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目轮视近视治疗镜,适用于青少年近视、散光和弱视等眼疾的治疗,是一种医疗保健器械。包括镜腿(1)、镜架(3)和设在镜架上的两个主镜片(5),镜架上设有电机(7)和能够产生交替的双向电流的电机驱动电路,电机轴(8)上连接两个遮片(6),两个遮片分别与两个主镜片相对应。能使患者的双眼视觉状态变为交替单眼视觉状态,对青少年近视、散光和弱视有明显的治疗和保健效果。(*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目轮视近视治疗镜,适用于青少年近视、散光和弱视等眼疾的治疗,是一种医疗保健器械。几年前,俄罗斯科学家捷捷洛娃发现了人体的第37种生物节律——视觉节律。她发现人的大脑获得的图像通常情况下是从两眼交替传导过来的,即两只眼睛存在着节律性。经测定,正常人的两眼交替周期为1.5-5秒。捷捷洛娃还发现人在患有和即将患近视及其它疾病时,视觉节律已经消失掉了。视觉节律这一现象能通过具有不同偏振方向的两种色光和两片偏振镜片制成的眼镜很容易得到验证。视觉节律的发现说明正常人通常情况下获得的是交替单眼视觉,只有当需要仔细确认目标的远近、方位等情况下,也就是说在聚精会神的状态下,获得的才是双眼视觉。而近视和其它某些疾病患者从其发病前一段时间开始就一直获得是双眼视觉。双眼视觉状态相对于交替单眼视觉状态来讲,眼内调节肌与眼外辐辏肌群的调节程度较强,视皮质及自律神经负荷也较大,长时期处于双眼视觉状态就会造成睫状肌的持续收缩,过度调节,形成调节痉挛,使晶状体屈光度增加,形成假性近视。由此看来,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长时期处于双眼视觉状态是造成青少年近视的根本原因。当患者由双眼视觉状态人为地转变为交替单眼视觉状态后,可减轻视皮质和自律神经的负担,同时通过脑皮层对自律神经的影响,可以产生缓解睫状肌异常紧张的作用。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利用上述视觉节律的原理,提供一种单目轮视近视治疗镜,这种治疗镜能使患者的双眼视觉状态变为交替单眼视觉状态,从而起到逐步恢复其视力功能的作用。技术的目的是按下述方式实现的。单目轮视近视治疗镜,包括镜腿、镜架和设在镜架上的两个主镜片,镜架上设有电机和能够产生交替的双向电流的电机驱动电路,电机轴上连接两个遮片,两个遮片分别与两个主镜片相对应。电机在能够产生交替双向电流的驱动电路控制下,带动两个遮片作往复转动,这样使两遮片交替遮挡两个主镜片,即交替遮挡进入两只眼睛的光线,从而人为地使患者的双眼视觉状态转变为交替单眼视觉状态。具体过程如下电机驱动电路交替产生两种方向相反的电流。正向电流时,电机轴朝一个方向转动,使与左方镜片对应的左遮片挡住左主镜片,而与右主镜片对应的右遮片与右主镜片错位,反向电流时,电机轴朝相反方向转动,使左遮片与左主镜片错位,右遮片挡位右主镜片。两种方向电流的交替周期应与正常人的两眼交替周期相一致,应为1.5-5秒。本技术提供的单目轮视近视治疗镜,对青少年近视、散光和弱视等眼疾有明显的治疗和保健效果。使用该治疗器,患者首先会感到眼睛十分舒服,同时,经短时间适应后,就没有了一只眼视物的不适感觉,长时间用眼也不再感到眼睛疲劳。据测验,青少年近视患者每天坚持配戴半个小时读书、写字,第一个月视力平均提高0.4,第二个月视力平均提高0.22,三——四个月内患者可恢复正常视力。该治疗镜可作为治疗青少年近视、散光和弱视的有效医疗保健器械,可随时随地使用,患者边学习,边看电视,边治疗,不占用时间,见效快,不易复发,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技术提供的单目轮视近视治疗镜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中电机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如附图所示,单目轮视近视治疗镜包括镜腿(1)、镜架(3)和设在镜架上的两个主镜片(5),镜架上设有电机(7)和能够产生交替的双向电流的电机驱动电路,电机轴(8)上连接两个遮片(6),两个遮片分别与两个主镜片相对应。如附图所示,镜架(3)上还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主镜片(5)相对且平行的副镜片(10),镜架、两个主镜片和两个副镜片构成一个封闭的壳体,电机(7)和两个遮片(6)设在该壳体内。主镜片和副镜片均为平光镜片。主镜片组和副镜片组,其中一组为有色平光镜片,另一组为无色平光镜片,如两个主镜片为有色平光镜片。有色平光镜片的颜色可以是蓝色和绿色,治疗近视时,可采用绿色镜片,治疗散光或弱视时可用蓝色镜片。如附图所示,镜架上设有两个凸透镜片(2),凸透镜片通过合页(4)设在镜架上,并且其位置分别与两个主镜片相对应。凸透镜片能起到减轻睫状肌调节力的作用,当近视患者需要加强治疗作用时,可以将凸透镜片放下,使光线通过凸透镜片和主镜片传到眼睛上。遮片(6)一般采用轻质不透光薄型材料制做,形状类似树叶。电机可采用微型步进电机,如石英钟表内所使用的微型步进电机。如附图2所示的一种电机驱动电路,由一只NE555时基集成电路,电阻R1、R2,电容C,以及电池、继电器J1构成。时基集成电路,电阻R1、R2和电容C构成一振荡电路,该电路能产生正向方波脉冲,脉冲周期在1.5-5秒间选择。当振荡电路没有发出正向脉冲时,继电器J1未吸合,其常闭触点J1-1和J1-2将电源与电机线圈接通,电机转子带动遮片转动一个角度后被镜架挡住而停留不动。当振荡电路发生正向脉冲时,继电器J1吸合,其常开触点将电源与电机线圈接通,电流方向与上述相反,电机转子带动遮片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后停留不动。振荡电路产生的单向方波脉冲经继电器J1的作用后即变为双向方波脉冲,从而使电机作往复转动。电机驱动电路可采用其它电路,只要能产生双向方波脉冲即可。如附图所示,电机通过支架(9)固定在镜架上。权利要求1.一种单目轮视近视治疗镜,包括镜腿(1)、镜架(3)和设在镜架上的两个主镜片(5),其特征在于镜架上设有电机(7)和能够产生交替的双向电流的电机驱动电路,电机轴(8)上连接两个遮片(6),两个遮片分别与两个主镜片相对应。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镜,其特征在于镜架(3)上还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主镜片(5)相对且平行的副镜片(10),镜架、两个主镜片和两个副镜片构成一个封闭的壳体,电机(7)和两个遮片(6)设在该壳体内。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镜,其特征在于镜架上还设有两个凸透镜片(2),凸透镜片通过合页(4)设在镜架上,并且其位置分别与两个主镜片相对应。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镜,其特征在于主镜片(5)和副镜片(10)均为平光镜片,其中主镜片为有色平光镜片。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单目轮视近视治疗镜,适用于青少年近视、散光和弱视等眼疾的治疗,是一种医疗保健器械。包括镜腿(1)、镜架(3)和设在镜架上的两个主镜片(5),镜架上设有电机(7)和能够产生交替的双向电流的电机驱动电路,电机轴(8)上连接两个遮片(6),两个遮片分别与两个主镜片相对应。能使患者的双眼视觉状态变为交替单眼视觉状态,对青少年近视、散光和弱视有明显的治疗和保健效果。文档编号A61F9/00GK2383499SQ99216470公开日2000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田向军 申请人:田向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目轮视近视治疗镜,包括镜腿(1)、镜架(3)和设在镜架上的两个主镜片(5),其特征在于:镜架上设有电机(7)和能够产生交替的双向电流的电机驱动电路,电机轴(8)上连接两个遮片(6),两个遮片分别与两个主镜片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向军,
申请(专利权)人:田向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