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远端尺骨骨折固定板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4717 阅读:4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骨折固定板(102),包括一组适于单独地接受从中穿过的固定纹钉(106,108)的螺纹式纹钉孔,以及比纹钉孔直径相对较小并且优选在尺寸上设置成紧密地容纳K-钢丝的无螺纹式对准孔(150)。对准孔设在纹钉孔之间。一个对准孔构造成用于在骨切开术手术中对准板,而其它对准孔构造成用于在骨折复位后容纳K-钢丝,以便暂时地稳固骨折以及将板固定在骨上,并且确定插入穿过相邻对应纹钉孔的纹钉在钻出用于这种纹钉的较大孔之前,是否正确地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1.专利
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手术植入物。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远端尺骨骨折的骨折固定系统。2.现有技术的现状长骨干骺端部分的骨折是难于治疗的。不适当的治疗可能导致畸形和长期不适。作为示例,科勒斯氏骨折是因作用于远端尺骨上的压力所导致的骨折,并且其会造成远端断片的后面或背侧移位以及手腕处手的径向偏移。通常,科勒斯氏骨折会导致多个骨断片,它们可移动并且相互之间未对准。如果未得到适当的治疗,这种骨折可导致永久性手腕畸形以及手腕的有限关节运动。因此重要的是,将骨折部位的骨相互对准并固定起来,以便可形成正确的愈合。干骺端骨折(发生在长骨轴的末端)的对准和固定典型地通过以下若干种方法之一来进行石膏固定、外部固定、骨与骨之间用钢丝固定,以及用板来固定。石膏固定是不具侵害性的,但在存在许多骨断片时不能保持骨折部位的对准。因此,作为备选,可以使用外部固定件。外部固定件采用了扎紧绷带的方法,其在关节部位提供了分开的力,并且允许根据周围绷带部位的拉力来使骨折部位对准。然而,尽管外部固定件可以保持腕骨的位置,但是,在某些骨折中,难于首先使骨正确地对准。另外,外部固定件通常不适用于造成多个骨断片的骨折。骨与骨之间用钢丝固定是有侵害性的手术程序,因此,螺钉被置入各骨断片中,然后螺钉作为支架而用钢丝固定在一起。这是比较困难而且费时的程序。另外,除非支架相当复杂,否则骨折无法被适当地稳固住。用板固定采用了一般靠在骨背侧上的稳固用金属板,以及一组从该板延伸至在骨断片中钻出的孔中的平行销钉,以便稳定地固定骨断片。然而,许多现有的板未能提供所需的对准和稳固。尤其是,对于远端尺骨骨折而言,应当可适应远端尺骨的复杂形状,包括月状骨窝的主体手掌缘边(volar rim)、舟骨窝的较平手掌缘边,以及来自于月状骨窝的手掌边缘断片。固定板应为软骨下骨和远端尺骨关节面提供合乎需要的对准和稳固。专利技术概要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远端尺骨骨折的改进的固定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远端尺骨手掌固定系统,其比较理想地对准和稳固骨折中的多个骨断片,以允许正确的愈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远端尺骨手掌板系统,其为关节面和软骨下骨面提供了支撑。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远端尺骨手掌板系统,其可适应远端尺骨干骺端的解剖学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远端尺骨手掌板系统,其提供了支撑,同时不会与关节面边缘附近的韧带和软组织发生干涉。根据如下所述的这些和其它目的,提供了远端尺骨手掌固定系统。该系统一般包括预期用于贴靠在尺骨的手掌侧(volar side)上的板,用于沿着尺骨的未骨折部分来固定板的多个接骨螺钉,在尺寸上设置成从板上伸出并进入尺骨干骺端的骨断片中的多个骨纹钉,以及一个或多个K-钢丝(K-wire),其用于促进板在骨上的对准和固定以及引导施加过程。提供了优选的骨纹钉和板中的纹钉孔,其有助于骨纹钉进入并且保持于纹钉孔中。板为大致T形的,其限定了细长的主体以及相对于该主体向上成角倾斜的大致横向头部,并且包括预期用于接触骨的第一侧,以及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该主体包括用于接骨螺钉从中延伸通过的多个螺钉孔,并且选择性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得多的对准孔。头部的径向侧和尺骨侧部分的下表面相对于头部其余部分(在Z方向上)向上形成轮廓,以便适应月状骨和舟骨处理。延伸部沿着头部的远端尺骨侧而设在头部部分,以便支持尺骨月状骨窝的手掌唇边(边缘断片),从而提供支撑,以便将腕关节保持在关节窝内。另外,形成轮廓的形状提供了防止该板在骨上摇动的稳固形状。上表面和下表面是倒角的,以便具有会限制与月状骨窝边缘附近的韧带和软组织发生干涉的经复位后外形。头部包括多个有螺纹的纹钉孔,其用于接受从中通过的纹钉。纹钉孔设置成位于头部近端部分的第一组,以及优选位于头部渐缩形部分中的第二比较远端的组。第一组纹钉孔基本上呈直线布置成大致横向穿过头部。纹钉的排列直线优选相对于穿过板主体的纵轴线而稍微地倾斜。穿过第一组孔的轴线优选彼此相对地倾斜,并且优选在二维平面内彼此相对地成角度,使得从中通过的所插入的纹钉类似地彼此相对地成斜角。第一组纹钉孔中的纹钉为软骨下骨断片的背面提供支撑。第二组纹钉孔设置在第一组的较远端。第二组的孔,如果提供了一个以上的话,则会稍微地不对准,但会大致线性地排列。第二组纹钉孔中的纹钉为软骨下骨的位于关节骨面后面并且与其大致平行的手掌面提供支撑。远端对准孔一般设置在第二组纹钉孔的两个纹钉孔之间。在板的上表面,远端对准孔是大致圆柱形的,而在下表面,孔是横向长圆形的。尺寸比纹钉孔小得多的一个或多个近端对准孔基本上沿着由插入第一组纹钉孔中的纹钉轴的切线所限定的远端边缘来提供,并且有助于用K-钢丝将板临时固定在骨上。另外,还沿着主体提供了两个纵向地移位的对准孔。所有对准孔在尺寸上设置成可紧密地容纳单独的K-钢丝。该板可以至少两种不同方式来使用。根据第一种使用,外科医生复位了骨折,并且将板对准于其上。外科医生然后穿过近端对准孔来钻孔,以便暂时地将板头部的定向固定在远端断片上。一旦这样来固定了对准,就在荧光检查法下检测骨折,以便确定K-钢丝是否相对于关节面正确地对准。在近端对准孔的轴线符合相邻纹钉孔的轴线时,用荧光检查的K-钢丝可显示纹钉是否正确地定向。如果定位正确,则K-钢丝就保持住该板在骨折部位上的位置。在肯定其位置和定向正确的情况下,然后可钻出纹钉孔。如果定位不是最佳的,就可取出K-钢丝,并且外科医生有机会重新定位和/或重新定向和重新钻孔。由于各K-钢丝具有相对较小的直径,因此骨不会受到钻孔加工的显著损害,并且外科医生不会受到初始钻孔位置和/或定向的限制。根据第二种使用,板可用于校正干骺端畸形(例如畸形的骨折或先天性畸形)。出于这种目的,K-钢丝以在荧光检查下在横向视图中平行于关节面的方式而被钻入骨中,直到K-钢丝的一端处于或穿过骨,而另一端是自由的。K-钢丝的自由端被引导通过板头部的远端长圆形对准孔,并且板在K-钢丝上向下滑到靠在骨上的位置中。长圆形对准孔允许板在K-钢丝上横向地倾斜,以便平坦地贴靠在骨上,但不允许板在前-后平面中在K-钢丝上移动。一旦板承靠在骨上,外科医生就在骨中钻出与纹钉孔对准的孔,然后用纹钉将板相对于骨来固定。骨然后被切开,板的主体朝着骨的轴而抬起,以便为骨重新定向。板的主体然后固定在骨的轴上,以便校正解剖学缺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参考了详细描述连同附图之后,可以清楚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附图简介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右手手掌板的径向侧视图,显示为带有连接于其上的纹钉;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右手手掌板的尺骨侧视图,显示为带有连接于其上的纹钉;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右手手掌板的顶视图,显示为带有纹钉和螺钉;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右手手掌板的底视图,显示为带有连接于其上的纹钉;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右手手掌板的透视图,显示为带有连接于其上的纹钉,以及延伸穿过主体和近端头部对准孔的K-钢丝;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右手手掌板的前端视图,显示为带有连接于其上的纹钉和延伸穿过对准孔的K-钢丝;图7至12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行远端尺骨的骨切开术的方法;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部分有螺纹的纹钉的侧视图;和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接合在纹钉孔内的纹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板,包括:    大致刚性的板,其限定了第一组适于单独地接受从中穿过的固定纹钉的螺纹式纹钉孔和至少一个无螺纹式第一对准孔,各所述纹钉孔具有第一直径,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准孔具有第二相对较小的直径,其在尺寸上设置成紧密地容纳K-钢丝,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准孔设在纹钉孔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L奥尔贝
申请(专利权)人:汉德创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