小腿托两侧连有小腿托固定带和小腿固定带接头,用于固定小腿;同样在槽形足托两侧连有足固定带和足固定带接头,用于足的固定。上述结构的固定器适用于距骨、趾骨的骨折,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然后用外固定器固定。第二种结构将槽形足托的长度缩短,在小腿托下部两则和弧形连接条的端部装有螺杆固定桩,固定桩上装有一端带针孔的螺杆,同一侧的两根螺杆带针孔的一端相对靠,形成同心孔,在孔内穿有钢针,钢针中部装有钢针固定夹。上述结构的固定器适用于跟骨、距骨的骨折或脱位的固定,使用时,需在骨折远心端经皮穿放一根钢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①复位顺利,操作简便;②固定牢固可靠,可早期带外固定器下地锻炼,一般在七、八天之后就可以拄拐下地行走;③能缩短骨折复合时间一半以上;④踝关节功能不受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结构图;图3为图2中固定桩8穿上螺杆时放大结构图;图4为图2中钢针固定夹10的结构放大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在铝合金制成的长形半圆状小腿托1下端两侧和铝合金制成的槽形足托4的两侧相对应地连接着两根弧形连接条7;小腿托1和足托4之间成90°夹角;在小腿托1的上部和下部连接着两对小腿固定带2和小腿固定带接头3;在槽形足托4的两侧连接着一对足固定带5和足固定带接头6。如图2、3、4所示,小腿托1下部的两侧和连于足托4一端的弧形连接条7一端各活动装有一个固定桩8,共计四个固定桩,固定桩8可以转动,固定桩上有一螺孔,在螺孔中穿有螺杆9,四个固定桩8中穿有4根螺杆9;在固定桩8的两侧的螺杆9上有与螺杆9相配合的螺母13,用以调整螺杆9的长短并使之固定,在螺杆9的另一端有一针孔,在同一侧的两根螺杆9一端的针孔相对靠,形成一个同心孔,在孔内穿有钢针12,在每一个螺杆9一端的针孔处并与针孔垂直有一螺孔,螺孔内装有螺钉11,用以固定钢针12。在钢针12的中部装有钢针固定夹10,专用于跟骨骨折纵轴穿针时固定钢针之用。如图4所示,钢针固定夹10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在相邻两面上开有通孔A和B,通孔A和B垂直但不相交,在与通孔A和B垂直的面上开有分别与通孔A和B相通的螺孔,在螺孔内分别装有螺栓14和15,用于调整和固定穿入A孔和B孔的钢针。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足部骨折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在长形半圆状小腿托(1)下端两侧和槽形足托(4)一端的两侧相对应地连有两个弧形连接条(7);小腿托(1)和槽形足托(4)两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在小腿托(1)的两侧连有小腿固定带(2)和小腿固定带接头(3),在槽形足托(4)两侧连有足固定带(5)和足固定带接头(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在小腿托(1)下部两侧和连于槽形足托(4)一端的两个弧形连接条(7)的一端各活动装有固定桩(8),固定桩(8)上有一螺孔,在螺孔中穿有螺杆(9),在固定桩(8)两侧的螺杆(9)上装有与螺杆(9)相配合的螺母(13);在螺杆(9)的一端有一针孔,在同一侧的螺杆(9)一端的针孔相对靠,形成一同心针孔,在针孔内穿有钢针(12);在螺杆(9)一端的针孔处并与针孔垂直有一螺孔,螺孔内装螺钉(11);在钢针(12)的中部装有钢针固定夹(1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钢针固定夹(10)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相邻两面上开有通孔A和B,通孔A和B相互垂直,在与通孔A和B相垂直的面上开有分别与通孔A和B相通的螺孔,螺孔内分别装有螺栓(14、15)。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足部骨折外固定器,其技术特征是在长形半圆状小腿托下端两侧和槽形足托一端的两侧相对应地连接着两根弧形连接条;小腿托和足之间的夹角为90°,在小腿托两侧连有小腿固定带和与之相接的小腿固定带接头。在槽形足托两侧连有足固定带和足固定带接头。本技术用于足部骨折的固定,具有复位顺利、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愈合时间短、不影响踝关节功能等优点。文档编号A61B17/58GK2180221SQ9420093公开日1994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1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1日专利技术者李龙 申请人:李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足部骨折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在长形半圆状小腿托(1)下端两侧和槽形足托(4)一端的两侧相对应地连有两个弧形连接条(7);小腿托(1)和槽形足托(4)两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在小腿托(1)的两侧连有小腿固定带(2)和小腿固定带接头(3),在槽形足托(4)两侧连有足固定带(5)和足固定带接头(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
申请(专利权)人:李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