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永东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双弹性接触区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2940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双弹性接触区的连接器,涉及到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电源连接器的母端子的结构改进方面。解决现有连接器接触面积不够,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包括:公端子和母端子,所述的母端子的腔体内壁上设有与公端子第一接触区电连接的第一弹性导电片,母端子的腔体中心设有与公端子第二接触区电连接的插针,其特征是:所述的插针外壁上设有一截凹槽,凹槽中套接有第二弹性导电片;所述的凹槽的槽底面与槽壁面的夹角为等于或小于90度。在母端子的插针上增设第二弹性导电片,增加公端子的插孔内壁与母端子的插针的接触面积,增强了连接的稳定性,有效地节省连接器空间,防止手指触碰。(*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弹性接触区的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到连接器
,尤其涉及到电源连接器的母端子的结构改 进方面。
技术介绍
目前连接器一般是采用单一的弹性接触区,也即是仅在母端子的腔体内壁上设 有与公端子的外壁电连接的弹性导电片,而母端子上的插针是直接插入在公端子的插孔 中的,通过插针的外壁与插孔内壁电连接,而为了方便公端子与母端子插入,公端子的 插孔的孔直径与插针的直径间存在一定的容差,从而影响连接的稳定性,在电流较大 时,往往造成接触面积不够,连接器温升过高,造成连接器或电器设备的损坏。针对上 述技术问题目前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增大连接器的结构,而结构增大后,母端子的腔体空 间增大,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手指触碰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连接器接触面积不够,稳定性差的 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具有双弹性接触区的连接器。为解决本技术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双弹性接 触区的连接器,包括公端子和母端子,所述的公端子的外壁为第一接触区,公端子的 插孔内壁为第二接触区;所述的母端子的腔体内壁上设有与公端子第一接触区电连接 的第一弹性导电片,母端子的腔体中心设有与公端子第二接触区电连接的插针,其特征 是所述的插针外壁上设有一截凹槽,凹槽中套接有第二弹性导电片;所述的凹槽的槽 底面与槽壁面的夹角为等于或小于90度。所述的第二弹性导电片的整体形状为圆筒体,圆筒体的两端筒口间至少设有一 条向圆筒体外壁呈弧形凸起的条形导电触条。所述圆筒体的第二弹性导电片是由一片弹性片卷成的。所述的插针顶端设有卡接头,卡接头上设有防手指触碰绝缘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母端子的插针上增设第二弹性导电片,增加公端 子的插孔内壁与母端子的插针的接触面积,增强了连接的稳定性,有效地节省连接器空 间,防止手指触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公端子与母端子对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公端子与母端子分离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参照图1、图2及图3中所示,本技术由公端子1和母端子2两部分组成, 通过公端子1和母端子2配合插接,实现电器设备与其电源的正负极间的连接。公端子1的外壁11为第一接触区,公端子1的插孔12内壁为第二接触区;两接 触区11、12分别独立连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母端子2的腔体21内壁上设有与公端子1 第一接触区11电连接的第一弹性导电片22,第一弹性导电片22为圆筒体,圆筒体的中部 设有若干向圆筒体内凸起的条形导电条。第一弹性导电片22与母端子2的腔体21间可 以采用任意形式的固定,比如可以是焊接固定,也可以是将腔体21拆分为两截将第一 弹性导电片22卡扣在腔体21中。在母端子2的腔体21中心设有与公端子1第二接触区 12电连接的插针23,在插针幻外壁上设有一截凹槽231,凹槽231中套接有第二弹性导 电片232,第二弹性导电片232的整体形状为也圆筒体,在该圆筒体的两端筒口间至少设 有一条向圆筒体外壁呈弧形凸起的条形导电触条2321,为了第二弹性导电片232能与第 二接触区12更好地接触,若干条的条形导电触条2321形成中部凸起的笼状体。为了使 第二弹性导电片232方便安装到凹槽231中,第二弹性导电片232是由弹性片卷成的筒状 体或其他任意形式的弹性结构,第二弹性导电片232的两端受到向外的张力时,口径变 大可以直接套入到凹槽231中。为了防止使用时第二弹性导电片232从插针23上脱落, 插针23上的凹槽231的槽底面与槽壁面的夹角为90度,或者是小于90度,使第二弹性 导电片232套入到凹槽231中之后受弹力收缩,第二弹性导电片232的两端受到凹槽231 的两侧壁面的阻挡,无法脱落。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在凹槽231的两侧壁面底角设 一圈与第二弹性导电片232的两端配合卡接的卡槽。为了防止手指的触碰,在插针23的 顶端上设有一个卡接头234,卡接头234上设有防手指触碰绝缘体233。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双弹性接触区的连接器,包括公端子和母端子,所述的公端子的外壁 为第一接触区,公端子的插孔内壁为第二接触区;所述的母端子的腔体内壁上设有与公 端子第一接触区电连接的第一弹性导电片,母端子的腔体中心设有与公端子第二接触区 电连接的插针,其特征是所述的插针外壁上设有一截凹槽,凹槽中套接有第二弹性 导 电片;所述的凹槽的槽底面与槽壁面的夹角为等于或小于9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弹性接触区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 弹性导电片的整体形状为圆筒体,圆筒体的两端筒口间至少设有一条向圆筒体外壁呈弧 形凸起的条形导电触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弹性接触区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圆筒体 的第二弹性导电片是由一片弹性片卷成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弹性接触区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插针 顶端设有卡接头,卡接头上设有防手指触碰绝缘体。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双弹性接触区的连接器,涉及到连接器
,尤其涉及到电源连接器的母端子的结构改进方面。解决现有连接器接触面积不够,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包括公端子和母端子,所述的母端子的腔体内壁上设有与公端子第一接触区电连接的第一弹性导电片,母端子的腔体中心设有与公端子第二接触区电连接的插针,其特征是所述的插针外壁上设有一截凹槽,凹槽中套接有第二弹性导电片;所述的凹槽的槽底面与槽壁面的夹角为等于或小于90度。在母端子的插针上增设第二弹性导电片,增加公端子的插孔内壁与母端子的插针的接触面积,增强了连接的稳定性,有效地节省连接器空间,防止手指触碰。文档编号H01R13/24GK201812983SQ20102056535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8日专利技术者曹永东 申请人:曹永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双弹性接触区的连接器,包括:公端子和母端子,所述的公端子的外壁为第一接触区,公端子的插孔内壁为第二接触区;所述的母端子的腔体内壁上设有与公端子第一接触区电连接的第一弹性导电片,母端子的腔体中心设有与公端子第二接触区电连接的插针,其特征是:所述的插针外壁上设有一截凹槽,凹槽中套接有第二弹性导电片;所述的凹槽的槽底面与槽壁面的夹角为等于或小于90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东
申请(专利权)人:曹永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