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摄像用的裂像物镜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5122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3D摄像用的裂像物镜组合结构,包括有摄像机前镜头,还包括有设置在摄像机前镜头前端、类似人眼排列、以摄像机前镜头中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柱面镜和第二柱面镜,所述第一柱面镜和第二柱面镜的水平方向为球面,垂直方向为平面,其前后面型相同,第一柱面镜和第二柱面镜水平方向球面曲率半径为大于80mm,小于150mm;在所述第一柱面镜、第二柱面镜与摄像机前镜头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与第四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分别以摄像机前镜头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反射镜与摄像机前镜头中轴线成40度到60度角范围,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之间的夹角在10度到20度角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3D眼镜
,尤其是一种基于3D摄像用的裂像物镜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现有3D图像摄录设备有两种,一种是现有实力强大的摄影器材公司如SONY, FUJIFILM等生产出来垄断地位较高的3D摄像机,他的优点是摄影效果好,缺点是太贵,不 适合普通消费者;另外一种是爱好者们自己用两台普通摄录机通过摆正位置来达到3D摄 录的目的,优点是普通爱好者容易接触3D,缺点是使用不方便,并且两台仪器价格也不便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进行3D图像摄录的色设备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降低制造成本的基于3D摄像用的裂像物镜。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3D摄像用的裂像物镜 组合结构,包括有摄像机前镜头,还包括有设置在摄像机前镜头前端、类似人眼排列、以摄 像机前镜头中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柱面镜和第二柱面镜,所述第一柱面镜和第二柱面镜的 水平方向为球面,垂直方向为平面,其前后面型相同,第一柱面镜和第二柱面镜水平方向球 面曲率半径为大于80mm,小于150mm ;在所述第一柱面镜、第二柱面镜与摄像机前镜头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 镜、第三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与第四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 分别以摄像机前镜头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反射镜与摄像机前镜头中轴线成40度 到60度角范围,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之间的夹角在10度到20度角范围。该柱面镜前后面面型一样,以保证入射光无汇聚特性;通过上述设置,能得到将水 平视场压缩一半,上下视场不变的柱面镜,该柱面镜要求成像边缘锐化,以免成像时出现左 右图像有模糊交叉地带;能将同一物体的光线分裂成两束不同方向的平行光的反像系统。设第一柱面镜的口径为D,摄像机前镜头的口径为F,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 镜的中心点分别相对第一柱面镜的位置在1. 5D到2D之间,分别相对摄像机前镜头的位置 在IF到1. 5F之间。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制造简易,成本低;2.使用方便,通用性强;3.用比较的简单的结构实现了传统技术价格昂贵的3D摄像机才能实现的3D图像效^ 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3D摄像用的裂像物镜组合结构。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基于3D摄像用的裂像物镜组合结构,包括有摄像机前镜头1,还 包括有设置在摄像机前镜头1前端、类似人眼排列、以摄像机前镜头1中轴线对称设置的第 一柱面镜2和第二柱面镜3,两块柱面镜的距离在50-75mm范围内,第一柱面镜2和第二柱 面镜3的水平方向为球面,垂直方向为平面,其前后面型相同,柱面镜的水平方向球面曲率 半径根据所成像的视场大小,可以选取不同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柱面镜2和第二柱面镜3 水平方向球面半径曲率半径为大于80mm,小于150mm,本实施例中优选80mm ;在第一柱面镜 2、第二柱面镜3与摄像机前镜头1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第三反射镜 6和第四反射镜7,第一反射镜4与第四反射镜7、第二反射镜5和第三反射镜6分别以摄 像机前镜头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单块反射镜的水平角度根据摄影机的视场大小,第一反 射镜4与摄像机前镜头1中轴线成40度到60度角范围,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之 间的夹角根据摄影机的视场大小,可选取在10度到20度角范围。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镜 4与摄像机前镜头1中轴线成40度角,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之间的夹角为10度。设第一柱面镜2的口径为D,摄像机前镜头1的口径为F,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 镜5相对第一柱面镜2的位置在1. 5D到2D之间,相对摄像机前镜头1的位置在IF到1. 5F 之间。本实施例中,位置选取为1. 5D和IF0本实施例工作过程如下具有两块柱面镜,四块反射镜,并配标准接口接普通摄影机。第一柱面镜2、第二柱面镜3,无光焦度,可以起到将同一视场光束分裂成两束单 独的光线,并且水平方向压缩成原来视场的一半大小。第一反射镜4、第二反射镜5、第三反射镜6和第四反射镜7可以起到将同一视场 光束分裂成两束单独的光线按照中心线对称分布,这样就具备同一视场在后接摄影传感器 上形成两个像的可能。根据后接摄影传感器的尺寸大小来规划入射柱面镜的光线的角度,即视场角的大 小B,进而得到两块反射镜的角度为A=l/4 (B)0 A为两块反射镜的夹角。实施例二 本实施中,第一柱面镜2和第二柱面镜3水平方向球面半径曲率半径为120mm ;第一 反射镜4与摄像机前镜头1中轴线成50度角,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之间的夹角为 15度。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相对第一柱面镜2的位置1. 8D和1. 2F。本实施例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详述。4实施例三本实施中,第一柱面镜2和第二柱面镜3水平方向球面半径曲率半径为150mm ;第一 反射镜4与摄像机前镜头1中轴线成60度角,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之间的夹角为 20度。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相对第一柱面镜2的位置2D和1. 5F。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专利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 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权利要求一种基于3D摄像用的裂像物镜组合结构,包括有摄像机前镜头(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摄像机前镜头(1)前端、类似人眼排列、以摄像机前镜头(1)中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柱面镜(2)和第二柱面镜(3),所述第一柱面镜(2)和第二柱面镜(3)的水平方向为球面,垂直方向为平面,其前后面型相同,第一柱面镜(2)和第二柱面镜(3)水平方向球面曲率半径为大于80mm,小于150mm;在所述第一柱面镜(2)、第二柱面镜(3)与摄像机前镜头(1)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第三反射镜(6)和第四反射镜(7),所述第一反射镜(4)与第四反射镜(7)、第二反射镜(5)和第三反射镜(6)分别以摄像机前镜头(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分别与摄像机前镜头(1)中轴线成40度到60度角范围,所述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之间的夹角在10度到20度角范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摄像用的裂像物镜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第一柱面 镜(2)的口径为D,摄像机前镜头(1)的口径为F,所述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的 中心点分别相对第一柱面镜(2)的位置在1. 5D到2D之间,分别相对摄像机前镜头(1)的位 置在IF到1.5F之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3D摄像用的裂像物镜组合结构,包括有摄像机前镜头,还包括有设置在摄像机前镜头前端、类似人眼排列、以摄像机前镜头中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柱面镜和第二柱面镜,所述第一柱面镜和第二柱面镜的水平方向为球面,垂直方向为平面,其前后面型相同,第一柱面镜和第二柱面镜水平方向球面曲率半径为大于80mm,小于150mm;在所述第一柱面镜、第二柱面镜与摄像机前镜头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与第四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分别以摄像机前镜头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3D摄像用的裂像物镜组合结构,包括有摄像机前镜头(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摄像机前镜头(1)前端、类似人眼排列、以摄像机前镜头(1)中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一柱面镜(2)和第二柱面镜(3),所述第一柱面镜(2)和第二柱面镜(3)的水平方向为球面,垂直方向为平面,其前后面型相同,第一柱面镜(2)和第二柱面镜(3)水平方向球面曲率半径为大于80mm,小于150mm;在所述第一柱面镜(2)、第二柱面镜(3)与摄像机前镜头(1)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第三反射镜(6)和第四反射镜(7),所述第一反射镜(4)与第四反射镜(7)、第二反射镜(5)和第三反射镜(6)分别以摄像机前镜头(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分别与摄像机前镜头(1)中轴线成40度到60度角范围,所述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之间的夹角在10度到20度角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一勋曾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博冠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