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回用印染废水的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16167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染废水的回用方法及其装置,回用方法是将印染废水经泵由二沉池送至化学氧化区,进水管的水射器将二氧化氯输送至进水管道,气液混合物由穿孔曝气管喷出,在化学氧化区内印染废水的染料分子与二氧化氯发生反应;经氧化后的污水从溢流板流入还原区,在还原区内吸附剂吸附并还原残余二氧化氯及其氧化副产物,并吸附化学氧化区中部分未被破坏的染料分子及难降解有机物;还原区的水从溢流板底部的管道流入生化反应区内,利用生物膜的生物降解能力和滤层的截留能力进一步去除COD及色度。经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后的印染废水达到印染企业洗涤用水水质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染废水回用方法,是针对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色度高、可 生化性差的特点设置,能达到印染废水回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相应的装置。属 于环境保护、污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填料是曝气生物滤池的关键部分,能够截留悬浮物和胶体物质,使水质得到澄 清,省去了二沉池,降低了基建费用。同时,附着在滤料表面的生物膜中含有大量的微 生物,能够对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强降解作用,提高出水水质。曝气生物滤池集生物膜 的强降解作用和物理截留作用与一体,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然而曝气生物滤池对色度的去除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由于印染废水中残余的 染料是大分子有机物质,很难生化降解。单凭曝气生物滤池的生物作用处理二沉出水, 以期降低COD和色度,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二氧化氯可以有效降低印染废水出水色度,同时有效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以提 高后续废水生物处理单元的效率。然而,如果把化学氧化作为去除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 水的主要手段,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如果把化学氧化作为主要的COD去除单元,就需要 投加大量的化学氧化剂,一方面,设备及药剂费用会大幅增加;另一方面,过量投加化 学氧化药剂后,水中残余的氧化剂量及氧化副产物量会大幅上升,必然需要往水体中投 加大量的还原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染废水回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染废水回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印染废水回用装置,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化学氧化区、还 原区、生化反应区三部分,三部分依次设置并用隔板隔开,各区的底部设置曝气管,其 中在化学氧化区前的进水管安装水射器;在还原区由投加管提供吸附剂,生化反应区是 曝气生物滤池,内从下到上依次填充了承托层、填料,其中承托层是卵石材料,填料是 陶粒,曝气管与设置在生化反应池外的鼓风机连接,用于对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曝气。前述的印染废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区内的吸附剂是活性炭。前述的印染废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设置在印染废水回用装置的下侧 壁,出水管设置在印染废水回用装置的上侧壁,进水管和出水管安装流量计和水泵。印染废水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印染废水经泵由二沉池送至化学氧化区,同 时在进水管路上的水射器,将二氧化氯发生器中产生的二氧化氯负压送至进水管道,二 氧化氯与废水在进水管道充分接触反应,气液混合物由穿孔曝气管喷出,在化学氧化区 内印染废水的染料分子与二氧化氯发生反应;氧化反应区的水从溢流板流入还原区,在还原区内吸附剂吸附并还原残余二氧 化氯及其氧化副产物,并吸附化学氧化区中部分未被破坏的染料分子及难降解有机物;还原区的水从管道输入生化反应区内,借助滤料的截留作用,被活性炭吸附的 部分未被破坏的染料分子及难降解有机物,被截留在BAF池中,利于形成优势菌种;经 净化的废水从出水管流出。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是1、每个反应区的功能以及特点如下化学氧化区该区充分利用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破坏染料分子的发色基团并 将大分子难生化降解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易生化降解有机物,使出水色度满足回用要求, 同时有效提高化学氧化出水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生化处理。还原区该区充分利用活性炭的高表面积及还原性,投加的微量粉末活性炭一 方面吸附并还原残余二氧化氯及其氧化副产物,另一方面可以吸附化学氧化区中部分未 被破坏的染料分子及难降解有机物。生化反应区由于膜的高效截留性,使得BAF池中生物浓度保持一个相对较 高的水平,可以在较大的容积负荷下取得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由于BAF池中滤料的 截留作用,被活性炭吸附的部分未被破坏的染料分子及难降解有机物,被截留在BAF池 中,利于形成优势菌种。3、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势首先,将二氧化氯化学氧化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与BAF高生物浓度强化生化作用 有效结合起来,保证出水COD达到回用要求;充分利用粉末活性炭的高比面积及还原性,粉末活性炭一方面有效吸附并还原 残余二氧化氯及氧化副产物,另一方面可以吸附未被氧化的染料分子及难降解大分子, 利于在BAF中形成去除这类物质的优势菌种;二氧化氯投加系统设计二氧化氯采用水射器投加,充分利用进水管内形成的 负压,有效降低能耗;总之,本专利技术将二氧化氯氧化技术及曝气生物滤池有效耦合起来,考虑到二氧 化氯化学氧化后出水后残余二氧化氯及氧化副产物,通过投加微量粉末活性炭将这类物 质予以还原去除。同时微量活性炭还能够吸附未被二氧化氯氧化的染料分子及其它大分 子有机物,吸附的染料及大分子有机物的活性炭被BAF中生物膜截留,增加了这类染料 或是大分子有机物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在BAF生物膜中形成去除这类染料或是大分子有 机物优势菌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印染废水回用装置的平面布置图;其中1、化学氧化区;2、还原区;3、生化反应区;4、进水管;5、水射 器;6、穿孔曝气管;7、溢流挡板;8、活性炭投加管;9、搅拌器支架;10、搅拌器; 11、承托层;12、陶粒;13、出水管;14、鼓风机;15、曝气管。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印染废水回用装置的平面布置图,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印染废 水回用装置由钢板焊接而成,曝气生物滤池底部安装曝气管15,化学氧化区下侧壁安装 进水管4、曝气生物滤池上侧壁安装出水管13,进水管和出水管安装流量计来保持进出 水的水量平衡,保持各池的水位恒定。进水管和出水管还安装泵,加速水的输送。整个印染废水回用装置用溢流挡板分隔为化学氧化区1、还原区2、生化反应区 3三部分。化学氧化区1底部的曝气管为穿孔曝气管6,进水管4连接穿孔曝气管,并在化 学氧化区1前面的进水管上安装水射器5,二氧化氯依据试验确定的投加量连续制备,同 时充分利用进水管道中水流形成的负压,通过水射器原理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经过进 水管道输入化学氧化区1,有效节约能源。还原区2内填充微量活性炭,在还原区2顶部安装搅拌器支架9,搅拌器10架在 搅拌器支架上并深入至还原区的底部,保证粉末活性炭与废水的均勻、充分接触。生化反应区3是曝气生物滤池,从下到上依次填充了承托层11、粒径为3 5mm的 球形轻质生物陶粒12,其中承托层11是粒径为1 3cm的卵石类,曝气管连接设置在生化反 应池外的鼓风机,用于对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曝气,BAF中曝气系统和布水系统都安装在承托 层的下方,在曝气管上安装气体流量计,可实现气水比的调节。该工艺的运行参数如下二 氧化氯投加量35mg/L、PAC投加量20mg/L、容积负荷0.92 1.86 (kgCOD/m3 · d)。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印染废水回用装置实施印染废水回用的过程如下污水经泵由二沉池送至化学氧化区1,同时在进水管路上的水射器,将二氧化 氯发生器中产生的二氧化氯负压送至进水管道,二氧化氯与废水在进水管道充分接触反 应,气液混合物由穿孔曝气管6喷出,氧化反应区的出水从溢流板7流入微量活性炭还原 区2还原池,微量粉末活性炭与废水的充分接触。活性炭由活性炭投加管8加入,活性 炭还原区的出水进入BAF生化反应区3,在生化反应池中,采用鼓风曝气机对BAF进行 曝气,最后经抽吸泵抽吸出水。进水、出水连续进行,并通过安装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上的流量计来保持进出水 的水量平衡,保持各池的水位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印染废水回用装置,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化学氧化区、还原区、生化反应区三部分,化学氧化区与还原区相邻且顶部搭接溢流板,还原区与生化反应区间隔一定距离并通过设置在两者底部的管道连接;各区的底部均设置曝气管,其中在化学氧化区前的进水管安装水射器;在还原区由投加管提供吸附剂;生化反应区是曝气生物滤池,从下到上依次填充了承托层、填料,生化反应区的曝气管与鼓风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操家顺薛朝霞冯骞方芳白王军姜磊娜徐祥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