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装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68058 阅读:4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包装电池,其包括设有封装边的包装膜和密封收容于包装膜中的电池芯,电池芯设有延伸出包装膜的正极柱和负极柱,包装膜的封装边上设有至少一个安全部。当软包装电池内的气体压力超过预定压力值时,包装膜在最薄弱的安全部处破裂,可及时释放并引导软包装电池内的高压气体,避免易燃的高压气体与正极柱和/或负极柱接触并被引燃,因此可以改善软包装电池的安全性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包装电池,尤其是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能的软包装电池。
技术介绍
现有软包装电池一般包括包装膜和密封收容于包装膜内的电池芯,电池芯设有正 极柱和负极柱,正极柱和负极柱延伸出包装膜以与外电路连接。但是,现有软包装电池具有以下缺陷软包装电池在工作过程中,因异常情况引发 的高温高压会导致包装膜破裂,如果包装膜在正极柱或负极柱所在的极耳边破裂,喷射出 的高压气体可能会直接接触高温的正极柱和/或负极柱并被引燃,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影 响了软包装电池的安全性能。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能的软包装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能的软包装电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包装电池,其包括设有封装边的包 装膜和密封收容于包装膜中的电池芯,电池芯设有延伸出包装膜的正极柱和负极柱,包装 膜的封装边上设有至少一个安全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软包装电池具有以下优点当电池内的气体压力超 过预定压力值时,包装膜在最薄弱的安全部破裂,可及时释放并引导电池内的高压气体,避 免易燃的高压气体与正极柱和/或负极柱接触并被引燃,因此可防止软包装电池燃烧或爆 炸,改善软包装电池的安全性能。作为本技术软包装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安全部贯穿所述封装边的厚度方向 延伸。作为本技术软包装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安全部沿着所述封装边的厚度方向 部分延伸。作为本技术软包装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安全部设置于所述封装边的边缘。作为本技术软包装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安全部设置于所述封装边的内部。作为本技术软包装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安全部为设置于封装边上的缺口、 凹槽或通孔。作为本技术软包装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安全部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或梯 形。作为本技术软包装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封装边上设有多个安全部,各安全 部呈间隔设置。作为本技术软包装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正极柱和负极柱自所述电池芯的同 侧延伸而出,或自所述电池芯的两相对侧延伸而出。作为本技术软包装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安全部的形状和尺寸与软包装电池 的防爆压力对应。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软包装电池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 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软包装电池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软包装电池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 为图2中圆圈部A的侧视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软包装电池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软包装电池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技术软包装电池1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 包括包装膜20和密封收容于包装膜20中的电池芯30。包装膜20设有极耳边202、与极耳边202相对的折边206,以及位于极耳边202和 折边206之间的封装边204。包装膜20的中央位置处设有凹陷部(未图示),凹陷部的形 状和尺寸和电池芯30的形状和尺寸相对应。电池芯30设有正极柱302和负极柱304,正极柱302和负极柱304延伸出包装膜 20,以与外电路电性连接。为了确保良好的密封效果,正极柱302和负极柱304于延伸出包 装膜20处均设有密封层306。包装时,首先将包装膜20展开,将电池芯30放入凹陷部中;其次,将包装膜20贴 合于电池芯30上,包装膜20的极耳边202、折边206和封装边204分别对齐,电池芯30的 正极柱302和负极柱304自电池芯30的同侧延伸出包装膜20的极耳边202 ;最后,在极耳 边202、折边206和封装边204处施加一定的压力并加热,使包装膜20上的聚合物熔融并形 成密封连接。与现有软包装电池不同的是,在本技术软包装电池10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封 装边204上设有一个安全部208,安全部208为整个包装膜20的最薄弱部位,当软包装电池 10内的气体压力超过预定压力值时,包装膜20会在安全部208处裂开,从而释放并导出高 压气体,避免高压气体直接喷向高温的正极柱302和/或负极柱304并引燃。在图示实施 方式中,安全部208贯穿封装边204的厚度方向延伸,且设置于封装边204的边缘,成缺口 状。可以理解的是,安全部208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的防爆压力确定。需要说明的是,在图示第一实施方式中,仅仅示出了在软包装电池10的封装边 204处开设有一个安全部208,但是,根据本技术软包装电池10的其他实施方式,封装 边204上也可以开设多个安全部208,各个安全部208之间间隔分布。此外,虽然在图示实施 方式中,安全部208的形状为矩形,但是,根据本技术软包装电池10的其他实施方式, 安全部208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其他形状,如圆形、梯形或三角形等,只要能够保证在电 池内部的压力值超过预定值时包装膜20能够在安全部208处破裂即可。图2和图3所示为本技术软包装电池10的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 同的是,在本技术软包装电池10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安全部208并未贯穿封装边204 延伸,而是沿着封装边204的厚度方向呈非贯穿设置。请特别参阅图3所示,在图示实施方 式中,安全部208仅仅贯穿了上层包装膜211,并未延伸至下层包装膜210。图4所示为本技术软包装电池10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方 式不同的是,在本技术软包装电池10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安全部208设置于封装边204的内部,可以是贯穿封装边204的通孔,也可以是未贯穿封装边204的凹槽。图5所示为本技术软包装电池10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 方式不同的是,在本技术软包装电池10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电池芯30的正极柱302和 负极柱304不是位于电池芯30的同侧,而是分别自包装膜20的两相对侧延伸而出。本技术软包装电池10的第二至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和作用原理与第一实施 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结合上面的各个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出当本技术软包装电池 10内的气体压力超过预定压力值时,包装膜20会在最薄弱的安全部208破裂,以及时释放 并引导电池内的高压气体,避免易燃的高压气体与正极柱302和/或负极柱304接触并引 燃,因此可有效防止电池燃烧或爆炸,改善软包装电池的安全性能。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 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 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 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权利要求一种软包装电池,其包括设有封装边的包装膜和密封收容于包装膜中的电池芯,电池芯设有延伸出包装膜的正极柱和负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膜的封装边上设有至少一个安全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部贯穿所述封装边的厚 度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部沿着所述封装边的厚 度方向部分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部设置于所述封装边的 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包装电池,其包括设有封装边的包装膜和密封收容于包装膜中的电池芯,电池芯设有延伸出包装膜的正极柱和负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膜的封装边上设有至少一个安全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朝浩刘杰张际清廖萍张雁陈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