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54162 阅读:3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停车平台,用于快速停放车辆,所述停车平台包括一支承车辆的载车台,以及连接并支承所述载车台的至少三个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平台还包括一由动力源提供动力的驱动单元,所述滚轮中至少一个是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的主动轮,所述驱动单元可驱动所述主动轮带动所述载车台在与所述载车台纵向相垂直的两个相反方向上平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停车平台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方便快速。(*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停车平台,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停车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市内车辆日趋增多,停车难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现有的室内或室外 停车场普遍停放车辆较多,使得新进车辆停车不仅操作烦琐、速度慢,且容易刮伤车辆,并 且,在车辆停车时必须前后左右留出一定的空间方便自己和他人停车或取车,空间不能充 分使用,而使得停车区域未得到有效充分的利用,停车后占地面积大,浪费空间资源。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技术专利第02151192. 6号于2004年6月16日公开了 一种车辆停放移位装置,该车辆停放移位装置包括转移平台、转移主杆、底座基础、动力源 和动力转移器,转移主杆一端与活动连接装置相连接,活动连接装置固定在底座基础上,转 移主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器与转移平台活动连接,动力转移器一端固定,并能以该固定点 转动,另一端与助力支杆相连接,转移平台上设有车轮自动固定器,动力源与动力转移器相 连。动力转移器上设有能伸缩的臂,并通过该臂的一端与助力支杆相连接。助力支杆为弯 曲支杆。该车辆停放移位装置,能将汽车从道路上移到道路旁边的绿化带上,并让其停在绿 化带之上,解决了居住区等地停车难的问题。而这种停车装置需要将车辆抬升,结构复杂、 成本较高、停车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停车平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停车平台,用于快速停放车辆,所述停车平台包括一支承车辆的载车台,以及 连接并支承所述载车台的至少三个滚轮,其中,所述停车平台还包括一由动力源提供动力 的驱动单元,所述滚轮中至少一个是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的主动轮,所述驱动单元可驱动 所述主动轮带动所述载车台在与所述载车台纵向相垂直的两个相反方向上平移。进一步地,所述停车平台还包括一可改变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载车台相对位置的 转向电机。所述驱动单元可选择的控制主动轮在平行于所述载车台纵轴和垂直于所述载车 台纵轴方向上移动。所述停车平台包括至少四个滚轮,所述滚轮中至少包括一对主动轮,所述主动轮 呈对角线式的布置于所述载车台背部。所述停车平台还包括至少一对与所述主动轮相对设置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驱动单元同轴设置。所述主动轮连接一转向齿轮,并与所述转向齿轮保持相对静止。所述转向齿轮外围套设有一转向链条,所述转向电机通过所述转向链条带动所述 转向齿轮和所述主动轮转动,改变所述主动轮移动方向。再进一步地,所述载车台纵向末端活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折叠斜坡。所述折叠斜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停车平台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方便快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停车平台的立体视图;图2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停车平台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停车平台的主动轮及驱动电机立体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停车平台10包括一可沿A、A’方向或B、B’方向移动的载车板, 在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加方便停车,该载车板包括一凸起部分200和固定 连接于该凸起部分200纵向两侧的支撑部分100,所述每个支撑部分100纵向上的两末端均 设有一折叠斜坡190,以方便车辆驶上/离开载车板。其中,所述凸起部分200纵向与所述 载车板纵向、停车平台10纵向与车辆驶入的方向相同。另外,每一个折叠斜坡190均通过 铰链160与所述支撑部分100活动连接,使得折叠斜坡190可以在需要时折叠,缩短该停车 平台10纵向上的长度,从而节省停车平台10前后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折叠斜坡190也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凸起部分200,只要可实 现方便车辆驶上/离开载车板即可。同时,在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载车板和 折叠斜坡190采用了防滑材料或防滑处理,以进一步的保证在潮湿的环境中车辆停车的时 侯也不会打滑和停车平台上车辆的稳定性,例如在载车板上部采用褶皱处理,在折叠斜坡 190上可以横向固定数条防滑塑胶,当然还可以在载车板两侧的支撑部分100设置防侧滑 挡板,并附加车轮固定装置等。如图1、图2所示,在所述载车板背部,安装有支承所述载车板的至少三个滚轮 110、130,其中,至少包括了一驱动所述停车平台10运动的主动轮130和驱动所述主动轮 130驱动电机120、连接该对主动轮130的转向链条180、在所述主动轮130相互配合支承载 车板的从动轮110,以及与所述转向链条180相配合改变主动轮130行驶方向的转向电机 150。在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载车板背部设置了四个滚轮110、130,其中一对 为主动轮130,该主动轮130呈对角线的装承于该载车板背部,而另一对从动轮110则与该 主动轮130相对设置,以使得停车平台移动平稳,当然,该驱动电机120、主动轮130、从动轮 110还可以有其他数量搭配和其他安装方式,只要起到可支承并平移该载车板作用即可。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设备均安置于载车板中部凸起部分200下,并为了避免了该 停车平台10室外使用时,因雨水而导致的短路、生锈、损坏等现象,可采用防水电机、防水 壳体,或在其外层涂抹有防水、防潮膜等方式,当然,所述停车平台10整体均可实用防水、 防潮材料,或涂抹了防水、防潮膜,以使得该停车平台使用寿命加长。同时,如在雨季,雨水 会汇集在载车板上,造成停车/取车困难,因此载车板上可以设有导流槽,将雨水从载车板 上导流至平台四周排出。如载车板中部等较难排水的部位,则可在对应部位设置导流孔,将 雨水直接排至载车板下。所述主动轮130与驱动电机120连接,并可由所述驱动电机120驱动转动,从而带 动所述停车平台10移动,在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电机150置于所述两个 主动轮130之间,并可带动配合所述主动轮130的转向链条180改变所述主动轮130的移动 方向,从而可改变所述停车平台10的移动方向,以使得该停车平台10可平行(B、B’方向) 其纵向或垂直(A、A’方向)其纵向移动。另外,在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中,该驱动电机120和该转向电机150均使用交 直流两用电机,使得该驱动电机120和该转向电机150可以使用交流电源或电池两种供电 方式进行供电。在载车板内装有电池和供电切换模块(图中未示出),当接上外接交流电源 时,转向电机150与驱动电机120使用交流电源,同时向电池充电;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时,供 电切换模块自动使用电池作为电源,为转向电机150与驱动电机120供电。至于如何将供 电设备与电机连接,驱动电机工作,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熟练掌握,在此不再累述。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折叠斜坡190下设有至少一个万向轮170,以避免停车平台 10移动时折叠斜坡190直接与地面摩擦,不仅影响停车平台10移动顺畅度,还较易损坏,并 发出噪声扰民。如图2、图3所示,在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动轮130和所述驱动电机 120同轴,并可由所述驱动电机120驱动转动。当然,所述驱动电机120还可通过传动装置 驱动所述主动轮130,已加强其驱动力。所述主动轮130装载于支承件240中,并在该支承 件240上部设有一固定座220,所述固定座220的外围有数个螺丝孔210,可通过螺钉固定 安装主动轮1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停车平台,用于快速停放车辆,所述停车平台包括一支承车辆的载车台,以及连接并支承所述载车台的至少三个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平台还包括一由动力源提供动力的驱动单元,所述滚轮中至少一个是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的主动轮,所述驱动单元可驱动所述主动轮带动所述载车台在与所述载车台纵向相垂直的两个相反方向上平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协诚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