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透气性梯度的吸湿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928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吸湿制品,它包括一朝衣着面,其具有一第一透水气区,它确定出约100~2500g/cm↑[2]/24hr的水气透过率,和一第二透水气区,它确定出至少约3000g/cm↑[2]/24hr的水气透过率。此制品可包括基本上不透液但透水气的底层、与此底层按面对关系定位的透液顶层、位于此底层与顶层间的吸湿体,以及位于此吸湿体与底层之间的但尺寸小于此底层的阻挡层,在此结构下,第一透水气区包括底层的重叠到阻挡层上的部分,而第二透水气区包括底层的延伸到阻挡层外的部分。(*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收体液与渗出物例如尿液的吸湿制品。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的吸湿衣着如一次性尿布与成人失禁衣着,它们构制成能在吸收人体排出液的同时减少皮肤的水合作用。先有技术在许多已知的尿布结构中,是把吸湿材料设置在透液顶片与不透水气和不透液体的底层之间。这类底层非常适合防止液体废弃物从吸湿材料转移到穿用者的外部衣着上。不幸的是,应用这种不透水气和液体的底层在穿用时会在尿布中形成较高的湿度。这会造成颇高的皮肤水合度,有可能引发尿布性皮疹。为了减少尿布中的湿度,一直把透气性的聚合物膜用作例如一次性尿布之类的吸湿性衣着的外罩。这种透气性膜通常具有微孔结构来提供所需水平的不透液但可透水气性。另一些一次性尿布设计布置成于尿布的裤口区提供某种程度的透气性。还有一些一次性尿布则设计布置成用其它不透水气底层的透气性片的形式来形成水分转移区,或是采用一些多孔的区域来帮助衣着通风。传统的吸湿制品例如上述的这些是不能令人完全满意的。例如,应用微孔外罩的吸湿制品在此制品为水湿润时就会带来湿冷的感觉,同时水会通过微孔膜蒸发。这种采用多孔膜或透气片的制品会使液体从制品中大量漏泄,从而有可能过分弄脏穿用者的外部衣着。此外,当这种制品的吸湿材料充满液体后,此湿润的吸湿制品则会阻止湿气从穿用者的皮肤上逸出。这样的吸湿衣着设计一直不能充分地减少穿用者皮肤的水合作用的。结果,穿用者的皮肤仍旧易于引发皮疹、受到摩擦与刺激。专利技术概要为了解决上述种种难点与问题,公开了一种具有透气性梯度的新型吸湿制品。按照这里所用的,所谓“水分转移”是指尿布在使用于穿着者身上时水蒸气从其内部转移到其外部(周围大气中)。这里所用的基本不透液材料的结构构成为能提供的水压头至少约60cm,更好是至少约80cm,而最好是至少约100cm。适用来测定这种水压头值的技术是静水压试验,它将于后面详述。这里所用的基本不透水气材料的结构构成为能提供的水气透过率(WVTR)至少约100g/sq.m/24hr,更好至少约250g/sq.m/24hr,而最好至少约500g/sq.m/24hr。适用来测定WVTR值的技术是WVTR试验,它将于后面详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吸湿制品,它界定出朝衣着面、朝人体面、前腰带段、后腰带段以及将此前后腰带段相互连接的中间段。这种吸湿制品包括一第一透水区,它位于朝衣着面上,并确定出的水气透过率从约100至约2500g/sq.m/24hr。此吸湿制品还包括一第二透水气区,它位于朝衣着面上,并确定出的水气透过率至少约3000g/sq.m/24hr。此第一透水气区可限定出一个至少约为吸湿制品的朝衣着面75%的面积。此第一透水气区还可界定出一个小于吸湿制品宽度的宽度,而前述第二透水气区则可超出第一透水气区,从而在吸湿制品的整个宽度上形成出透气性梯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吸湿制品,它包括的透水气底层具有一第一透水气区,其确定出的水气透过率至少约100g/sq.m/24hr;和一第二透水气区,它确定出的水气透过率至少约3000g/sq.m/24hr。此吸湿制品还包括与上述底层成面对关系定位的透液顶层以及一位于此底层与顶层之间的吸湿体。在特定的情形下,此第一透水气区覆盖着吸湿体的衣着一侧的至少约75%。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涉及一种吸湿制品,它包括一基本上不透液的而可透水气的底层,其确定出的水气透过率至少约1500g/sq.m/24hr;与此底层成面对关系定位的顶层;以及一位于此底层与顶层之间的吸湿体。此吸湿制品还包括在尺寸上小于上述底层且位于吸湿体与底层之间的透水气的阻挡层。此透水气的阻挡层与透水气的底层相结合确定出的水气透过率从约100至约2500g/sq.m/24hr。在特定情形下,此基本上不透液的而透水气的底层的结构构成为能提供至少约60cm的水压头。上述透水气的阻挡层则可限定出从约100至约5000g/sq.m/24hr的水气透过率。本专利技术有利地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吸湿制品,它与通常的吸湿制品相比,显著地减少了穿用者皮肤的水合作用。于是,本专利技术吸湿制品的使用者是可以减少对其皮肤的刺激或使其引发皮疹的。附图的简要描述参看下面的详细描述与附图,可较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以及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示意地表明了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吸湿制品的经部分切除的顶视平面图;和图2示意地表明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吸湿制品的经部分切除的顶视平面图。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下文将在适合婴儿绕其下体所穿用的一次性尿布制品的范围内作详细说明。但立即可以认识到,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吸湿制品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吸湿制品,如女性卫生垫、失禁衣着、训练短裤,等等。参看图1与图2,其中所示的吸湿衣着制品的整体如一次性尿布10一般界定出一前腰带段12、后腰带段14以及一连接此前后腰带段的中间段16。此前与后腰带段包括吸湿制品的结构构制成在使用中基本上分别延伸到使用者的前后腹部区上的一般部分。此制品的中间段则包括制品的结构构制成延伸过穿用者的两腿之间的裤裆区的一般部分。此吸湿制品还包括朝衣着面18与朝人体面19。该吸湿制品包括一基本上不透液而透水气的底层20、一与底层20成面对关系定位的透液顶层22、以及一位于此底层与顶层之间的吸湿体24例如吸湿垫。吸湿体24与底层20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底层20的长度26和宽度28在本实施例中与尿布10的长度和宽度相一致。吸湿体24的长度30与宽度32则分别短于底层20的长度26与宽度28。尿布10的边缘部分例如底层20的边缘段可以延伸到吸湿体24的终边之外。例如在所示实施例中,底层20延伸到吸湿体24的终边之外,形成了尿布10的侧边34与36和端边38与40。顶层22一般是与底层20共延伸的,但可以有选择地根据需要覆盖一个大于或小于底层20的面积的面积。此吸湿制品还包括一个低透水气率区60和一个高透水气率区62。例如在所示实施例中,此吸湿制品可包括这样一个低透水气率区60,它沿此制品的纵向中心线58延伸,而其长度64与宽度66小于底层20的长度26与宽度28。在这样的结构下,高透水气率区62一般延伸到低透水气率区60的边缘之外,直到此制品的底层20的最外边缘处,于尿布的全长26和全宽28上提供一种透气性梯度。这些透水气区构形成,在使用中所提高吸湿制品的透气性和减弱对穿用者皮肤的水合作用,不会让尿之类的水气过多地凝聚于底层20的朝衣着面上以致令人讨厌地润湿穿用者的衣服。为了改进配合性和减少从尿布10上漏泄出的体液,尿布的侧边与端边可以用适当的弹性件如单股或多股弹性带子以弹性化。这种弹性带可由天然或合成橡胶构成,并可加以选择使其成为可热收缩的或热弹性的。弹性件42与44的结构构成为可有效地使尿布10的侧边34与36聚拢和抽褶而提供弹性的腿带,它紧紧地围绕穿用者的腿部配合,用以减少体液的漏泄并改进舒适性与外观。类似地,可以用腰弹性件46与48来使尿布10的端边38与40弹性化而提供弹性的腰带。此腰部弹性件的结构构成为能有效地使腰带段收缩和抽褶,以便围绕穿用者的腰部形成弹性的舒适的紧密配合。在图1与图2中,上述弹性件为醒目起见,表示成在它们的未收缩的伸展状态下。采用如粘合带50之类的紧固装置的尿布10固定到穿用者身上。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紧固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湿制品,它限定出朝衣着面、朝人体面、前腰带段、后腰带段以及连接此前与后腰带段的中间段,此吸湿制品包括:a)一第一透水气区,它位于上述朝衣着面上,并确定出的水气透过率从约100至约2500g/sq.m/24hr;和b)一第二透水 气区,它位于上述朝衣着面上,并确定出的水气透过率至少约为3000g/sq.m/24hr。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W奥多尔兹斯基JS舍尔曼
申请(专利权)人: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