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良构造的人工股骨柄,特别是涉及一种运用于人体股骨与髋臼之间形成的髋关节结构的改良构造的人工股骨柄。
技术介绍
自十九世纪末,人工髋关节问世以来,施术品质及技术均已趋成熟,而在髋关节材质上更因科技进步而更能有效避免骨溶蚀现象产生,现有人工股骨柄的设计可参考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68276、359159、578551、532153号,从前述文件中可明显看出,达成人工髋关节的股骨柄及股骨颈均倾向于单一弯曲角度的一体化设计,对手术医师而言,由于每一病患的人体髋臼与股骨的对应角度具有差异,若施术时错用差异角度的股骨柄,将会造成病患可能产生术后并发症并导致再置换。为此,请参照美国专利公告第6464728号专利,该案揭露出一种无段式可调接设角度的人工股骨柄,其是通过股骨颈与股骨柄的接合面形成齿状面或辐射孔状排列面,让手术医师在分析人体股骨前倾角度后,得在施术过程中,适时依病患状况更换不同前倾角度的股骨颈,但是,此种做法仍造成困扰,主因在于该设计虽可有效解决传统单一前倾角度设计人工股骨柄的弊端,但手术医师在施术过程中,必须利用紧配方式组合股骨颈元件,在小伤口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构造的人工股骨柄,包括有一连接人体股骨(40)的股骨柄元件(11)及一位于股骨柄(10)上端以结合配置于人体髋关节的股骨球头元件(30)的股骨颈元件(20),其特征在于:该股骨柄元件(11)与股骨颈元件(20)的接合位置是对 应设有一定位孔(111)及一结合端(21),在该定位孔(111)及结合端(21)的结合面对应设有间隔排列的凹部(113、212)及凸部(112、211),且定位孔(111)内的凹部(113)具有一延伸至凸部(112)下缘的限位槽(114),以股骨颈元件(20)的结合端(21)凸部(211)由股骨柄元件(11)的定位孔(111)凹部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