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缘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77606 阅读:6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凸缘叉,它主要包括叉体、固定脚和两个叉脚,叉脚设置在叉体上,叉脚上设有连接孔,固定脚设置在叉体底部,固定脚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叉体上、两叉脚间的位置设有上端面为圆弧形的加强筋;所述固定脚共四个,两两对称设置在叉体的两侧,每一侧的两个固定脚之间设有开口为V字形的加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得到的凸缘叉,在叉脚间和固定脚间设有相应的加强结构,从而有效提高了整体强度,受力性能更佳,另外,固定脚共四个,两两对称设置在叉体的两侧,固定时受力更为均匀,不易变形,从而在使用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凸缘叉的使用寿命,减小因凸缘叉的损坏而引起传动轴或其他相关传动部件的损坏的机率,又可确保传动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动轴相配合的机械传动部件,尤其是一种凸缘叉
技术介绍
传动轴和凸缘叉组成的传动结构在机械领域应用的非常广泛。通常传动轴的平衡 量和以下几方面有关1、传动轴径向跳动量过大;2、因配件尺寸没有达到精度要求,造成 凸缘叉定位止口过紧或过松,使两个凸缘在安装时轴线不易重合;3、传动轴轴管弯曲变形, 有凹陷;传动轴两端的万向节十字轴中心线不在同一平面上,不能勻速地旋转。由此可知,凸缘叉结构性能的好坏对整个传动轴-凸缘叉组合有着较大的影响, 现有的凸缘叉像中国专利ZL94230241“双凸缘叉式汽车传动轴”就公开的那样,它主要包括 叉体、固定脚和两个叉脚,叉脚设置在叉体上,叉脚上设有连接孔,固定脚设置在叉体底部, 固定脚上设有安装孔。由于叉脚间、固定脚间没有相应的加强结构,因此,现有的凸缘叉强 度较差,受力性能较差,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尤其不适用于大力矩的传输,从而影响传动 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强度高、受力性能 好、不易变形的凸缘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凸缘叉,它主要包括叉体、固定脚和两个 叉脚,叉脚设置在叉体上,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凸缘叉,它主要包括叉体、固定脚和两个叉脚,叉脚设置在叉体上,叉脚上设有连接孔,固定脚设置在叉体底部,固定脚上设有安装孔,其特征是所述叉体上、两叉脚间的位置设有上端面为圆弧形的加强筋;所述固定脚共四个,两两对称设置在叉体的两侧,每一侧的两个固定脚之间设有开口为V字形的加强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虎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