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翻板的吸附式冷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04501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翻板的吸附式冷水机,包括:冷凝腔、吸附腔、蒸发腔和储液器;腔体与腔体之间都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通道;冷凝腔和吸附腔之间的通道上设有第一密闭翻板,吸附腔和蒸发腔之间的通道上设有第二密闭翻板。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了第一密闭翻板和第二密闭翻板,对吸附式冷水机腔体内的水流起到了止回的作用,提高了吸附式冷水机制冷的效率、加快了制冷速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水机,具体是一种工作效率高、制冷好的、采用翻板的吸附 式冷水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冷水机采用的结构一般如图1所示,它由冷凝腔1、吸附腔2、蒸发腔 3和储液器4构成;冷凝腔1中设有冷凝器11 ;吸附腔2中设有吸附床21 ;蒸发腔3中设有 蒸发器33和存放制冷剂的储液槽36,蒸发器33浸泡在储液槽36的制冷剂中;冷凝腔1和 吸附腔2之间,吸附腔2和蒸发腔3之间都设有隔板6,隔板6上设有通道7 ;储液器4通过 管道与冷凝腔1、蒸发腔3相连接,每一个吸附床都配有一个冷凝器和一个蒸发器。冷水机 工作流程中分为吸附过程和解吸过程;吸附过程为储液槽36中的制冷剂液体吸收蒸发 器33表面的热量蒸发为蒸汽,制冷剂蒸汽通过吸附腔2与蒸发腔3之间的通道进入吸附腔 2,进入吸附腔2的制冷剂蒸汽被吸附床21上的吸附剂吸附;解吸过程为吸附床解吸出的 制冷剂蒸汽通过吸附腔2与冷凝腔1之间的通道进入冷凝腔1中,再经过冷凝器11冷却成 液体,落入冷凝腔积水盘12中,经管道流入储液器4中,储液器4中的制冷剂流入蒸发腔3 中的储液槽36中。上述冷水机具有以下缺点1、制冷剂蒸汽在冷水机腔体中的制冷剂蒸汽容易回流,导致腔体内热交换速率 低,制冷效率差;2、每个吸附床都需配制一个冷凝器和蒸发器,导致冷水机体积庞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效率高,体积 小的吸附式冷水机。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采用翻板的吸附式冷水机, 其结构如下一种采用翻板的吸附式冷水机,它包括冷凝腔、吸附腔、蒸发腔和储液器;冷凝 腔中设有冷凝器;吸附腔中设有吸附床;蒸发腔中设有蒸发器;冷凝腔和吸附腔之间设有 隔板,吸附腔和蒸发腔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通道;储液器通过管道分别与冷凝腔和蒸 发腔相连接;冷凝腔和吸附腔之间的通道上设有第一密闭翻板,吸附腔和蒸发腔之间的通 道上设有第二密闭翻板。第一密闭翻板和第二密闭翻板的设置对吸附式冷水机中流动的制冷剂蒸汽起到 了止回的作用;止回作用的说明如下在使用时,第一密闭翻板和第二密闭翻板呈两种使 用状态1、当蒸发腔与吸附腔之间的第二密闭翻板打开时,吸附腔与冷凝腔之间的第一密 闭翻板闭合;由于蒸发腔与吸附腔之间的第二密闭翻板处于打开状态,蒸发腔中的制冷剂 蒸汽能够进入吸附腔,又因为吸附腔与冷凝腔之间的第一密闭翻板处于闭合状态,冷凝腔中的制冷剂蒸汽不会回流进入蒸发腔;2、当蒸发腔与吸附腔之间的第二密闭翻板闭合时, 吸附腔与冷凝腔之间的第一密闭翻板打开;由于蒸发腔与吸附腔之间的第二密闭翻板处于 闭合状态,蒸发腔中的制冷剂蒸汽不能进入吸附腔;而吸附腔与冷凝腔之间的第一密闭翻 板处于打开状态,吸附腔中的制冷剂蒸汽进入冷凝腔。第一密闭翻板和第二密闭翻板的设 置有效起到了止回的作用,同时加快了制冷剂蒸汽在整个吸附式冷水机中的循环速度,提 高了热交换速率。本技术中,吸附腔中吸附床为一组,该组吸附床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吸附床 构成;冷凝腔中冷凝器为一个;蒸发腔中蒸发器为一个;一组吸附床共用一个冷凝器和一 个蒸发器,即一个或多个吸附床共用一个冷凝器和一个蒸发器。采用了一个或多个吸附床 共用一个冷凝器和一个蒸发器,这样的设计有效的降低了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使用数量,有 效的节约了成本,缩小了吸附式冷水机的体积。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采用翻板的吸附式冷水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 有的优点是1、由于本技术中设置了第一密闭翻板和第二密闭翻板,对吸附式冷水机腔体 内的水流起到了止回的作用,提高了吸附式冷水机制冷的效率、加快了制冷速度;2、由于本技术中一个或多个吸附床共用一个冷凝器和一个蒸发器,降低了冷 凝器和蒸发器的使用数量,节约了成本,缩小了吸附式冷水机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冷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吸附式冷水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 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 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实施例如图2所示的一种采用翻板的吸附式冷水机,它包括冷凝腔1、吸附腔2、蒸发腔 3和储液器4 ;冷凝腔1与吸附腔2之间,吸附腔2与蒸发腔3之间通过隔板6隔开,隔板上 设有通道7 ;储液器4通过管道一端与冷凝腔1连接,一端与蒸发器3连接;冷凝腔1内设有冷凝器11 一个、冷凝腔积水盘12—个和第一密闭翻板13两块;冷 凝腔积水盘12位于冷凝器11的正下方,用于收集经冷凝器11冷却后变成液态的制冷剂, 冷凝腔积水盘12通过管道与储液器4连接;第一密闭翻板13位于冷凝腔1与吸附腔2之 间的通道上;吸附腔2内设有吸附床21和第二密闭翻板22 ;第二密闭翻板22位于吸附腔2和 蒸发器3之间通道的上;蒸发腔3内设有蒸发器33和储液槽36 ;蒸发器33位于储液槽36中。本实施例所述吸附式冷水机工作流程如下冷凝腔1中经冷凝器11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进入储液器4,再经管道进入储液槽36中,储液槽36中的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33表面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制冷了蒸发器33管 道中的冷冻水,而制冷剂液体热交换后变成制冷剂蒸汽;此时蒸发腔3和吸附腔2之间的第 二密闭翻板22打开,吸附腔2与冷凝器1之间的第一密闭翻板13闭合,蒸发腔3中的制冷 剂蒸汽流入吸附腔2,制冷剂蒸汽进入吸附腔2后吸附于吸附床21的吸附剂上,然后将吸附 腔2与蒸发腔3之间的第二密闭翻板22闭合,打开吸附腔2与冷凝腔1之间的第一密闭翻 板13,从吸附床21解析出的制冷剂蒸汽通过打开的第一密闭翻板13进入冷凝腔1中,进入 冷凝腔1的制冷剂蒸汽经冷凝器11冷却后变成制冷剂液体落入冷凝腔积水盘12中,经冷 凝腔积水盘12收集后再由管道流入储液器4中。上述为本技术所述吸附式冷水机的 一个工作循环。权利要求1.一种采用翻板的吸附式冷水机,包括冷凝腔(1)、吸附腔O)、蒸发腔C3)和储液器 ⑷;所述冷凝腔⑴中设有冷凝器(11);所述吸附腔⑵中设有吸附床;所述蒸发腔 (3)中设有蒸发器(3 ;所述冷凝腔(1)和吸附腔( 之间,吸附腔( 和蒸发腔( 之间 都设有隔板(6),隔板上设有通道(7);储液器(4)分别与冷凝腔(1)、蒸发腔C3)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冷凝腔(1)和吸附腔(2)之间的通道上设有第一密闭翻板(13),吸附腔(2)和 蒸发腔C3)之间的通道上设有第二密闭翻板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翻板的吸附式冷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腔(2) 中吸附床为一组;冷凝腔(1)中冷凝器(11)为一个;蒸发腔(3)中蒸发器(33)为一 个;一组吸附床共用一个冷凝器和一个蒸发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翻板的吸附式冷水机,包括冷凝腔、吸附腔、蒸发腔和储液器;腔体与腔体之间都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通道;冷凝腔和吸附腔之间的通道上设有第一密闭翻板,吸附腔和蒸发腔之间的通道上设有第二密闭翻板。由于本技术中设置了第一密闭翻板和第二密闭翻板,对吸附式冷水机腔体内的水流起到了止回的作用,提高了吸附式冷水机制冷的效率、加快了制冷速度。文档编号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翻板的吸附式冷水机,包括:冷凝腔(1)、吸附腔(2)、蒸发腔(3)和储液器(4);所述冷凝腔(1)中设有冷凝器(11);所述吸附腔(2)中设有吸附床(21);所述蒸发腔(3)中设有蒸发器(33);所述冷凝腔(1)和吸附腔(2)之间,吸附腔(2)和蒸发腔(3)之间都设有隔板(6),隔板上设有通道(7);储液器(4)分别与冷凝腔(1)、蒸发腔(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冷凝腔(1)和吸附腔(2)之间的通道上设有第一密闭翻板(13),吸附腔(2)和蒸发腔(3)之间的通道上设有第二密闭翻板(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建中付忠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