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一次性穿戴用品的片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9663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构成一次性穿戴用品的前后腰围部分与大腿间部分的表面层或里面层片材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工序;沿其长度方向连续供给,在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卷21的中央部沿其长度方向切出正弦曲线状的切割线22,将其幅宽一分为二,得到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卷21A与21B。再将其在宽度方向按所需尺寸拉开,并将其中一个沿长度方向移动,错开1/2个周期后使相互重合的部分接合,并置于一个周期的中央,按周期切断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卷21A与21B。(*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构成一次性穿戴用品的表面层或里面层的片材的制造方法。具有前腰围部分、后腰围部分,以及位于该两部分之间的大腿间部分的一次性尿片或练身用内裤等穿戴用品是历来众所周知的。这类穿戴用品一般具有与肌肤接触一侧的表面层以及不与肌肤接触一侧的里面层,必要时还有介于该两层之间的吸水芯。这类表面层、里面层为了使其与大腿周围紧贴,有的在大腿间部分的两侧缘向该用品的里面弯曲,整个片材呈沙漏的平面形状。这种沙漏形状的表面层与里面层可以将矩形的无纺布或塑料薄膜的长边切掉一个大致为半圆形的部分而制得。切下来的片材,通常都作为无用的东西而丢弃了,这部分材料就被浪费了。因此,本专利技术以制造一次性尿片等穿戴用品的沙漏形表面层或里面层时,使大腿间部分的左右两侧缘向内弯曲而又不浪费材料为主要课题。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在构成具有前腰围部分、后腰围部分、以及位于该两部分之间的大腿间部分,上述大腿间部分的左右两侧缘向内弯曲的一次性穿戴用品的上述前后腰围部分与大腿间部分的表面层或里面层的片材的制造方法中,至少包括下列工序。a.顺其长度方向连续供给制造上述表面层或里面层的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带的工序。b.通过周期与振幅按所需尺寸规定的、沿上述长度方向延伸的连续正弦曲线形的切割线,将上述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带一分为二的工序。c.将上述被一分为二的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带中的一块移动,使上述被一分为二的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带中的一块在上述长度方向与另一块错开上述周期的1/2的奇数倍的工序。d.将上述被一分为二的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带在不超出上述振幅的范围内在宽度方向拉开的工序。e.将经过了上述工序c与d的上述被一分为二的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带在相互重合的部位接合为一体的工序。f.将上述接合了的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带的接合部位置于上述周期的中央,通过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切割线,按上述周期,一一切断的工序。下面以一次性尿片作为穿戴用品的实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尿片的部分断裂斜视图;图2里面层的部分断裂斜视图;图3表示里面层制造工艺的(A)、(B)、(C)工序进行状态的示意图。图1为从上面看里面侧时所见的尿片1的部分断裂斜视图,该尿片1由无纺布制的透水性表面层2、塑料薄膜制的不透水里面侧3、以及介于该表面层、里面层2、3之间的吸水芯4构成,具有前腰围部分(前片)6、后腰围部分(后片)7、以及位于该两部分6、7之间的大腿间部分8。表面层、里面层2、3从吸水芯4的周围延伸出来的部分相互接合在一起。大腿间部分8的左右两侧缘形成向尿片1的里面弯曲的腿周侧缘9。在侧缘9的里面,以及后腰围部分的端缘11的里面有腿周弹性部件12与腰围弹性部件13,该两个部件12、13位于表面层、里面层2、3之间,至少与其中一层的里面在伸长状态下接合。腿周弹性部件12如后所述,横贯大腿间部分,沿左右腿周侧缘9延伸。搭扣带14从后腰围部分7的左右侧缘伸出。图2以部分断裂斜视图表示的里面层3由形成前腰围部分6与从其延伸出来的大腿间部分8的前侧一半左右的前片16,以及形成后腰围部分7与从其延伸出来的大腿间部分8的后侧一半左右的后片17构成,该前后两片16、17在大腿间部分8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重合,通过沿尿片1的宽度方向连续延伸的接合线18接合成一体,呈所谓的沙漏形。表面层2的详细情况在图中未表示出,它是由一块与里面层3同样形状、同样大小的无纺布构成的。图3是表示里面层3的连续制造工艺的模式图,该工艺按(A)、(B)、(C)的顺序进行。在工序(A),将供制成里面层3的卷筒状原材料薄膜21按其长度方向连续送出。该薄膜21由宽度方向依振幅W、长度方向依周期L摆动的切割刀(图中未表示出)切出正弦曲线状的切割线22,薄膜21在其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沿长度方向被一分为二,成为薄膜21A与21B。不过在薄膜21被切出切割线22之前,可以在预定的切割线22的上下两侧,用例如日本特开平6-197925号公报公开的按正弦曲线状配置弹性部件的配置技术将图中所示的弹性部件12A与12B在伸长状态下接合于其上。该弹性部件12A与12B在最后的工序中形成腿周的弹性部件12。在工序(B),薄膜21A与21B在宽度方向被按所需的尺寸D1拉开。该尺寸D1不得超出振幅W。在工序(C),将薄膜21A与21B中的一个在长度方向相对移动一个周期的1/2或其奇数倍,这样薄膜21A的切割线22的波峰附近23(参照工序(B))与薄膜21B的切割线22的波谷附近24重合,在该重合部分,薄膜21A与21B由接合线18接合。进行该接合时,可以在薄膜21A与21B中的一个上线状地涂布热融性粘结剂,或者将薄膜21A与21B相互熔接。接合后的薄膜21A与21B,其接合部位23、24位于切割线22的周期L的中央,被按一个周期一条的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切割线26(图中以虚线表示)切断,成为图2的单个里面层3。在工序(C),在切出切割线26之前可以先在薄膜21A与21B上放置虚线所示的吸水芯27,然后在该吸水芯27的上面放置将制成表面层2的无纺布布匹,在吸水芯27的周围将薄膜21A与21B接合。经过工序(A)、(B)、(C)制得的里面层3,其正弦曲线状切割线22沿波峰与波谷之间延伸的倾斜部位形成弯曲的的腿周侧缘9。构成腿周弹性部件12的连续弹性部件12A、12B因为是沿切割线22延伸的,所以在单个的里面层3,该弹性部件12A、12B如图2所示横贯大腿间部分8,同时弹性部件12A、12B在大腿间部分8的左右侧附近交叉。图中虽然未表示出,但弹性部件12A、12B、13A接合后的薄膜21A、21B可通过适当的手段在这些弹性部件收缩后也不保持产生皱褶。在本专利技术中,表面层、里面层所用的材料不限于图中所示的材料。例如表面层2可以采用开孔塑料薄膜,里面层3可以采用无纺布或无纺布与塑料薄膜的层叠材料。弹性部件12A、12B、13A均可由若干弹性材料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不限于制造图例中的里面层3,也可以用于制造表面层2。表面层2、里面层3除了用于图中所示的开放型一次性尿片1外,也可以用于内裤型的一次性尿片、练身用内裤、及便溺失禁者用尿片等穿戴用品。在本专利技术的穿戴用品的表、里面层的制造方法中,连续供给的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带被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正弦曲线状的切割线一分为二,通过被一分为二的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带中的一面的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的相对移动,形成弯曲的腿周侧缘部,所以制造表、里面层所用的原材料不会被切下,扔掉,白白浪费。由于弹性部件是沿上述切割线接合的,因此通过前后腰围部分的相互接合,便能配置沿腿周侧缘并横贯大腿间部分的弹性部件,而且因为可以在将位于腿周的前半与后半的腿周弹性部件沿上述切割线接合时都按同样的方向摆动,因此与按相反方向摆动的公知技术相比,弹性部件的配置手段更加简单了。权利要求1.一种构成具有前腰围部分、后腰围部分、以及位于该两部分之间的大腿间部分,上述大腿间部分的左右两侧缘向内弯曲的一次性穿戴用品的上述前后腰围部分与大腿间部分的表面层或里面层的片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至少包括下列工序a.顺其长度方向连续供给制造上述表面层或里面层的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带的工序,b.通过周期与振幅按所需尺寸规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构成具有前腰围部分、后腰围部分、以及位于该两部分之间的大腿间部分,上述大腿间部分的左右两侧缘向内弯曲的一次性穿戴用品的上述前后腰围部分与大腿间部分的表面层或里面层的片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至少包括下列工序: a.顺其长度方向连续供给制造上述表面层或里面层的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带的工序, b.通过周期与振幅按所需尺寸规定的、沿上述长度方向延伸的连续正弦曲线形的切割线,将上述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带一分为二的工序, c.将上述被一分为二的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带中的一块移动,使上述被一分为二的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带中的一块在上述长度方向与另一块错开上述周期的1/2的奇数倍的工序, d.将上述被一分为二的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带在不超出上述振幅的范围内在宽度方向拉开的工序, e.将经过了上述工序c与d的上述被一分为二的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带在相互重合的部位接合为一体的工序, f.将上述接合了的无纺布布匹或塑料薄膜带的接合部位置于上述周期的中央,通过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切割线,按上述周期,一一切断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贺上隆光大坪俊文佐佐木彻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