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夹板监护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2121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夹板松紧的监护装置,它用于四肢长骨骨折病人采用小夹板外固定监护治疗。由气囊、气管、微型压气筒、阀门、气压表组成,通过气管连接纵横交叉的气囊,各气管上分别连接微型压气筒、阀门和气压表,并安装报警装置予以提示调节正常治疗骨折压力值,避免了伤肢因夹板外固定时松紧度不适所造成的并发症。是临床便于携带和自我监护治疗的器具。(*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材,用于四肢长骨骨折后采用小夹板固定者可调节其松紧的监护装置。四肢长骨骨折,国内外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三种,一是复位后用石膏塑形固定;二是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三是施行手法复位后采用小夹板做外固定。后者是我国中医治疗长骨骨折的独特方法,它比前二者具有方法简便,损伤小,可动静结合,使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的特点,很受骨折病人欢迎。这三种方法都需对伤肢作外固定,随着伤肢的肿胀增大,肿消减小,产生肢体的周径变化,致使固定在伤肢外的石膏、小夹板下的压力发生改变,造成压迫过紧或过度松弛,影响伤肢血液循环和固定效果,常需根据肢体的肿消变化拆除石膏,重新固定,或者嘱病人反复来医院调节小夹板外缚带的松紧度,临床对肢体肿、消的病理变化所要求固定的松紧度、无客观指标,不便于观察,常因松紧度不适宜而产生许多并发症。因此,不断研究改进石膏或夹板固定后的压力调节,专利技术一种可自动报警、又可调节压力的装置是世界共同研究的问题。五十年代,英国著名创伤学家Reginald Watson-Jones介绍了一种用橡胶制成的袜套式气囊充气夹板(一个简单的气袋),这种夹板只是为了现场急救的方便给膝以下骨折或前臂骨折病人作临时固定,不能调节气压大小,又不能解决夹板下压力变化所存在的问题。1964年上海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伤科学》书中,介绍了用“夹板松紧仪”测定夹板下的压力,预图防止夹板下压力变化所引起的并发症,这种“夹板松紧仪”结构气压表(6)是用普通的血压表改制,更换表内数据,并在表内拉杆(15)的横端位安装限位块(12),在限位块(12)的一端安装调节杆(17)。气压表的工作原理是当气体从气管(5)进入表内时,推动支杆(16),支杆(16)与拉杆(15)通过一个活动枢纽连接,拉杆(15)固定在大齿轮(11)上,大齿轮(11)啮合小齿轮(10),小齿轮轴上固定气压表指针,支杆(16)受气压顶动,使大齿轮带着小齿轮转动,从而使指针偏转,显示气压大小。为了能得到符合治疗骨折的气压力值,使其在上、下限有信号显示,在表内拉杆(15)的横端位安置一个限位块(12),并在限位块(12)的一端安置一个调节杆(17),限位块上引出导线(13),拉杆(15)上引出导线(14),导线(13)、(14)接通,中间串联电池(18)与指示灯(18)。通过调节杆(17)调节限位块(12)在适当位置,当气压过大过小,都会使拉杆(15)接触限位块(12),接通电源,指示灯(19)发光报警。使用时,将气囊捆扎在骨折处,用尼龙扣锁牢,通过微型压气筒向气囊充气,当气压表指针指示是符合要求的压力指数范围时,医护人员或患者便得知夹板下对骨折固定的压力是适宜的,此时,指示灯熄灭,提示正常。如伤肢发生肿、消变化,夹板下压力改变,气压表指针指示在不符合要求的指数范围内,指示灯同时发生报警,提示异常,说明夹板外缚带不是过紧就是松弛,此时,通过调节阀门(7)、和微型压气筒(9),使其达到适宜气压。通过上述结构所构成的小夹板监护仪,具有调压,便于观察和报警提示夹板下压力值的作用是中医采用小夹板外固定骨折进行自我监护的最佳治疗仪器。复杂,病人不能自行操作,实用效果差,20多年来一直没能得到推广应用。1987年,我国杭州市中医院研制了“充气气囊调压夹板”,其充气调压只能依靠病人的自我感觉确定,而且规格单一,不适宜不同年龄、不同部位骨折的病人,压力的控制也不可调节,同时操作也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专利技术一种适应任何年龄、四肢骨折和便于观察夹板下压力指标而且可调节压力大小的监护装置,通过调节,使小夹板对伤肢体的压力始终保持能达到固定治疗骨折所需要的压力值又能有效地避免因肢体肿、消变化而对夹板下压力改变所引起的并发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由数条气囊纵横交叉布置,每条气囊都联通一根气管,各气管汇集接在微型压气筒上。在接通纵向气囊的气管和接通横向气囊的气管上各有一个控制气压的阀门。在联通纵向气囊管上接有气压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布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使用状况参考图。图3是本技术气压表实现自控报警的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气压表自控报警装置的电路图。参照附图,纵向放置的气囊(1)与横向放置的气囊(2)各套有布袋,布袋表面有尼龙扣,便于捆扎时固定用。气管(3)的一端接通气囊(1),气管(4)的一端分支接通每个横向气囊(2),气管(3)、(4)的另一端连接微型压气筒(9)。在气管(3)上连接气压表(6),串联一个阀(8)。在气管(4)上通过三通接阀(7)。权利要求1.一种小夹板监护仪,它由气囊(1)、(2),气管(3)、(4),微型压气筒(9)、阀门(7)、(8)、气压表(6)等构成,其特征在于气囊(1)、(2)是由数条纵横交叉布置的气囊形成,每条气囊都各联通一根气管(3)、(4),各气管汇总接在微型压气筒(9)上,在接通纵向气囊(1)的气管(3)和接通横向气囊(2)的气管(4)上各有一个控制气压的阀门(8)、(7),在联通纵向气囊(1)的气管(3)上接有气压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夹板监护仪,其特征在于纵向放置的气囊(1)与横向放置的气囊(2)各套有布袋,布表面有尼龙扣。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小夹板监护仪,其特征在于纵向气囊(1)的气管(3)上接有的气压表(6),在表内拉杆(15)的横端位置,装置一个限位块(12),在限位块(12)的一端安置一个调节杆(17),限位块(12)上引出导线(13),拉杆(15)上引出导线(14),导线(13)、(14)接通,中间串联电池(15)与指示灯(19)。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夹板松紧的监护装置,它用于四肢长骨骨折病人采用小夹板外固定监护治疗。由气囊、气管、微型压气筒、阀门、气压表组成,通过气管连接纵横交叉的气囊,各气管上分别连接微型压气筒、阀门和气压表,并安装报警装置予以提示调节正常治疗骨折压力值,避免了伤肢因夹板外固定时松紧度不适所造成的并发症。是临床便于携带和自我监护治疗的器具。文档编号A61F5/04GK2043874SQ8921211公开日1989年9月6日 申请日期1989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1989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姚共和 申请人: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夹板监护仪,它由气囊(1)、(2),气管(3)、(4),微型压气筒(9)、阀门(7)、(8)、气压表(6)等构成,其特征在于气囊(1)、(2)是由数条纵横交叉布置的气囊形成,每条气囊都各联通一根气管(3)、(4),各气管汇总接在微型压气筒(9)上,在接通纵向气囊(1)的气管(3)和接通横向气囊(2)的气管(4)上各有一个控制气压的阀门(8)、(7),在联通纵向气囊(1)的气管(3)上接有气压表(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共和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