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秋影专利>正文

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5855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涉及建筑板材技术领域,该墙体板墙角,由相互垂直的两块墙体板一体形成,所述墙体板包括涂料层(1)、玻璃丝网层(2)和苯板层(3),所述苯板层(3)位于墙体板的中间位置,在所述苯板层(3)的上下面依次各设有由涂料层(1)、玻璃丝网层(2)、涂料层(1)、玻璃丝网层(2)和涂料层(1)构成的五层结构;墙体板两个垂直的侧面为凹形槽结构(5),另两个垂直侧面为凸形槽结构(4)。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保温性能好,抗老化、隔音、抗渗;采用凹槽结构和凸槽结构的配合,可以很容易将两块保温墙体板进行拼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住宅内外墙、各类公共建筑内外墙保温以及工业建筑内外墙保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板材
,具体涉及一种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
技术介绍
在需要冬季采暖的地区,现有房屋保温的方法除了使用采暖设备外,多对外墙采 用加厚墙,如外墙多使用50 72cm厚度的粘土砖墙或混凝土墙,这种做法的不足之处在 于外墙厚度大,侵占了有效使用面积,大量使用粘土会破坏耕地。除此之外,更加值得注意 的问题是,粘土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保温效果差,在冬季,为了保持一定的室温,需要增加燃 料消耗量并增设取暖设备。因此近来建筑房屋内外墙的新思路是增加外墙的热阻性能,减 少冬季燃料消耗,达到节能的效果。目前,虽然有部分专利技术人也专利技术了一些新型的墙体材料,例如有以菱美板材制作 的保温板,但是这种保温板存在返卤、翘曲的问题,在建材行业当中使用不尽理想,另一种 如利用秸秆的夹芯墙板和各种复合墙板,但大都存在强度不高,保温性不好,资源利用性差 等问题。同时,现有的保温墙体板使用时,在两墙体接合处,需要将两块墙体板垂直固定拼 接,这样会使两墙体结合处出现空隙,保温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墙体保温板存在保温性能差、易老化、资源利用性差以及结合处有 空隙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由相互垂直的两块墙体板一体形成。上述墙体板包括涂料层、玻璃丝网层和苯板层,所述苯板层位于墙体板的中间位 置,在所述苯板层的上面依次设有涂料层、玻璃丝网层、涂料层、玻璃丝网层和涂料层共五 层,在所述苯板层的下面依次设有涂料层、玻璃丝网层、涂料层、玻璃丝网层和涂料层共五 层。上述墙体板的侧面为凹形槽结构或凸形槽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具有凹凸槽结构的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可以很容易 地将两块保温墙体板进行拼接,并且两墙接合处无空隙;保温性能好,抗老化、隔音、防火、 抗渗、无辐射、无污染;本专利技术的保温墙体板墙角适用于住宅内外墙、各类公共建筑内外墙 保温以及工业建筑内外墙保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的右视图。图中1、涂料层,2、玻璃丝网层,3、苯板层,4、凸形槽结构,5、凹形槽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由相互垂直的两块墙体板一体 形成,每块墙体板包括涂料层1、玻璃丝网层2和苯板层3,位于墙体板正中间的一层为苯板 层3,在苯板层3的上下面各铺设由涂料层1和玻璃丝网层2间隔构成的五层结构,即所述 五层结构依次是涂料层1、玻璃丝网层2、涂料层1、玻璃丝网层2和涂料层1共五层。本专利技术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中的苯板层3厚度是墙体板总厚度的十分之七,每个 五层结构的总厚度是墙体板总厚度的二十分之三,并且每个五层结构中的涂料层1的厚度 相同。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的四个侧面分别为凹形槽结构5或凸形 槽结构4,对应配合设置。利用凸形槽结构4和凹形槽结构5的配合,可以很容易地将两块 保温墙体板进行拼接,且拼接后可以保证无缝隙,保温效果好。本专利技术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的涂料层1是由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氧化镁17% 20 %,粉煤灰8. 6 % 10 %,锯末子8. 6 % 10 %,添加剂0. 0083 % 0. 33 %,浓度为 22% 28%的氯化镁水溶液搅拌均勻后制成的;苯板层3是由密度为8 18kg的苯板制 成的;玻璃丝网层2是由60 IOOcm宽、抗拉伸断裂强度为2. 5wpa的玻璃丝网制成的。权利要求1.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其特征在于,该墙体板墙角为相互垂直的两块墙体板一体形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板包括涂料层 (1)、玻璃丝网层(2)和苯板层(3),所述苯板层(3)位于墙体板的中间位置,在所述苯板层 (3)的上面依次设有涂料层(1)、玻璃丝网层(2)、涂料层(1)、玻璃丝网层(2)和涂料层(1) 共五层,在所述苯板层(3)的下面依次设有涂料层(1)、玻璃丝网层(2)、涂料层(1)、玻璃丝 网层⑵和涂料层⑴共五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板的侧面为凹形 槽结构(5)或凸形槽结构(4)。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其特征在于,所述苯板层(3)的厚度是墙 体板总厚度的十分之七。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其特征在于,所述苯板层(3)上面五层的 厚度和下面五层的厚度相同。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涂料层(1)的厚度 相同。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涉及建筑板材
,该墙体板墙角,由相互垂直的两块墙体板一体形成,所述墙体板包括涂料层(1)、玻璃丝网层(2)和苯板层(3),所述苯板层(3)位于墙体板的中间位置,在所述苯板层(3)的上下面依次各设有由涂料层(1)、玻璃丝网层(2)、涂料层(1)、玻璃丝网层(2)和涂料层(1)构成的五层结构;墙体板两个垂直的侧面为凹形槽结构(5),另两个垂直侧面为凸形槽结构(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保温性能好,抗老化、隔音、抗渗;采用凹槽结构和凸槽结构的配合,可以很容易将两块保温墙体板进行拼接。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住宅内外墙、各类公共建筑内外墙保温以及工业建筑内外墙保温。文档编号E04B1/80GK102002991SQ201010542989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者刘德彦, 李秋影 申请人:李秋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轻体保温墙体板墙角,其特征在于,该墙体板墙角为相互垂直的两块墙体板一体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影刘德彦
申请(专利权)人:李秋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