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秀清专利>正文

自动排尿式尿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2488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包含空心圆柱、锥形塞、永磁铁与其支撑外壳的自动排尿式尿袋,其特征是在传统的尿袋基础上,增加一个自动系统(A),该自动系统中(1)是一球塞,它起着封闭排尿口的作用,(2)是一长的空心圆柱体,它在尿液中刚好能浮起,软线(3)连接空心圆柱(2)与球塞(1),圆柱体的上端面为一铁片(4),壳内的上端固定这一永磁铁(5),系统通过后盖(6)与尿袋连接,(7)为手动阀门,系统通过三力(浮力,重力,磁力)对空心圆柱(2)的不同作用,无需其它任何外加动力,达到全自动开关排尿口的功能。(*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心圆柱、锥形塞、永磁铁与其支撑外壳的结合。在医院,尿袋(或尿瓶)是泌尿科病人最常见的用品。病人在使用尿袋时,要随时注意尿袋中的尿置。当袋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高度时,要尽快把袋中的尿液排出,否则会出现尿液倒流的现象。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病人,或在深夜,就必须有亲属或护士专门负责,这样一方面很不卫生,另一方面给许多人增加麻烦。另外,尿袋中要保持真空状态,所以排尿时要特别小心,要在袋中保留少量的尿液,以免空气跑入袋中,而人工操作不能做到绝对可靠。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自动排尿的尿袋。它是在尿袋中央增加一个小圆柱型系统,当袋中尿液达到一定高度时,系统就会自动打开排尿口,当袋中的尿液降到另一设计高度时,排尿口会自动关闭,使袋中剩余的尿液保留在袋中。它使用方便、卫生,且无需任何动力。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在尿袋底部,垂直向上增加一个圆柱形系统,该系统可直接从尿袋底部伸进袋内,并能和尿袋的底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系统的外壳上部为带缝隙的空心圆柱,袋中的尿液可以通过缝隙流入系统内,外壳的下部为一倒立圆锥,其最下端为排尿口。壳内下端有一锥形塞,它在尿液中不会浮起,当它落在倒立圆锥内壁上时,刚好可以封闭排尿口,壳内中部有一个长的空心圆柱体,设计它使之在尿液中刚好能浮起(只露出顶端很小的部分),其下端用一软线与锥形塞的顶端相连,软线的长度使得当软线完全被拉直时,圆柱体的顶端与壳的内上端面的距离为5毫米左右,圆柱体的顶面为一铁片,外壳内的上端固定着一块永磁铁。随着袋中尿液的增多,长空心圆柱将受到尿液浮力的作用而被提升,这样连接它和锥形塞的软线也被伸直,当空心柱距离壳的上端5毫米左右,由于永磁铁的吸引,使得圆柱体被完全吸引到壳的上端,它通过软线也把锥形塞提起,这时排尿口被打开,尿液就排出。随着尿液被不断排出,尿液面将下降,尿液对圆柱体的浮力越来越小,设计空心柱的重量和永磁铁的吸引力,使得当尿液面降到圆柱体下端附近时,尿液对圆柱体的浮力几乎为零,也就是说,磁铁的吸引力无法再平衡圆柱体的重量,这时圆柱体就会摆脱磁铁而下落,锥形塞也随之下落而封闭了排尿口。另一方面,当病人行走时,为了避免排尿口被开启的现象,在排尿口的下端还增加了一个手动阀门。本技术相比传统尿袋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利用了尿液浮力、磁铁吸引力和地球的引力来实现排尿口的开启和关闭,一方面解决了手工操作的麻烦和不卫生,另一方面无需任何动力的支持,使系统安全、可靠、成本低。本技术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自动排尿式尿袋的平面图;图2是图1中A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B-B’-C-C’的剖面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的自动排尿式尿袋,A是新增的自动排尿系统,它可以从尿袋的底部直接装入或卸下,图2是该部分的立体图,A’是空心圆柱外壳上的缝隙,袋中的尿液将从这些缝流入系统,图3是图2中B-B’-C-C’的剖面图。下面主要结合图3详细介绍各部件的功能。如图3所示,(1)是一锥形塞,它在尿液中不会浮起,它主要起封闭排尿口的作用,(2)是一长的空心圆柱体,设计它使之在尿液中刚好能浮起(只露出顶端很小的部分),尿液面低于空心柱上端附近D处时,它不能浮起,其下端用一软线(3)与锥形塞的顶端相连,软线的长度使得当软线完全被拉直时,圆柱体的顶端与壳的内上端面的距离为5毫米左右,圆柱体的上端面为一铁片(4),壳内的上端固定着一块永磁铁(5)。随着袋中尿液的增多,长空心圆柱将受到尿液浮力的作用而被提升,这样连接它和锥形塞的软线(3)也被伸直,当空心柱铁片(4)距离永磁铁(5)的上端5毫米左右,永磁铁(5)对空心柱(2)的吸引力足够把它从尿液中提起,使得圆柱体(2)被完全吸引到壳的上端,它通过软线也把锥形塞(1)提起(如图中的虚线状),这时排尿口被打开,尿液就排出。随着尿液被不断排出,尿液面将下降,尿液对圆柱体的浮力越来越小,设计空心柱的重量和永磁铁的吸引力,使得当尿液面降到被悬挂的圆柱体下端D’附近时,尿液对圆柱体的浮力几乎为零,磁铁的吸引力无法再平衡圆柱体的重量,这时圆柱体就会摆脱磁铁而下落,锥形塞也随之下落而封闭了排尿口,这样就实现了全自动开闭排尿口。系统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底盖(6)与尿袋结合或分离,当病人行走时,为了避免排尿口被开启的现象,在排尿口的下端还增加了一个手动阀门(7)。系统大部分部件可以采用硬塑或金属等材料制作,无需任何动力支持,使用安全、可靠。权利要求1.包含空心圆柱、锥形塞、永磁铁与其支撑外壳的自动排尿式尿袋,其特征是在传统的尿袋基础上,增加一个自动系统(A),该自动系统中(1)是一球塞,它起着封闭排尿口的作用,(2)是一长的空心圆柱体,它在尿液中刚好能浮起,软线(3)连接空心圆柱(2)与球塞(1),圆柱体的上端面为一铁片(4),壳内的上端固定这一永磁铁(5),系统通过后盖(6)与尿袋连接,(7)为手动阀门,系统通过三力(浮力,重力,磁力)对空心圆柱(2)的不同作用,无需其它任何外加动力,达到全自动开关排尿口的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尿系统,其特征是其外壳有许多缝隙(A′),袋中的尿液可通过这些缝流人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尿系统,其特征是锥形塞(1),它在尿液中不会浮起,它通过软线(3)与空心圆柱体(2)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尿系统,其特征是空心圆柱体(2),它在尿液中刚好能浮起,圆柱体的上端面为一铁片(4),下端通过软线(3)与锥形塞(1)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尿系统,其特征是当软线(3)被伸直后(球塞未被提起),空心圆柱(2)上的铁片(4)与外壳内顶面有大约5毫米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尿系统,其特征是壳内上端的永磁铁(5),它可以在5毫米左右把几乎完全浸在尿液中的空心圆柱体(2)提起并吸引着,它对空心圆柱体(2)的吸引力略小于空心柱的重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尿系统,其特征是底部为一后盖(6),自动排尿系统(A),通过它与尿袋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尿系统,其特征是尿袋排尿口上端为一手动阀门(7)。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尿系统,其特征是其外壳、锥形塞(1)、空心圆柱体(2),后盖(6)和手动阀门(7)等,都可以用金属、塑料等材料制成。专利摘要一种无任何外加动力支持的自动排尿式尿袋,它涉及锥形塞(1)、空心圆柱(2)、永磁铁(5)和支撑外壳的结合,软线(3)连接(2)与(1)、(2)的上端面为一铁片(4),壳内的上端固定着一块永磁铁(5)。当尿液增多时,长空心圆柱受浮力作用被提升,当铁片(4)距离永磁铁(5)较小时,(2)被从尿液中提起,它通过(3)也把(1)提起,尿液就排出。当尿液面降到被悬挂的圆柱体下端附近时,(2)就会摆脱磁铁下落而封闭排尿口。文档编号A61F5/44GK2217969SQ94244870公开日1996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黄秀清 申请人:黄秀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秀清
申请(专利权)人:黄秀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