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42712 阅读:4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浮床,由浮体、连接绳、碳材料支架组成,其特征在于:将加n个碳材料支架用连接绳相互连接后,再与浮体相连,形成不同样式的浮床的结构单元,再用这些结构单元用连接绳拼成不同花色形状的浮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绿色环保,防腐蚀,耐老化,可反复多次使用的性能;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能抵抗较大风浪冲击;能随水体上下浮动,具有可移动式运行、无动力、无维护、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适用性强,应用广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浮床,具体地讲,是环境工程一种用于环境植物水处理 的新型生物浮床。属于环境材料学领域。
技术介绍
生物化学水处理方法是利用自然界生存的各种细菌微生物和植物,将废水中有机 物分解转化成无害物质,使废水得以净化,土地处理系统方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利用植 物根系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来进行生活污水处理,同时利用污水中的水、肥来促进农作物、 牧草、树木生长,这是当前土地处理系统的土地渗滤在河流湖泊水治理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之一。人工生物浮床就是因这种植物水处理方法应运而生的一种环境水处理设施。人工生物浮床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设计原则(1)人工生物浮床上的植物都使用无土栽培技术,因此作为浮床的基材必须具有 质轻,绿色环保,防腐蚀,耐老化,可反复多次使用;( 浮床须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能抵 抗较大风浪冲击;(3)浮床要有可加工性,能加工成宜于植物栽种的孔穴,要保证能承载浮 床上的植物根系能深入水下正常生长;(4)生物浮床需采用柔性连接,使浮床整体能随水 体上下浮动,具有可移动式运行、无动力、无维护、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现有浮床存在以下缺点(1)机械强度不够,不宜于载重大量的植物生长,抗风浪能力很弱;( 浮床常年 浸泡于水中,饱经日光的长时照射、四季温差的变化以及风浪的冲击,而现有的浮床多为废 旧高分子材料,其抗腐蚀能力差、易老化,不能长期使用和方便维修,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这 些材料在应力作用下易折损、破裂,流失于水中不易打捞,反而造成环境与安全的隐患,形 成二次污染。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生物浮床,用在环境水处理过程中,以满足不同的水生植 物生长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生物浮床,用在环境水处理过程中,以满足 不同的水生植物生长的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生物浮床,由浮体、连接绳、碳材 料支架组成,其特征在于将加工成直径Φ = 100 300mm的η个碳材料支架,用连接绳相 互连接后,再与浮体相连,形成不同样式的浮床的结构单元,再用这些结构单元用连接绳拼 成不同花色形状的浮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的形状为密布有小孔的球状或圆柱状,上面加工有均 勻布置的上下贯通的大孔;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机械强度高易于加工。采用上述 技术,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保障了生物浮床的实用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浮体、连接绳、碳材料支架组成的浮床的结构单 元有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等样式;结构单元的碳材料支架的数量η,η > 3。采用上述技术,本技术达到了绿色环保,防腐蚀,耐老化,可反复多次使用的 性能;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能抵抗较大风浪冲击;能随水体上下浮动,具有可移动式运 行、无动力、无维护、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列有益效果(1)构建新一代耐腐蚀、长寿命、维修方便、美观大方、抗倒伏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的 人工生物浮床。(2)该生物浮床可使浮床水系周围空气清新,浮床上绿叶丛中红花、黄花争相斗 艳,茂盛植物与水相映,营造出一幅水上人文风景画卷。(3)提高生物多样性,浮床本身具有适当的遮蔽、涡流、饲料等效果,构成了鱼类以 及昆虫生息的良好条件,同时,为鸟创造筑巢的条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浮床结构单元样式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浮床结构单元样式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生物生长支架的俯视示意图;图4用本技术的两种浮床结构单元拼成的一种浮床的花色形状图。图中1.浮体;2.连结绳;3.碳材料支架;4.大孔洞;5.小孔洞。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技术加以说明。参见图1 4,一种新型生物浮床,由浮体1、连接绳2、碳材料支架3组成,其特征 在于将加η个工成直径Φ = 100 300mm的碳材料支架3,用连接绳2相互连接后,再与 浮体1相连,形成不同样式的浮床的结构单元,再用这些结构单元用连接绳2拼成不同花色 形状的浮床。碳材料支架3的形状为密布有小孔5的球状或圆柱状,上面加工有均勻布置 的上下贯通的大孔4。浮体1、连接绳2、碳材料支架3组成的浮床的结构单元有圆形、三角 形、方形、菱形等样式;结构单元的碳材料支架3的数量η,η > 3。实施使用方法将上面拼好的生物浮床,放入待处理的水域,在浮体1和碳材料支 架3自身的浮力下,浮床漂浮在水面上,把处理水的植物美人蕉种植在大孔4中,碳材料支 架3在密布小孔5的作用下,保持湿润,提供植物必须的水分和养料。植物根系在大孔4中 生长,同时处理水污染。说明本技术的浮床结构单元样式不局限于说明书的圆形和三角形等形状, 可有其它形状,同时,也不局限于说明书举例的浮床花色形状,只要结构单元和本技术 相同或相似,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生物浮床,由浮体(1)、连接绳O)、碳材料支架C3)组成,其特征在于将 η个加工成直径Φ = 100 300mm的碳材料支架(3),用连接绳( 相互连接后,再与浮体 (1)相连,形成不同样式的浮床的结构单元,再用这些结构单元用连接绳(2)拼成不同花色 形状的浮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浮床,其特征在于碳材料支架(3)的形状为 密布有小孔(5)的球状或圆柱状,上面加工有均勻布置的上下贯通的大孔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浮床,其特征在于浮体(1)、连接绳( 、碳材 料支架(3)组成的浮床的结构单元有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等样式;结构单元的碳材料 支架⑶的数量η,η彡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浮床,由浮体、连接绳、碳材料支架组成,其特征在于将加n个碳材料支架用连接绳相互连接后,再与浮体相连,形成不同样式的浮床的结构单元,再用这些结构单元用连接绳拼成不同花色形状的浮床。本技术达到了绿色环保,防腐蚀,耐老化,可反复多次使用的性能;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能抵抗较大风浪冲击;能随水体上下浮动,具有可移动式运行、无动力、无维护、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适用性强,应用广泛。文档编号C02F3/32GK201825786SQ201020537218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1日专利技术者徐文峰, 蒋山泉 申请人:重庆文理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生物浮床,由浮体(1)、连接绳(2)、碳材料支架(3)组成,其特征在于:将n个加工成直径Φ=100~300mm的碳材料支架(3),用连接绳(2)相互连接后,再与浮体(1)相连,形成不同样式的浮床的结构单元,再用这些结构单元用连接绳(2)拼成不同花色形状的浮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峰蒋山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