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尿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963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次性尿布,所述尿布包括前身和后身,前身和后身各具有透液性表层材、非透液性底层材以及嵌于表层材与底层材之间的储液性吸收部件,前身和后身各包括躯体覆盖部分和一对从躯体覆盖部分向下延伸的腿部覆盖部分,其中, 所述前身的吸收部件和所述后身的吸收部件在所述尿布的腿叉部是连续的,由此形成整体的吸收体,所述吸收体具有一对从所述吸收体之相对纵向侧边边缘横向伸出的护翼,所述护翼部分制成在所述尿布的腿叉部向下弯曲,使得在穿戴所述尿布时所述护翼部分与穿戴者的内腿叉部相接触。(*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尿布,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在腿叉部提供穿戴舒适感而且具有高的液体吸收能力的一次性尿布。
技术介绍
作为婴儿及失禁成人等的一次性尿布,已使用的有短裤型尿布和平片型(展开型)尿布。这些尿布都具有设置在包括腿叉部的整个尿布纵向区域的厚的吸收体,所以吸收体比较厚重,而且在穿戴尿布时在尿布腿叉部形成许多皱褶。其结果是大大降低了穿戴时的舒适感。为改善尿布穿戴感所能想到的方法是,例如减小尿布腿叉部的宽度以降低腿叉部吸收体的量。然而,由于液体的排泄主要集中于腿叉部,该方法易于降低液体的吸收,并因而导致液体从腿叉部的泄漏。另一方面,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6-114084和6-63072等中已公开的一次性尿布,既能实现穿戴时的舒适性又能实现腿叉部的大的液体吸收能力。但是,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6-114084中的一次性尿布,其前身和后身是分开制造的,因此吸收体在腿叉部被分割成前身和后身。其结果是,液体易于由腿叉部泄漏。另一方面,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6-63072中的一次性尿布,为防止液体从腿叉部的泄漏,在处于腿叉部的吸收体之非连续部分上设置辅助垫。但是,因为吸收体较厚,穿戴感未能得到改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尿布,该一次性尿布在穿戴时于腿叉部是舒适的,而且在防止液体从腿叉部的泄漏方面有所改善。本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者之广泛研究的结果是,发现上述目的可以通过采用所谓的运动裤型的尿布并使腿叉部的吸收体具有特别的构型来实现,该尿布具有前身和后身,这两部分都包括躯体覆盖部分和一对腿部覆盖部分。本专利技术就是基于上述发现而完成的,并通过提供一种一次性尿布实现上述目的,所述尿布包括前身和后身,前身和后身各具有透液性表层材、非透液性底层材以及嵌于表层材与底层材之间的储液性吸收部件,前身和后身各包括躯体覆盖部分和一对从躯体覆盖部分向下延伸的腿部覆盖部分,其中,所述前身的吸收部件和所述后身的吸收部件在所述尿布的腿叉部是连续的,由此形成整体的吸收体,所述吸收体具有一对从所述吸收体之相对纵向侧边边缘横向伸出的护翼,所述护翼部分在所述尿布的腿叉部向下弯曲,使得在穿戴所述尿布时所述护翼部分与穿戴者的内腿叉部相接触。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一次性尿布,该尿布具有非透液性底层材和储液性吸收体,其中,所述底层材包括躯体覆盖部分和一对从所述躯体覆盖部分向下延伸的腿部覆盖部分,而且所述吸收体具有一对从所述吸收体之相对纵向侧边边缘横向伸出的护翼,并可剥离地粘结在所述底层材的腿叉部。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一次性尿布的优选实施方案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之一次性尿布沿A-A线的截面图;图3是可用在图1之一次性尿布中的吸收体的平面图;图4是图1之一次性尿布沿B-B线的截面图;图5是图1之一次性尿布沿C-C线的截面图;图6是图1之一次性尿布沿D-D线的截面图;图7是吸收体在根据此实施方案的一次性尿布于穿戴前的状态时的立体透视图;图8是吸收体的立体透视图,其中根据此实施方案的一次性尿布处于穿戴的状态;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尿布之另一优选实施方案的主视图(相应于图1);图10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尿布之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吸收体的平面图(相应于图3);图11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尿布之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吸收体的平面图(相应于图3);图12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尿布之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吸收体的平面图(相应于图3);图13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尿布之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吸收体的平面图(相应于图3);以及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尿布之另一优选实施方案的主视图(相应于图1)。本专利技术详述以下参考附图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尿布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一次性尿布的优选实施方案的主视图;而图2是图1之一次性尿布沿A-A线的截面图。图1和2所示的一次性尿布1包括前身2和后身3。前身2和后身3各包括一个躯体覆盖部分4和一对从躯体覆盖部分4向下延伸的腿部覆盖部分5,5。这样,一次性尿布1具有所谓的运动裤型构型。如图2所示,前身2和后身3各具有透液性表层材6,非透液性底层材7和嵌于表层材6和底层材7之间的吸收部件。表层材6位于尿布1的内侧上,以便直接与穿戴者的皮肤相接触。另一方面,底层材7位于外侧,即尿布1的非皮肤接触侧(不与穿戴者皮肤相接触的一侧)。如图1和2所示,在该实施方案的一次性尿布1中,内侧覆盖片材9,9设置在前身2与后身3的底层材7之内,而外侧覆盖片材10,10设置在前身2与后身3的底层材7之外。内侧覆盖片材9,9的设置使它们在除表层材6覆盖吸收部件区域之外的区域处直接与穿戴者的皮肤相接触。一次性尿布1的上表面由外侧覆盖片材10,10构成。如图1所示,底层材7,7、内侧覆盖片材9,9和外侧覆盖片材10,10在相对侧边边缘11,11处以及腿叉部12处通过合适的连接手段如热封等被连接在一起,这样形成了腰部开口部分13和一对腿部开口部分14,14。另外,底层材7、内侧覆盖片材9和外侧覆盖片材10通过如热融粘结之类的连接手段被固接在一起。如图1和2所示,在该实施方案的一次性尿布1中,外侧覆盖片材10的上端部分在腰部开口部分13处朝向表层材6侧折回。在此折回部分处,沿腰部开口部分13设置三个处于伸长状态的弹性可伸缩体16a,16b,16c,由此形成腰部皱褶17。在该实施方案中,弹性可伸缩体16a,16b,16c的伸缩度朝腰部开口部分13的开口端逐渐增加。也就是说,腰部皱褶17朝腰部开口部分13的开口端逐渐减小。其结果是,腰部开口部分13朝开口端具有类似于漏斗的构型。因为腰部开口部分13具有如此之特殊的构型,一次性尿布1可以进一步增强尿布在腰部开口部分13处的贴适性,使得可以有效地防止尿液和粪便从腰部开口部分13处的泄漏,而且尿布1同时由于类似于运动裤的构型所赋予的宽松贴适性而在整体上还可保持舒适性。虽然伸缩度当然取决于所用弹性可伸缩体的材料以及构型,但弹性可伸缩体16a,16b和16c的伸缩度一般优选为,在距离开口端最远的弹性可伸缩体16a处的伸缩度为120-280%,而在距离开口端较近的弹性可伸缩体16b和16c处的伸缩度分别为140-300%和160-320%。进一步,如图1和4(图4是图1沿B-B线的截面图)所示,在该实施方案的一次性尿布1中,在腿部开口部分14,14处的底层材7和内侧覆盖片材9之间设置三个处于伸展状态的弹性可伸缩体18a,18b和18c,由此分别形成一对腿部皱褶19,19。在此实施方案中,弹性可伸缩体18a,18b,18c的伸缩度朝各腿部开口部分14的开口端逐渐增加。也就是说,各腿部皱褶19朝腿部开口部分14的开口端逐渐减小。其结果是,腿部开口部分14如腰部开口部分13一样,朝开口端具有类似于漏斗的构型。因为腿部开口部分14具有如此之特殊的构型,一次性尿布1可以有效地防止尿液和粪便从腿部开口部分14处的泄漏,而且尿布1同时由于类似于运动裤的构型所赋予的宽松贴适性而在穿戴时在整体上还可保持舒适性。虽然伸缩度当然取决于所用弹性可伸缩体的材料以及构型,但弹性可伸缩体18a,18b和18c的伸缩度一般优选为,在距离开口端最远的弹性可伸缩体18a处的伸缩度为120-250%,而且距离开口端较近的弹性可伸缩体18b和18c处的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菊池文晃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