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奶牛抗病保健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饲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51456 阅读:4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围产期奶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防治围产期及产后奶牛的脂肪肝的发生并提高繁殖性能,其特征是根据奶牛围产期生理阶段特点,分阶段配制两种复方中草药添加剂,产前复方中草药制剂A的原料成分及重量份比例:黄芪15、当归15、神曲25、山楂20、槟榔15、龙胆草30、柴胡20、栀子20、泽泻20、木通15、茵陈20、青蒿25、生地15、甘草10;产后复方中草药制剂B的原料成分及重量份比例:当归15、白芍15、川芎15、红花15、桃仁20、柴胡20、龙胆草30、栀子20、黄芩15、泽泻15、木通15、苍术20、神曲20、山楂15、甘草10、益母草15。每日每头添加300g,分三次拌入日粮或精料中混匀后饲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围产期奶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尤其是能防治围产期及产后奶牛 的脂肪肝的发生并提高繁殖性能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
技术介绍
目前,在奶牛养殖业中,一方面,大量使用各种饲料添加剂来改善奶牛的健康状 况、调节采食量、提高营养物质和能量利用率、提高生产和繁殖性能。饲料添加剂已成为奶 牛生长、繁育和疾病预防等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并给当代奶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 效益。但是,人们为了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滥用饲料添加剂和过量药物,造成药物残留,严重 污染了畜产品,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奶牛围产期疾病的发病率仍高达43%, 成母牛死亡有70%-80%发生在这一时期,所以在围产期奶牛保健对疾病的预防和保证奶牛 高产稳产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常规饲料添加剂的药物残留问题以及目前尚无专门针对围产期 奶牛各类疾病防治饲料添加剂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方中草药添加剂,该复方中草药 添加剂不仅能减少围产期及产后泌乳高峰期奶牛疾病的发生率,改善奶牛健康状况,提高 奶牛生产性能,改善产后奶牛的繁殖性能。而且本复方中草药添加剂为纯天然的、绿色的, 对畜禽动物、人类与环境无任何毒副作用,长期使用不会产生抗药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特征是根据奶牛围产期生理阶段特点,分阶段配制两种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产前复方中草药制剂A的原料成分及重量份比例黄芪15、当归15、神曲25、山楂20、 槟榔15、龙胆草30、柴胡20、桅子20、泽泻20、木通15、茵陈20、青蒿25、生地15、甘草10 ; 将上述中草药晒干、按重量比例称重。粉碎后至过40-60目筛,混合均勻。每日每头添 加300g,分三次拌入日粮或精料中混勻后饲喂。该中草药制剂A从产前14天一直饲喂到产 犊当天;产后复方中草药制剂B 当归15、白芍15、川芎15、红花15、桃仁20、柴胡20、龙胆草30、 桅子20、黄芩15、泽泻15、木通15、苍术20、神曲20、山楂15、甘草10、益母草15。将上述中草药晒干、按重量比例称重。粉碎后至过40-60目筛,混合均勻。每日每 头添加300g,分三次拌入日粮或精料中混勻后饲喂。该中草药制剂B从产犊当天饲喂到产 犊后14天。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复方中草药添加剂不仅能增强奶牛产后的免疫力,减少围产 期及产后泌乳高峰期奶牛疾病的发生率,改善奶牛健康状况,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改善产后 奶牛的繁殖性能;而且本复方中草药添加剂为纯天然的、绿色的,对畜禽动物、人类与环境 无任何毒副作用,长期使用不会产生抗药性。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奶牛围产期生理阶段特点,分阶段配制两种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分阶段配制 两种复方中草药添加剂产前复方中草药制剂A的原料成分及重量份比例黄芪15、当归15、神曲25、山楂20、 槟榔15、龙胆草30、柴胡20、桅子20、泽泻20、木通15、茵陈20、青蒿25、生地15、甘草10 ; 将上述中草药晒干、按重量比例称重。粉碎后至过40-60目筛,混合均勻。每日每头添 加300g,分三次拌入日粮或精料中混勻后饲喂。该中草药制剂A从产前14天一直饲喂到产 犊当天;产后复方中草药制剂B的原料成分及重量份比例当归15、白芍15、川芎15、红花15、 桃仁20、柴胡20、龙胆草30、桅子20、黄芩15、泽泻15、木通15、苍术20、神曲20、山楂15、 甘草10、益母草15。将上述中草药晒干、按重量比例称重。粉碎后至过40-60目筛,混合均勻。每日每 头添加300g,分三次拌入日粮或精料中混勻后饲喂。该中草药制剂B从产犊当天饲喂到产 犊后14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经如下实验 实验1 选取泌乳奶牛围产前期奶牛30头,平均分成2组,每组15头奶牛。一组在产前14天 和产后14天分别饲喂上述中草药制剂,另一组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提高围产期奶牛脂类代谢功能、降低脂肪肝发病率。 游离脂肪酸(NEFA)在血清中的含量,在产前即试验前血清中的NEFA含量,试验组与对照组 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 05)。产后各时期试验组牛血清中的NEF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牛血 清中的NEFA含量,各时期不同组别差异均极显著(P <0.01)。甘油三酯(TG)在血清中的含 量,在产前即试验前血清中的TG含量,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 05)。产后 一周内试验组牛血清中的TG含量低于对照组牛血清中的TG含量,差异显著(P <0. 05)。产 后一周后试验组牛血清中的TG含量低于对照组牛血清中的TG含量,差异显著(P <0. 05)。 产后两周后试验组牛血清中的TG含量低于对照组牛血清中的TG含量,差异极显著(P < 0. 01)。脂肪肝总发病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脂肪肝的平均发病率为23%,对照组脂 肪肝的平均发病率为48%。2.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球蛋白(IgG)在 血清中的含量,在产前即试验前血清中的IgG含量,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 05)。产后各时期试验组牛血清中的IgG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牛血清中的IgG含量,各时期 不同组别差异均极显著(P < 0.01)。3.在繁殖性能方面产后60天内自然发情率,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60天 内自然发情率为53. 33%,对照组中60天内自然发情率为30. 76%,试验组60天内自然发情 率高出对照组22. 57%。4.在生产性能方面,试验组产奶量与对照组产奶量相比,试验组产奶量高于对照 组,在10-210泌乳日的平均产奶量,试验组比对照组高3. 147kg。试验组乳成分与对照组乳 成分相比较,试验组乳糖高于对照组乳糖含量,差异极显著(P <0.01);试验组乳脂高于对照组乳脂含量,差异显著(P <0. 05);试验组乳蛋白高于对照组乳蛋白含量,差异极显著(P < 0. 01)。实验2:选用48头健康、体况、胎次、产奶量相近(P>0. 05)的妊娠后期(产前15d-20d)荷斯坦奶 牛,研究围产期饲喂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产前饲喂复方中草药添 加剂A和产后饲喂复方中草药添加剂B。试验牛随机分成试验1、2、3和4组(对照组)。试 验1组在产前饲喂基础日粮加中草药添加剂A,产后饲喂基础日粮加中草药添加剂B ;试 验2组只在产前喂基础日粮中加中草药添加剂A ;试验3组只在产后喂基础日粮中加中 草药添加剂B ;试验4组(对照组)产前和产后都只喂基础日粮,不加中草药添加剂A和B。 中草药添加剂按300g/头/日混入到全混合日粮中饲喂试验1、2、3组的牛。试验在相同的 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然后,在产前第14d和产后第7d、14d和21d采集4个组牛的血样, 进行血液指标分析;采集奶样对乳成分分析以及对奶牛产后健康及繁殖性能的监测。旨在 研究饲喂哪种中草药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的健康、脂肪肝、产奶性能、免疫功能、繁殖性能 等的作用效果最佳。实验结果表明(1)在奶牛围产期日粮中加中草药添加剂A和B能改善围产期奶牛的健康,增强脂类代 谢功能,降低脂肪肝发病率(试验1、2、3组比4组(对照组)分别低48%、48%、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郗伟斌张永根李胜利杜绍范王月夏科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