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断自动切换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94983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间断自动切换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它包括逆变供电和旁路供电两种供电模式,并且逆变供电模式和旁路供电模式之间无间断切换。逆变供电模式主要由混合变换器、逆变器实现,混合变换器将市电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直流电连接至蓄电池组,同时直流电也并联连接至逆变器,由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间断自动切换的不间断电源装置通过静态转换开关可以实现供电模式的无间断自动切换,同时避免了在旁路输出和逆变输出端都需要可控硅,使得本装置结构更加简单,另外可控硅的成本高、损耗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生产成本和损耗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改善,起到更加节能环保的效果,也更提高了不间断电源装置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不间断电源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 低、损耗更小、可靠性更高的无间断自动切换的不间断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中、大功率UPSdOO 500kVA),主回路主要有混合变换器、逆变器和静态 转换开关等构成。正常情况下,市电从交流输入端流入UPS,经混合变换器进行整流(交流 电转变为直流电),再经逆变器逆变(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然后向负载供电,这是逆变供 电模式。当UPS故障时,UPS就会由逆变供电自动切换至旁路供电模式。逆变供电与旁路 供电模式相互切换,一般的机械式切换,UPS在由逆变切换为旁路供电模式时,虽然保持了 不断电,但在切换的过程中是有很短暂的间断;而现有的自动式切换,虽然保持了无间断切 换,但旁路和UPS输出均使用可控硅,成本较高,且可控硅本身会产生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损耗更小、可 靠性更高的无间断自动切换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它主要包括交流电输入的逆变供电单元, 以及在停电状态下旁路输入的旁路供电单元,所述逆变供电单元和旁路供电单元之间通过 无间断切换装置保持不断电自动切换。所述无间断切换装置为静态转换开关。所述静态转换开关包括两个接触器,所述接触器之间联结有可控硅。所述逆变供电单元通过变换器将市电输入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再通过逆变起 将直流电转换为设备所需的交流电,变换器一端挂接有蓄电池组。所述变换器通过整流器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利用直流电抗器LD对直流电进 行缓冲,电容CDP、CDN和电阻RCDP、RCDN形成充放电稳定直流电压回路,IGBT和二极管 DLCH用于稳定直流电压,熔断器FDP1、FDNl用于防止过流,霍尔电流传感器用于采样电流 供监控,直流电抗器LCH缓冲输出电流。所述逆变器通过三个并联的IGBT将流入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每个IGBT上分 别串联有用于对IGBT进行保护的熔断器。所述逆变器的IGBT上分别连接有对逆变后的电流进行采样监控的霍尔电流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无间断自动切换的不间断电源装置通过静 态转换开关可以实现供电模式的无间断自动切换,同时避免了在旁路输出和UPS输出端都 需要可控硅,使得本装置结构更加简单,另外可控硅的成本高、损耗大,本技术在生产 成本和损耗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改善,起到更加节能环保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不间断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混合变换器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逆变器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静态转换开关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无间断自动切换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包括混合变换器、 逆变器、静态转换开关,逆变和旁路之间通过静态转换开关在逆变供电模式和旁路供电模 式之间切换。所述逆变供电,由混合变换器将市电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混合变换器 一端挂接有蓄电池组,变换器另一端连接有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如图2至4所示,市电进入不间断电源装置(UPS),流经变换器,混合变换器将交 流电整流转变为直流电,利用直流电抗器LD对直流电进行缓冲、过滤,电容(CDP、CDN)和电 阻(RCDP、RCDN)配合直流电抗器(LD)对直流电过滤,IGBT(QD)变换直流电压,使之与蓄电 池端直流电压一致,二极管(DLCH)用于稳定直流电压,熔断器(FDPl、FDm)用于防止过流, 霍尔电流传感器用于采样电流供监控,直流电抗器(LCH)缓冲、过滤直流电;逆变器通过三 组并联的IGBT (QU、QV和QW)将流入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每个IGBT上分别串联有用于 对IGBT进行保护的熔断器(FIX1-FIU1、FIY1-FIV1和FIZ1-FIW1),防止电流过大而损坏 QU、QV和QW,其中,QU和QV分别连接有对逆变后的电流进行采样监控的霍尔电流传感器 CSIU和CSIV ;不间断电源装置(UPS)由逆变供电切换为旁路供电时,静态转换开关的可逆 开关(二极管THSU1、THSV1和THSW1)迅速地闭合,导通供电,然后接触器52S闭合,二极管 (THSUUTHSVl和THSW1)断开,切换至由52S导通供电,可保证UPS无间断的由逆变供电切 换为旁路供电。权利要求一种无间断自动切换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它包括交流电输入的逆变供电单元,以及在停电状态下旁路输入的旁路供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供电单元和旁路供电单元之间通过无间断切换装置保持不断电自动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间断自动切换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间 断切换装置为静态转换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间断自动切换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 转换开关包括两个接触器,所述接触器之间联结有可控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间断自动切换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 供电单元通过变换器将市电输入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再通过逆变起将直流电转换为设 备所需的交流电,变换器一端挂接有蓄电池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间断自动切换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 器通过整流器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利用直流电抗器LD对直流电进行缓冲,电容CDP、 CDN和电阻RCDP、RCDN形成充放电稳定直流电压回路,IGBT和二极管DLCH用于稳定直流 电压,熔断器FDP1、FDNl用于防止过流,霍尔电流传感器用于采样电流供监控,直流电抗器 LCH缓冲输出电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间断自动切换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 器通过三个并联的IGBT将流入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每个IGBT上分别串联有用于对 IGBT进行保护的熔断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间断自动切换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 器的IGBT上分别连接有对逆变后的电流进行采样监控的霍尔电流传感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间断自动切换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它包括逆变供电和旁路供电两种供电模式,并且逆变供电模式和旁路供电模式之间无间断切换。逆变供电模式主要由混合变换器、逆变器实现,混合变换器将市电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直流电连接至蓄电池组,同时直流电也并联连接至逆变器,由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本技术的无间断自动切换的不间断电源装置通过静态转换开关可以实现供电模式的无间断自动切换,同时避免了在旁路输出和逆变输出端都需要可控硅,使得本装置结构更加简单,另外可控硅的成本高、损耗大,本技术在生产成本和损耗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改善,起到更加节能环保的效果,也更提高了不间断电源装置的可靠性。文档编号H02J9/06GK201717668SQ20092026486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8日专利技术者罗光明, 黄吕山 申请人:广州东芝白云菱机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间断自动切换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它包括交流电输入的逆变供电单元,以及在停电状态下旁路输入的旁路供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供电单元和旁路供电单元之间通过无间断切换装置保持不断电自动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光明黄吕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东芝白云菱机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