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坝的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9744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避免因拱坝坝踵开裂而引起防渗失效的拱坝的防渗结构。该防渗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岩中并靠近上游坝面的防渗帷幕,该防渗帷幕位于坝踵的外侧,其顶部与设置在建基面上的防渗帽连接;该防渗帽与拱坝坝体之间设有结构缝,该结构缝处设置有止水设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突破了必须将防渗帷幕布置在拱坝坝基压应力区的惯常思维。由于将防渗帷幕布置在坝踵以外的上游侧,因此避免了复杂受力条件下坝基岩体开裂导致的防渗帷幕破坏失效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拱坝坝体与坝基岩体结合面的开裂导致的防渗体系结合部位破坏失效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拱坝的防渗结构
本技术涉及拱坝,具体涉及拱坝的防渗结构以及拱坝防渗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拱坝的防渗体系主要由坝体防渗和坝基防渗帷幕所组成。坝体防渗主要依靠坝体混凝土自身的抗渗性能。但对于坝体本身防渗能力不足 的浆砌石拱坝、碾压混凝土拱坝等,通过在上游坝面上敷设一定厚度的常态混凝土或改 性混凝土,能够增强抗渗性能,从而达到防渗目的。防渗帷幕是在基岩中建造的一道连续的、完整的、渗透性低的、平面上呈条带 状、立面上形似幕墙的帷幕防渗结构。“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 业标准DL/T5346-2006)第11.4.2节规定“防渗帷幕线的位置应根据坝基应力情况,布 置在压应力区,并靠近上游坝面。”由于坝基的压应力区必然位于拱坝坝基范围以内, 因此,上述规定无疑是将防渗帷幕的设置位置限制在了拱坝的坝踵与坝趾之间(参见本 说明书附图5所示)。上述规定的依据在于,拱坝坝踵处常常因为高拉应力导致开裂,为避免坝踵开 裂而引起防渗帷幕失效,就需要将防渗帷幕布置在拱坝坝基的压应力区以避开坝踵上容 易开裂位置。目前,在设计拱坝的防渗帷幕时,将防渗帷幕布置在拱坝坝基的压应力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拱坝的防渗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岩(8)中并靠近上游坝面(10)的防渗帷幕(2),其特征在于:该防渗帷幕(2)位于坝踵(11)的外侧,其顶部与设置在建基面(9)上的防渗帽(3)连接;该防渗帽(3)与拱坝坝体(1)之间设有结构缝(7),该结构缝(7)处设置有止水设施(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明王仁坤张敬叶发明余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