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叉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74310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叉钉结构,其包含有:一第一钉身、一第二钉身及一华司,其中,第一钉身与第二钉身上端均设呈扩大的敲击端,下端成为锥状的尖部,第一钉身外周上段内侧并制设有一平行其轴向的切面,第二钉身则由半剖的金属棒材制成,以便第二钉身可在切面处与第一钉身形成对合,又第一钉身切面往下以一外扩的斜面接设有一凸出部,凸出部上并设有多个螺旋槽,而第二钉身与切面的相对外侧上则水平设有多个剖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叉钉结构
本技术涉及「开叉钉结构」,尤指一种钉入后可扩张,以提供卡固,以防 止载重后自动松脱用的开叉钉结构。
技术介绍
物品固定于墙壁上后,为防止其脱落,通常都会使用膨胀螺丝即壁虎来做固 定,但因为一般的膨胀螺丝组成构件多、工艺复杂,以致制造成本高,售价相对昂贵, 故在使用上将不是很经济,而若要将该膨胀螺丝用在易碎石膏板类或轻体泡棉、防火棉 等轻钢隔间材质类上,还可能会发生膨胀螺丝无法确实卡固等问题,让膨胀螺丝的使用 会倍受限制。有鉴于此,遂有业者研发出一种开叉钉结构,其结构形态如图6所示,其包含 有二钉身30、300及一华司40,其中,钉身30、300由半剖的金属棒材制成,以便 二钉身30、300可相对合成一完整的钉子,且该二钉身30、300上端均设呈扩大的敲击 端31,下端成为锥状的尖部32,在其中一钉身300内侧的平面则再利用加工的技术如焊 接,而形成有一凸点33,当在使用时,华司40即套设在该二对合后的钉身30、300外 周,当二钉身30、300被依序钉入时,即能利用凸点33抵靠在另一钉身30上,并将其外 推,而能达到钉入后开叉、卡固的功能。然,如上所述的现有结构,在实际应用中仍具有下述的问题点其利用单一凸 点33的抵靠,开叉效果将不够显著,且当二钉身30、300钉入时,就只有一边会开叉, 故卡固能力仍稍嫌不足。所以,如何针对上述现有开叉钉结构所存在的缺点进行研发改良,实为相关业 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 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点现有的开叉钉,只能单边开叉,此乃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开叉钉结构,其包含有一第一钉身、一第二钉身及一华 司,其中,第一钉身与第二钉身上端均设呈扩大的敲击端,下端成为锥状的尖部,第一 钉身外周上段内侧并制设有一平行其轴向的切面,第二钉身则由半剖的金属棒材制成, 以便第二钉身可在切面处与第一钉身形成对合,又第一钉身切面往下以一外扩的斜面接 设有一凸出部,凸出部上设有多个螺旋槽,而第二钉身与切面的相对外侧上则水平设有 多个剖沟,利用该等剖沟的设置,将令第一钉身与第二钉身具有更容易受力而外张变形 的特性。对照现有技术的功效 本技术提供开叉钉结构,通过上述结构,华司套设在二对合后的第一、二 钉身外周,令第一、二钉身间可产生初步的约束,当第一钉身先钉入,第二钉身再靠触 于切面并接着钉入时,该第二钉身会顺着斜面往外的导引,而与第一钉身产生相互的推 斥,令第一、二钉身可在推斥的过程,逐渐往外产生弯曲变形,再配合凸出部大范围的 抵靠定型,将令第一、二钉身均可往外完成开叉,利用该双边的开叉,将令卡固可更确 实。在利用本技术的剖沟的设置,将令第一钉身与第二钉身具有更容易受力而外张 变形的特性。本技术的第一钉身与第二钉身可双边开叉,故卡固能力不仅能获得有 效的提升,更因为斜面可提供渐次的推斥,而令开叉效果相当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钉入动作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的钉入动作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完全钉入后第一、二f图6为现有结构的立体分解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本技术部分第一钉身一 ο第二钉身-—100敲击端-—11尖部-12切面-----13斜面——-14凸出部——15剖沟一一-16华司-----20现有部分钉身-----30钉身——-300敲击端——31尖部-32凸点-----33华司-----40钉身相开叉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 配合图式简单说明列举实施例,详述说明如后首先,先请由图1及图2所示观之,其包含有一第一钉身10、一第二钉身100 及一华司20,其中,第一钉身10与第二钉身100上端均设呈扩大的敲击端11,下端成 为锥状的尖部12,第一钉身10外周上段内侧并制设有一平行其轴向的切面13,第二钉 身100则由半剖的金属棒材制成,以便第二钉身100可在切面13处与第一钉身10形成对 合,又第一钉身10切面13往下以一外扩的斜面14接设有一凸出部15,凸出部15上并设 有多个螺旋槽,而第二钉身100与切面13的相对外侧上则水平设有多个剖沟16,利用该 等剖沟16的设置,将令第一钉身10与第二钉身100具有更容易受力而外张变形的特性。续请由图3连续搭配至图5所示观之,其实际使用时,华司20套设在二对合后 的第一、二钉身10、100外周,令第一、二钉身10、100间可产生初步的约束,当第一钉 身10先钉入,第二钉身100再靠触于切面13并接着钉入时,该第二钉身100会顺着斜面 14往外的导引,而与第一钉身10产生相互的推斥,但由于第一钉身10与第二钉身100 上段被华司20所圈限,故该推斥现象只会发生在第一、二钉身10、100下段,令第一、 二钉身10、100可在推斥的过程,逐渐往外产生弯曲变形,再配合凸出部15大范围的抵 靠定型,与第一、二钉身10、100外侧多个剖沟16的设置,将令第一、二钉身10、100 均可往外完成开叉,利用该双边的开叉,将令卡固可更确实,又第一钉身10与第二钉身 100能以铝、锌、铜、铁、白铁等各种金属材制成,该铝、锌的开叉钉适用于轻钢组合隔 间、石膏板、泡棉、防火棉、隔音墙、轻质与易碎之类,铜质的开叉钉可适用于整修装 潢的木材家具、装饰,铁质的开叉钉可适用于薄铁类组合隔间墙壁室内整修与装潢,而 白铁材质的开叉钉则能适用于室外整修装饰,利用该材质上的差异,将令开叉钉的使用 可更全面,且不仅局于极小部分。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其第一钉身10与第二钉身 100可双边开叉,故卡固能力不仅能获得有效的提升,更因为斜面14可提供渐次的推 斥,而令开叉效果可相当显著。综上所述,本技术确实已达突破性的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的创作内容, 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技术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 性,当符合专利法相关法条的规定,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技术 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 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开叉钉结构,其包含有一第一钉身、一第二钉身及一华司,其中,第一钉 身与第二钉身上端均设呈扩大的敲击端,下端成为锥状的尖部,其特征在于第一钉身外周上段内侧制设有一平行其轴向的切面,第二钉身则由半剖的金属棒材 制成,以便第二钉身可在切面处与第一钉身形成对合,又第一钉身切面往下以一外扩的 斜面接设有一凸出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叉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上设有多个螺旋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叉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钉身与切面的相对外侧 上水平设有多个剖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叉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钉身与第二钉身以铝、 锌、铜、铁或白铁金属材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叉钉结构,其包含有一第一钉身、一第二钉身及一华司,其中,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叉钉结构,其包含有:一第一钉身、一第二钉身及一华司,其中,第一钉身与第二钉身上端均设呈扩大的敲击端,下端成为锥状的尖部,其特征在于:第一钉身外周上段内侧制设有一平行其轴向的切面,第二钉身则由半剖的金属棒材制成,以便第二钉身可在切面处与第一钉身形成对合,又第一钉身切面往下以一外扩的斜面接设有一凸出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英丰
申请(专利权)人:允畅五金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