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5752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框架,其由一裁切后的板材经过折弯而构成。框架的最大厚度为T,板材的厚度为t,而1.5t≤T≤2.5t。框架包括一第一板件、一第二板件及一折弯部。第二板件与第一板件直接接触,且第一板件实质上平行于第二板件。折弯部连接于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另提出一种采用上述框架的背光模块及采用此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框架、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模块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框架、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加工 容易且加工成本较低的框架、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光电技术与半导体制造技术的日益成熟,平面显示装置蓬勃发展。其中,液晶 显示模块基于其低电压操作、无辐射线散射、重量轻以及体积小等优点,逐渐取代传统的阴 极射线管显示器,而成为近年来显示器产品的主流。一般而言,液晶显示模块包括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等构件,其中液晶显示 面板设置于背光模块上,且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以及光源装置,用以输出供液晶显示面板 显示图像的背光源。随着液晶显示模块薄型化的需求日益增加,液晶显示模块内的机构件可能为了达 成薄化而牺牲了强度。以下将以传统的侧光式背光模块IOOaUOOb作为举例说明,如图IA 与图IB所绘示。在图IA的背光模块IOOa中,由于反射式框架IlOa为了要收纳发光二极管灯条 120a、反射片160与导光板130a的入光侧,同时也用来承载缓冲垫140与液晶面板150,通 常会需要较大的高度空间,如此一来,背光模块IOOa的整体厚度便不易缩减,而较难达到 薄型化的目标。另外,在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伟许博淳谢坤宏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