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柄连杆及凸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77294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曲柄连杆及凸轮装置,包括有底板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凸轮副、曲柄连杆副、齿轮齿条副、平行双曲柄副和联轴器,联轴器驱动凸轮副中的凸轮转动,凸轮作为曲柄连杆副的曲柄通过连杆驱动齿轮齿条副的齿条运动,齿轮齿条副的齿轮驱动平行双曲柄副运动,结构简单却将几种常见的动力传动机构展示于学生面前,演示效果好,教学效果佳;整个装置设置在底板上,结构小巧,适合教学实训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实训考核装备,特别是一种涉及机械领域的曲柄连杆及 凸轮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机械领域相关方面的教学实践中,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机械原理和 零部件的配合关系理解,通常采用的方式是金工实习,或通过在学校建立类似工厂的车间, 或通过组织学生去实际的工厂实习,上述两种方案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存在费用高、组 织难度大等缺点;同时需要占用学生大片的时间,同时意味着与课堂不同步,对学生相关知 识点吸收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适合课堂展示、体积小、结构简单、能清楚 展示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机构的运动原理及功能的曲柄连杆及凸轮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曲柄连杆及凸轮装置, 包括有底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凸轮副、曲柄连杆副、齿轮齿条副、平行双曲柄副 和联轴器,所述联轴器驱动凸轮副中的凸轮转动,所述凸轮作为曲柄连杆副的曲柄通过连 杆驱动齿轮齿条副的齿条运动,所述齿轮齿条副的齿轮驱动平行双曲柄副运动。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齿轮齿条副包括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齿条,所述第一轴承 和第二轴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第一轴承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第二轴承上, 所述齿条驱动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运动。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平行双曲柄副包括有第一曲柄、第二曲柄、连杆副,所述第一 曲柄设置在第一轴承上,所述第二曲柄设置在第二轴承上,所述连杆副设置在第一曲柄、第 二曲柄之间。作为一种改进,第二齿轮在第二轴承轴向上可滑动设置,第一曲柄及第二曲柄为 齿轮,所述第一曲柄、第二曲柄之间设置有过渡齿轮,所述过渡齿与第一曲柄及第二曲柄相 啮合。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有防护罩、多个撑杆,所述防护罩设置在多个撑杆上。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凸轮副还包括导杆副,所述导杆副向上设置。本技术曲柄连杆及凸轮装置包括有凸轮副、曲柄连杆副、齿轮齿条副、平行双 曲柄副、联轴器,联轴器作为动力输入端将动力传动给凸轮副及曲柄连杆副,曲柄连杆副传 动动力到齿轮齿条副,齿轮齿条副将动力传动给平行双曲柄副,凸轮副作为一个动力扩展 口根据实际需要扩展利用,平行双曲柄副动力输出端也可进行扩展,结构简单却将几种常 见的动力传动机构展示于学生面前,演示效果好,教学效果佳;整个装置设置在底板上,结 构小巧,适合教学实训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曲柄连杆及凸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曲柄连杆及凸轮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有底板6,还包括设 置在所述底板6上的凸轮副1、曲柄连杆副2、齿轮齿条副3、平行双曲柄副4和联轴器5,所 述联轴器5驱动凸轮副1中的凸轮11转动,所述凸轮11作为曲柄连杆副2的曲柄通过连 杆21驱动齿轮齿条副3的齿条31运动,所述齿轮齿条副3的齿轮32驱动平行双曲柄副4 运动。联轴器5作为动力输入端将动力传动给凸轮副1及曲柄连杆副2,曲柄连杆副2传动 动力到齿轮齿条副3,齿轮齿条副3将动力传动给平行双曲柄副4,凸轮副1作为一个动力 扩展口根据实际需要扩展利用,平行双曲柄副4动力输出端也可进行扩展,整体结构简单 却将凸轮副1、曲柄连杆副2、齿轮齿条副3、平行双曲柄副4、联轴器5等几种常见的动力传 动机构展示于学生面前,演示效果好,教学效果佳。一种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齿轮齿条副3包括有第一轴承33a、第二轴承 33b、齿条31,所述第一轴承33a和第二轴承3 平行设置,第一轴承33a和第二轴承3 通 过轴承座设置在底板6上,所述第一齿轮3 设置在第一轴承33a上,所述第二齿轮32b设 置在第二轴承3 上,所述齿条31驱动第一齿轮3 及第二齿轮32b运动。由于存在上述 传动关系,必然在位置布局上相匹配。一种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平行双曲柄副4包括有第一曲柄41a、第二曲柄 41b、连杆副42,所述第一曲柄41a设置在第一轴承33a上,所述第二曲柄41b设置在第二 轴承3 上,所述连杆副42设置在第一曲柄41a、第二曲柄41b之间。增加了平行双曲柄 副4,丰富了演示内容,同时连杆副42可作为一个动力扩展口,为以后具体运用增加了灵活 性。第一轴承33a和第二轴承33b与平行双曲柄副4连接,从而实现平行双曲柄副4的往 复运动。更佳的,第二齿轮32b在第二轴承3 轴向上可滑动设置,第一曲柄41a及第二曲 柄41b为齿轮,第一曲柄41a、第二曲柄41b之间设置有过渡齿轮43,所述过渡齿轮43与第 一曲柄41a及第二曲柄41b相啮合。利用第二齿轮32b在第二轴承3 轴向上可滑动,使 第二齿轮32b偏离于齿条31,此时只有齿条31和第一齿轮3 啮合,并通过过渡齿轮43实 现单曲柄连杆机构的往复运动,演示内容多变,具有灵活性和内容相关性,实训效果好。一种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凸轮副1还包括导杆副12,所述导杆副12向上 设置,所述防护罩8相应位置设置有让导杆副12通过的槽81。凸轮副1中的凸轮11在联 轴器5的带动下不断旋转,导杆副12在凸轮11的带动下也不断的上下运动,增加了导杆副 12,丰富了演示内容,同时导杆副12可作为一个动力扩展口,为以后具体运用增加了灵活 性。一种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还包括有防护罩8、多个撑杆7,所述防护罩8设置在 多个撑杆7上。一种具体运用方式,撑杆7为四根,分布在底板6的四周,起到支撑所述防 护罩8的作用,使装置在实训和运行过程中更安全,防护罩8采用透明有机玻璃,美观大方 不影响实训效果。本技术通过实训能够清楚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机构的运动原理及功能,让学生掌握基本零件的装配方法及工艺,如凸轮副1、曲柄连杆副2、齿轮齿条副3、平行双曲 柄副4、相关轴承的安装调整以及相关测量工具的应用。权利要求1.一种曲柄连杆及凸轮装置,包括有底板(6),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6)上 的凸轮副(1)、曲柄连杆副(2)、齿轮齿条副(3)、平行双曲柄副(4)和联轴器(5),所述联轴 器(5)驱动凸轮副(1)中的凸轮(11)转动,所述凸轮(11)作为曲柄连杆副(2)的曲柄通过 连杆(21)驱动齿轮齿条副(3)的齿条(31)运动,所述齿轮齿条副(3)的齿轮(32)驱动平 行双曲柄副(4)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柄连杆及凸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齿轮齿条副(3)包括有 第一轴承(33a)、第二轴承(3 )、齿条(31),所述第一轴承(33a)和第二轴承(33b)平行 设置,所述第一齿轮(32a)设置在第一轴承(33a)上,所述第二齿轮(32b)设置在第二轴承 (33b)上,所述齿条(31)驱动第一齿轮(32a)及第二齿轮(32b)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柄连杆及凸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平行双曲柄副(4)包 括有第一曲柄(41a)、第二曲柄(41b)、连杆副(42),所述第一曲柄(41a)设置在第一轴承 (33a)上,所述第二曲柄(41b)设置在第二轴承(3 )上,所述连杆副(42)设置在第一曲柄 (41a)、第二曲柄(41b)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柄连杆及凸轮装置,其特征是第二齿轮(32b)在第二轴承 (3 )轴向上可滑动设置,第一曲柄(41a)及第二曲柄(41b)为齿轮,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柄连杆及凸轮装置,包括有底板(6),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6)上的凸轮副(1)、曲柄连杆副(2)、齿轮齿条副(3)、平行双曲柄副(4)和联轴器(5),所述联轴器(5)驱动凸轮副(1)中的凸轮(11)转动,所述凸轮(11)作为曲柄连杆副(2)的曲柄通过连杆(21)驱动齿轮齿条副(3)的齿条(31)运动,所述齿轮齿条副(3)的齿轮(32)驱动平行双曲柄副(4)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权陈继旺郑建民王钱盛陈钱南徐鑫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