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霍兆添专利>正文

枕芯热定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57477 阅读:164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枕芯热定形装置,它能使以混纺纤维棉疏松料为主要原料的枕芯快速实现全枕芯热定形,从而大大提高了该枕芯的弹性舒适度、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该装置具有明显节能效果。该装置由加热炉、辊筒式输送带、热风循环系统、热定形模具和冷风降温装置组成,加热炉由中炉腔及左、右炉腔组成,中炉腔设有上、下方向的热风循环系统,在中炉腔上、下部分别设有一排远红外发热管,布满透气通孔的热定形模具置放在输送带上,在左、右炉腔分别装有多道相互平行、竖置的活动隔热门,在右炉腔出口处上方设有冷气降温装置,通过程序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对加热炉、输送带、热风循环系统和冷风降温装置进行全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枕芯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枕芯热定形装置。技术背景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报公开了公开号为CN101507565A的专利申请文件,其中所述的 定形枕芯生产设备,包括若干定形模具,用于装入准备好的枕芯原料,并初步定形,定形模 具的内腔轮廓与枕芯的外轮廓形状相同,热能定形机,将枕芯原料加热成形,具体地说,热 能定形机构为烘箱,采用高电压加热,该烘箱设置有加热风扇,使烘箱内的温度均勻,在烘 箱出口处设置有冷却风扇。上述生产设备存在如下缺陷作为枕芯原料的混纺纤维棉其热 熔成形温度在130°C -170°C范围,当它装在密封的定形模具内,并放到烘箱内加热定形时, 由于该烘箱是采用高电压加热,对炉内空气直接加热,产生的热能通过定形模具感应加热 里面的混纺纤维棉,使之热定形,但感应的热能首先使接触模具的枕芯原料表层受热定形, 由于枕芯原料为热不良导体,故此时,外面的热能较难感应到枕芯里层原料,特别是枕芯中 部,造成枕芯内很大一部分区域的混纺纤维棉疏松料达不到热熔温度,不能实现热定形,即 在这台烘箱内经过热定形的枕芯是一个表层已热定形但里面还是未热熔定形的混纺纤维 棉疏松料,成品枕芯的弹性、舒适度及产品质量未能获得实质性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枕芯热定形装置,它能使以混纺纤维棉疏松料为主要 原料的枕芯通过本装置加热后快速实现全枕芯热定形,从而,大大提高了该枕芯的弹性、舒 适度、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该装置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枕芯热定形装置,包括加热炉体以 及从加热炉侧穿过炉体的输送带,该加热炉设有左炉腔、中炉腔和右炉腔,所述加热炉中炉 腔设有上下方向的热风循环系统,在中炉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一排远红外发热管,外表 面布满透气小通孔的热定形模具置放在输送带上,所述加热炉的左炉腔和右炉腔分别装有 多道相互平行且竖置的活动隔热门,在右炉腔出口处上方设有冷风降温装置,通过程序控 制器和温度控制器对加热炉、输送带、热风循环系统和冷风降温装置进行全自动控制。所述加热炉中炉腔上部一排远红外发热管与中炉腔上顶部隔热层之间设有进风 腔,该进风腔底部布满进风孔,进风管一端穿过中炉腔上顶部隔热层与进风腔上顶部贯通 连接,在中炉腔下部一排远外外发热管与中炉腔底部隔热层之间设有出风腔,该出风腔上 顶部布满出风孔,出风管一端穿过中炉腔底部隔热层与出风腔底部贯通连接,在加热炉外 设有鼓风机,其进风口与所述出风管另一端相连接,其出风口与所述进风管另一端相连接, 在加热炉中炉腔形成一股从上向下、均勻的循环热风。所述热定形模具由模具框、弧形模板和上盖板组成,长方形的模具框由四周框板 围成,在模具框内下部固装有与枕芯弧形面形状相同的弧形模板,上盖板与模具框上部活 动连接,所述模具框的四周框板、弧形模板和上盖板均布满透气小通孔。所述输送带为辊筒式输送带,在中炉腔下排远红外发热管上方设有至少一组辊筒 式输送带,该辊筒式输送带沿左、右炉腔向外延伸。所述辊筒式输送带由调速电机、链条、链轮、机架和一组滚筒组成,该组辊筒等距 且相互平行地活动支承在设于加热炉内和加热炉外的机架上,辊筒一端固装有链轮,与链 条啮合连接,调速电机驱动链条转动。所述冷风降温装置由风机、进风管、冷风腔、制冷源组成,冷风腔的底部布满进风 孔,风机的进风管一端与冷风腔上部贯通连接,制冷源的致冷端设在冷风腔内。所述制冷源为半导体致冷器件或氨吸收式制冷机。所述热定形模具的模具框、弧形模板和上盖板均采用不锈钢板制成。所述左炉腔和右炉腔分别装有5-10道活动隔热门,该活动隔热门顶部与相应的 左、右炉腔上顶部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关键技术(a)采用远红外加 热技术,使热定形模具内的混纺纤维棉疏松料从内向外加热,而不是现有技术的从外向内 加热,即热定形模具内混纺纤维棉疏松料的热熔是从其中心区域先发生的,然后向外推进, 因而,使热定形模具内所有混纺纤维棉疏松料都能热熔定形,实现真正的全枕芯热定形,这 种枕芯不会凹陷、不会出现较大变形,弹力均勻,枕感舒适。(b)热定形模具由不锈钢板制 成,模具四周框板、弧形模板、上盖板都布满透气小通孔,其孔径为Φ2-Φ8πιπι范围,它的作 用在于使循环热风能尽量多地穿过模具内的混纺纤维棉疏松料,加快其热熔定形,也使这 些碎料能均勻受热定形。(c)采用上、下方向的热风循环系统,该系统能将循环热风限制在 中炉腔内,由于设有进风腔和出风腔,使循环热风能均勻而又集中地从上向下以较大的风 速吹过热定形模具,使模具内的混纺纤维棉疏松料均勻受热定形,加快其热熔定形时间,从 而,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炉由左炉腔、中炉腔和右炉腔组成,在左炉腔和右炉腔分别装设 5-10道活动隔热门,其作用在于尽量减少因热定形模具不断进出加热炉而对中炉腔温度的 扰动,加快了模具内混纺纤维棉疏松料的热熔定形速度,具有节能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明显 效果。(3)在右炉腔出口处上方增设冷风降温装置,其作用在于加快刚出炉的模具及其 热定形枕芯的冷却速度,既方便于工人的脱模操作,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枕芯热定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热定形模具7的主视图。图3是图1所示热定形模具7的俯视图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图中,1、左炉腔;2、活动隔热门;3、中炉腔;4、远红外发热管;5、进风腔;6、进风 管;7、热定形模具;7-1、模具框;7-2、弧形模板;7-3、上盖板;7-4、透气小通孔;7_5、锁销; 7-6、活页;8、隔热层;9、右炉腔;10、冷风腔;11、进风管;12、输送带机架;13、辊筒;14、出 风腔;15、出风管;16、远红外发热管;17、链轮。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参见图1-图4所示,一种枕芯热定形装置由加热炉、辊筒式输送带、热风循环系 统、热定形模具7和冷风降温装置组成。加热炉由左炉腔1、中炉腔3和右炉腔9组成。在 中炉腔3上部设有一排水平、等距布置的远红外发热管4,在中炉腔3下部设有一排水平、 等距布置的远红外发热管16,在该排远红外发热管16上方设有辊筒式输送带,该辊筒式输 送带沿左、右炉膛1、9向外延伸,组成一条椭圆形运输线,这条椭圆形运输线可以由若干组 辊筒式输送带组成。在中炉腔3上排远红外发热管4与中炉腔3上顶部隔热层8之间设有 进风腔5,进风腔5底部布满进风孔,进风管6 —端穿过中炉腔3上顶部隔热层8与进风腔 5上部贯通连接;在中炉腔3下排远红外发热管16与中炉腔3底部隔热层8之间设有出风 腔14,出风腔14上顶部布满出风孔,出风管15 —端穿过中炉腔3底部隔热层8与出风腔 14底部贯通连接;进风管6另一端和出风管15另一端分别与外设的鼓风机出风口和进风 口相连接,构成中炉腔的热风循环系统,这样就在中炉腔内形成一股从上向下、均勻、集中 的循环热风,加快了模具内混纺纤维棉疏松料的热传导,保证模具内所有混纺纤维棉疏松 料都能较快地完成热熔、定形过程。热定形模具厂置放在辊筒式输送带的辊筒13上,这些 辊筒13均勻地活动支承在输送带机架12上。该热定形模具7由模具框7-1、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枕芯热定形装置,包括加热炉体以及从加热炉侧穿过炉体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该加热炉设有左炉腔、中炉腔和右炉腔,所述加热炉中炉腔设有上下方向的热风循环系统,在中炉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一排远红外发热管,外表面布满透气小通孔的热定形模具置放在输送带上,所述加热炉的左炉腔和右炉腔分别装有多道相互平行且竖置的活动隔热门,在右炉腔出口处上方设有冷风降温装置,通过程序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对加热炉、输送带、热风循环系统和冷风降温装置进行全自动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兆添
申请(专利权)人:霍兆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3年07月10日 20:23
    我想购买此套设备,望予我联系急!我是专业做枕芯生产商!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