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71740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接线盒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设置在组件上的接线盒,在所述的接线盒内设置DC-DC功率优化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电流汇流后进入DC-DC功率优化器进行电性能优化后输出接线盒。本组件通过将DC-DC功率优化器与接线盒结合,形成智能太阳能电池组件,在有阴影遮挡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电性能不匹配时,可减少电性能的损失和保护光伏系统的安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接线盒
技术背景目前,常规组件均配备接线盒,常规接线盒的功能是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各路 电流汇集于接线盒中,并集中输出的,并不具有其它特殊功能,然而对常规组件的影响 因数仍然很多,比如阴影遮挡、组件电性能不匹配等问题。阴影遮挡可产生“热斑”问 题,影响组件发电功率,并对组件造成损害;组件电性能不匹配是指在光伏阵列中,一 串组件可能会有几片存在电性能不同,造成整个阵列串的电性能不匹配,因此,整个发 电系统的性能将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利用接线盒即 可达到不仅减少由于阴影遮挡造成的发电功率损失,提高整体的发电功率的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太 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设置在组件上的接线盒,在所述的接线盒内设置DC-DC功率优化器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电流汇流后进入DC-DC功率优化器进行电性能优化后输出接线品.ο进一步地,接线盒内还包括组件电流引出端和旁路二级管模块,组件电流引出 端、旁路二级管模块、DC-DC功率优化器依次连接地设置在接线盒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组件通过将DC-DC功率优化器与接线盒结合,形 成智能太阳能电池组件,在有阴影遮挡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电性能不匹配时,可减少电性 能的损失和保护光伏系统的安全。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组件,2.接线盒,3.DC-DC功率优化器,4.组件电流引出端,5.旁路二级管模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一种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在组件1上具有接 线盒2,接线盒2内包括DC-DC功率优化器3、组件电流引出端4和旁路二级管模块5, 组件电流引出端4、旁路二级管模块5、DC-DC功率优化器3依次连接地设置在接线盒2 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电流通过组件电流引出端4和旁路二级管模块5汇流后进入DC-DC功率优化器3进行电性能优化后输出接线盒2。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设置在组件(1)上的接线盒0), 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接线盒⑵内设置DC-DC功率优化器(3)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电 流汇流后进入DC-DC功率优化器(3)进行电性能优化后输出接线盒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 接线盒⑵内还包括组件电流引出端⑷和旁路二级管模块(5),组件电流引出端G)、 旁路二级管模块(5)、DC-DC功率优化器C3)依次连接地设置在接线盒O)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接线盒
,特别是一种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设置在组件上的接线盒,在所述的接线盒内设置DC-DC功率优化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电流汇流后进入DC-DC功率优化器进行电性能优化后输出接线盒。本组件通过将DC-DC功率优化器与接线盒结合,形成智能太阳能电池组件,在有阴影遮挡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电性能不匹配时,可减少电性能的损失和保护光伏系统的安全。文档编号H02N6/00GK201813331SQ20102054757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周凯峰, 姜猛, 张臻, 牛勇 申请人: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设置在组件(1)上的接线盒(2),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接线盒(2)内设置DC-DC功率优化器(3)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电流汇流后进入DC-DC功率优化器(3)进行电性能优化后输出接线盒(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猛张臻周凯峰牛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