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或四毫米薄玻贴膜中空安全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49913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或四毫米薄玻贴膜中空安全玻璃,属于建筑用玻璃;旨在提供一种中空安全玻璃。它由面向室内侧贴有第一薄膜的外玻璃片、面向室外侧贴有第二薄膜的内玻璃片、固定在所述两玻璃片之间的间隔框、填充在该两玻璃片之间四周边缘的密封胶构成;外玻璃片(1)和内玻璃片(4)的厚度为3mm或4mm。不仅完全能够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所要求的抗风压强度(实测每平方米抗压强度不小于5400Pa),同时也满足了JC846-2007标准中所规定的A类及B类安全玻璃的要求;并且还具有普通中空镀膜钢化玻璃或中空白玻钢化玻璃本身所不具有的诸多优点,完全可替代目前高层建筑广泛使用的由6mm玻璃片制作的中空安全玻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玻璃,尤其涉及一种中空安全玻璃。
技术介绍
随着办公和居住条件的要求变化,建筑设计用于采光外窗的尺度越做 越大,对外窗玻璃的抗风压强度、保温隔热性能、隔音效果等技术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空安全玻璃正是为适应这种变化因应而生的一种节能安全玻璃。为了保证用于制作外 窗的中空安全玻璃能够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所要求的抗风压强度(6mm单层玻璃片每平方米 抗压强度不小于5000Pa),目前中空安全玻璃通常由彼此间隔开的两层或三层6mm厚度的 玻璃构成;而60 70年代曾被广泛使用的3mm或4mm厚度普通玻璃因抗风压强度达不到 建筑规范的要求,在建筑工程的实际运用中已逐渐被6mm厚度玻璃取代,现在市场上已经 难觅3mm或4mm厚玻璃的踪迹。然而,由于制作中空安全玻璃的玻璃片厚度由原来的3mm 或4mm增大到了目前的6mm,因此中空安全玻璃的总重量以及窗框的厚度尺寸也随之成倍 增加。这不仅意味着外窗玻璃的造价增高,而且生产玻璃片和窗框的资源和能耗也会随之 升高、建筑结构的荷载能力也必须随之加大,从而导致改造现有建筑物的外窗成本大幅度 上升。从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制造成本这一基本点出发,若能将目前已经基本退出市场的 3mm或4mm厚度玻璃片加以适当处理,使之既符合国家建筑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又能达到 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造价的目的,无疑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三或四毫米薄 玻贴膜中空安全玻璃,它能够替代目前高层建筑广泛使用的由6mm玻璃片制作的中空安全 玻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由面向室内侧贴有第一薄膜的 外玻璃片、面向室外侧贴有第二薄膜的内玻璃片、固定在所述两玻璃片之间的间隔框、填充 在该两玻璃片之间四周边缘的密封胶构成;外玻璃片和内玻璃片的厚度为3mm或4mm。在外玻璃片和内玻璃片之间设有厚度为3mm或4mm的中间玻璃片,各相邻玻璃片 之间固定有间隔框,各所述相邻玻璃片之间的四周边缘填充有密封胶,中间玻璃片的任意 一面贴有第三薄膜。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不仅完全能够达到建 筑设计规范所要求的抗风压强度(实测每平方米抗压强度不小于5400Pa),也满足了 JC846-2007标准中所规定的A类及B类安全玻璃的要求;而且还具有节约资源、降低能耗 和制造成本、安全可靠、保温隔音、防紫外线照射、防眩光等普通中空镀膜钢化玻璃或中空 白玻钢化玻璃本身所不具有的诸多优点1)节约资源,由于减小了玻璃片的厚度,因此可降低生产玻璃片的原材料用量,以 及所产生的开采、冶炼、包装、运输、仓储等巨大成本;2)节约生产耗能,既降低了玻璃片单位面积的生产能耗、又节省了玻璃片镀膜生 产过程的能耗以及玻璃片钢化生产过程的能耗;3)由于原有的外窗玻璃(3mm或4mm)稍经加工处理仍可使用,因此可降低既有建 筑原有外窗的改造成本;4)节约建筑构建荷载,由于减少了 30-50%的玻璃片厚度、减轻了玻璃片自身的重量,因此可减轻中空安全玻璃的整体重量,从而可减少整个建筑结构的计算荷载。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外玻璃片1第一薄膜2第二薄膜3内玻璃片4间隔框5密封胶6 中空层7中间玻璃片8第三薄膜9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在厚度为3mm或4mm的外玻璃片1面向室内一侧的表面粘贴有第一 薄膜2,在厚度为3mm或4mm的内玻璃片4面向室外一侧的表面粘贴有第二薄膜3,间隔框5 夹持在外玻璃片1、内玻璃片4之间形成密闭的中空层7,在所述两玻璃片之间的四周边缘 填充有密封胶6。实施例2在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如图2所 示的结构在外玻璃片1和内玻璃片4之间设有厚度为3mm或4mm的中间玻璃片8,该中间 玻璃片的任意一表面贴有第三薄膜9。即在外玻璃片1与该中间玻璃片之间夹持有间隔框 5并形成一个密闭的中空层7,在外玻璃片1与该中间玻璃片之间的四周边缘填充有密封胶 6 ;在中间玻璃片8与内玻璃片4之间夹持有另一个间隔框5并形成另一个密闭的中空层7, 在该中间玻璃片与内玻璃片4之间的四周边缘也填充有密封胶6。在上述两实施例中,第一薄膜2为带有色彩的PET树脂膜片,该树脂膜片上喷涂有 可控制透光率、遮阳系数的原料;第二薄膜3为无色透光PET树脂膜片,该树脂膜片上可根 据设计需要喷涂有吸收红外线热源的原料;第三薄膜9为无色透光PET树脂膜片,该树脂膜 片主要起到提高中间玻璃片8抗折强度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隔热、保温等效果,可以将 中空层7抽成< 9KPa真空或向中空层7中充填惰性气体。权利要求1.一种三或四毫米薄玻贴膜中空安全玻璃,由面向室内侧贴有第一薄膜的外玻璃片、 面向室外侧贴有第二薄膜的内玻璃片、固定在所述两玻璃片之间的间隔框、填充在该两玻 璃片之间四周边缘的密封胶构成;其特征在于外玻璃片(1)和内玻璃片(4)的厚度为3mm 或 4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或四毫米薄玻贴膜中空安全玻璃,其特征在于在外玻璃 片(1)和内玻璃片(4)之间设有厚度为3mm或4mm的中间玻璃片(8),各相邻玻璃片之间固 定有间隔框(5),各所述相邻玻璃片之间的四周边缘填充有密封胶(6),中间玻璃片(8)的任意一面贴有第三薄膜(9)。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或四毫米薄玻贴膜中空安全玻璃,属于建筑用玻璃;旨在提供一种中空安全玻璃。它由面向室内侧贴有第一薄膜的外玻璃片、面向室外侧贴有第二薄膜的内玻璃片、固定在所述两玻璃片之间的间隔框、填充在该两玻璃片之间四周边缘的密封胶构成;外玻璃片(1)和内玻璃片(4)的厚度为3mm或4mm。不仅完全能够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所要求的抗风压强度(实测每平方米抗压强度不小于5400Pa),同时也满足了JC846-2007标准中所规定的A类及B类安全玻璃的要求;并且还具有普通中空镀膜钢化玻璃或中空白玻钢化玻璃本身所不具有的诸多优点,完全可替代目前高层建筑广泛使用的由6mm玻璃片制作的中空安全玻璃。文档编号E06B3/66GK102031919SQ201010539759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吴国庆, 申屠文巍, 郑凤林 申请人:贵州大行节能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或四毫米薄玻贴膜中空安全玻璃,由面向室内侧贴有第一薄膜的外玻璃片、面向室外侧贴有第二薄膜的内玻璃片、固定在所述两玻璃片之间的间隔框、填充在该两玻璃片之间四周边缘的密封胶构成;其特征在于:外玻璃片(1)和内玻璃片(4)的厚度为3mm或4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屠文巍吴国庆郑凤林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行节能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