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积水洗手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04756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积水洗手盆,它主要由台面、排水管和凹形盆构成,所述的台面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细长通孔,其均布于凹形盆的周围,并且通孔中设置有过滤部,所述的通孔下端设置有一引水容器,该引水容器与排水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洗手盆上台面上设置引水通孔,将飞溅到洗手盆上的水通过通孔渗透到引水容器中,最后通过排水管排出,这样洗手盆表面就能避免水滴滞留。(*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居装修领域,尤其是一种室内洗手盆。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重视自身卫生情况,在公共场所以及家里都要 经常洗手,消灭手上的病菌,随着洗手频率的增加,洗手盆的使用也在增加,于是每次洗手 后飞溅在洗手盆上的水就会聚集,然后流到地面,影响地面卫生,而且有水时地面易滑,容 易摔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表面不会聚集水滴的干净 洗手盆。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无积水洗手盆,它主要由 台面、排水管和凹形盆构成,所述的台面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细长通孔,其均布于凹形盆的周 围,并且通孔中设置有过滤部,所述的通孔下端设置有一引水容器,该引水容器与排水管相 连接。所述的过滤部可以是嵌入的透水砖。所述的过滤部可以是嵌置在通孔表面上的滤膜。本技术通过在洗手盆上台面上设置引水通孔,将飞溅到洗手盆上的水通过通 孔渗透到引水容器中,最后通过排水管排出,而赃物则滞留在台面上,可以方便的清洗到凹 形盆中。这样洗手盆表面就是干爽的,同时也不会在洗手盆面上留下污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根据图1所示,一种无积水洗手盆,它主要由台面1、排水管2和凹形盆3构成,所 述的台面上表面开设有对称的五条细长通孔4,其均布于凹形盆的周围,并且通孔中设置有 过滤部,所述的通孔下端设置有一引水容器,该引水容器与排水管相连接。所述的过滤部可以是嵌入的透水砖。所述的过滤部可以是嵌置在通孔表面上的滤膜。本技术通过在洗手盆上台面上设置引水通孔,将飞溅到洗手盆上的水通过通 孔渗透到引水容器中,最后通过排水管排出,而赃物则滞留在台面上,可以方便的清洗到凹 形盆中。这样洗手盆表面就是干爽的,同时也不会在洗手盆面上留下污渍。权利要求1.一种无积水洗手盆,它主要由台面、排水管和凹形盆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面上 表面开设有若干细长通孔,其均布于凹形盆的周围,并且通孔中设置有过滤部,所述的通孔 下端设置有一引水容器,该引水容器与排水管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积水洗手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部可以是透水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积水洗手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部可以是滤膜。专利摘要一种无积水洗手盆,它主要由台面、排水管和凹形盆构成,所述的台面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细长通孔,其均布于凹形盆的周围,并且通孔中设置有过滤部,所述的通孔下端设置有一引水容器,该引水容器与排水管相连接。本技术通过在洗手盆上台面上设置引水通孔,将飞溅到洗手盆上的水通过通孔渗透到引水容器中,最后通过排水管排出,这样洗手盆表面就能避免水滴滞留。文档编号E03C1/14GK201817871SQ20102055734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2日专利技术者陈林国 申请人:国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积水洗手盆,它主要由台面、排水管和凹形盆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面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细长通孔,其均布于凹形盆的周围,并且通孔中设置有过滤部,所述的通孔下端设置有一引水容器,该引水容器与排水管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国
申请(专利权)人:国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