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矫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4038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手腕矫正器(11),具有在桡骨方向开口以容纳远端前臂区的支撑壳(10),并且具有手掌侧手支撑(29),用于同手的手掌面接触,并且具有闭合装置(31,32,33,70),用于将所述手腕矫正器受力锁定地连接于手腕区,其中,为了给所述支撑壳(10)加内衬,提供有尺寸稳定的支撑插入件,该支撑插入件围绕所述手腕区,并且该支撑插入件的结构与前臂区匹配,所述支撑插入件从具有覆盖了掌骨区的掌骨部分(73)的前臂部分起始,延伸超过所述支撑壳(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腕矫正器,该手腕矫正器具有支撑壳和手掌侧支撑,所述支撑壳在桡骨方向上开口,以容纳前臂末端区域,所述手掌侧支撑用以与手的手掌表面接触,该手腕矫正器还具有闭合装置,用于将手腕矫正器力锁合连接于手腕区域。
技术介绍
上面限定类型的手腕矫正器用来稳固手腕,例如手腕附近的桡骨骨折后就需要稳固手腕。固定手腕区域,必然涉及相邻区域,也就是前臂末端区域和掌骨区域,这已经证实是很困难的,尤其是考虑到掌骨区域,因为除了使掌骨区域实际固定外,目标之一是保留手指关节的活动性。考虑到这个复杂需要,这个过渡区域内矫正器的设计已经证实是尤其困难的,因为实现手指关节的活动性必须不能与矫正器远端边缘上掌骨区域的不充分固定相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腕矫正器,该手腕矫正器允许掌骨区域相对于手腕而舒适固定,同时仍然允许手指关节的活动性,尤其是在手腕和掌骨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这个目的是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手腕矫正器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手腕矫正器具有尺寸上稳定的支撑插入件,该支撑插入件围绕手腕区域,并且该支撑插入件的结构与前臂区域匹配,以给所述支撑壳加内衬,该支撑插入件延伸超过于所述手腕区域的支撑壳,起始于具有掌骨部分的前臂部分,该掌骨部分覆盖所述掌骨区域。作为围绕手腕区域且设计为与前臂区域符合的尺寸上稳定的支撑插入件,在所述掌骨区域的手腕矫正器的结构允许具有足够的刚性,用以稳固手腕。需要用于支撑作用的尺寸稳定性可以通过所述支撑插入件的尺寸弹性恢复力或者所述支撑插入件的尺寸刚性结构来限定,因为由于手掌侧支撑的支撑作用,所述支撑插入件的完全尺寸刚性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是必须的。固定手腕区域所必须的施加于内衬的桡骨压力通过所述支撑壳来实现。所述形状匹配以及因此通过所述支撑插入件实现的特别紧固的支撑确保在矫正器开口端或边缘区的手指关节灵活性的实施与矫正器和掌骨区域之间的任何活动无关。当所述支撑插入件的掌骨区域具有用于将模塑内衬物固定对齐在拇指上的装置时,尤其具有优势,因而,经过拇指的固定对齐可以用作惯性点,以对齐所述手腕矫正器。在所述手腕矫正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插入件由弹性塑料材料制成。根据手腕区的骨折的类型和位置,由所述塑料材料产生的支撑作用可以证实为足够的。在所述手腕矫正器另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插入件由易抽空的模塑内衬物制成,该模塑内衬物具有由多个模塑体组成的模塑体填充物。这允许所述支撑插入件的结构具有极高的尺寸稳定性,而同时仍然与手腕接近匹配。所述支撑壳的一个实施方式允许有效的手掌和背部压力,以作用于前臂区域远端,同时具有很高的接触舒适性。该实施方式包括给所述支撑壳提供支撑区,该支撑区在尺骨方向上连续设计有至少一个向手掌和背部方向延续的带。已经证实,如果所述支撑壳具有悬臂部分,该悬臂部分位于远端上的相对布置是可调整的,以布置手掌支撑,那么对于手掌定位以及手的弯曲的精确调整来说,是尤其具有优势的,。另外,如果悬臂部分如下布置该悬臂部分在带有旋转轴的支撑壳上可以转动,该旋转轴实质上与背部弯曲的轴线同轴,那么所述悬臂部分允许适于患者身体的背部弯曲的调整。根据待治疗的手腕区受伤的类型,例如尤其是在桡骨末端骨折的情况下,可以证实,在尺骨方向上提供开口的补充壳,用以所述支撑壳的圆形补充,是具有优势的。所述补充壳具有支撑区,该支撑区设计为在桡骨方向上连续,具有至少一个在手掌和背部方向上从该支撑区伸出的带,并且所述补充壳可以以力锁合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支撑壳上。由于所述支撑壳的圆形补充,尤其是末端桡骨区以强化的方式而更牢固地支撑。手腕矫正器特别紧凑的实施方式通过用于形成圆形结构的补充壳而补充。如果在包括支撑壳的背部带和手掌带的至少一对带与包括补充壳的背部带和手掌带的一对带之间具有至少部分重叠,以将补充壳力锁合连接于支撑壳,则手腕矫正器有可能制造,所述支撑壳的闭合装置用于将该重叠紧固。如果设计接合以产生多对带之间的重叠,则可以实现所述重叠的进一步稳定,因而,所述支撑壳的带与设计在所述补充壳带上的带引导件接合,反之亦然。如果所述补充壳具有至少两对带,则可以实现所述补充壳功能的增加,因而,近端带用于建立接合连接,并且远端带背部和/或手掌带具有带有压力调整件的挤压装置。因此有可能以如下方式调整增加的压力,尤其是在直接骨折区内远端尺骨或桡骨骨折的情况下,因此使得有可能模拟石膏浇铸的“后压(after-pressure)”,这在传统的石膏浇铸中是已知的。当压力装置的位置可以相对于带可以变化时,这种“后压”更精确的模拟是可能的。具有简单结构同时保证高水平操作可靠性的压力装置的有效实施方式以可在径向位移的方式与带连接。附图说明参考附图,下面将更加详细地说明手腕矫正器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图1表示从手掌观察的具有手支撑的手腕矫正器的支撑壳;图2表示从背部观察的图1所示的支撑壳;图3表示从尺骨观察的图1和图2所示的支撑壳;图4表示用于与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支撑壳结合的补充壳;图5表示通过补充壳补充以形成圆形结构的支撑壳,这里所示为从背部观察;图6表示从手掌观察的由具有模塑内衬物的支撑壳所构成的手腕矫正器;图7表示从背部观察图6所示的手腕矫正器;图8表示图6和图7所示平面展开的模塑内衬物。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表示从手掌观察的手腕矫正器11的支撑壳10,该手腕矫正器的整体图示于图6和图7中。如图2和图3另外所示,图2和图3表示从背部和尺骨观察的支撑壳10,支撑壳10实质按如下构建如图1中前臂轮廓所清晰表示,支撑壳10总共具有三对带13、14和15,该三对带从分配于肘(尺骨)的支撑区域12开始,每对带具有分配于前臂下侧的手掌带16、17和18以及分配于前臂上侧的背部带19、20和21。如支撑壳10通过从尺骨观察的清晰所示,尤其是图3中,支撑区域12设计为类似于脊骨,该脊骨具有支撑带22和支撑肋23、24、25,所述支撑带22沿尺骨从该尺骨向背部和/或手掌延伸,每个支撑肋扩展到手掌或背部带16至21中,从而形成带16至21各自的加硬强化。如图1至3所示,在支撑区域12的末端设置有悬臂部分26,该悬臂部分26根据手的轮廓以一定角度从肘稍微向外弯曲,该悬臂部分26的近端通过可锁定的回转接头装置27与支撑带22的末端相连,该回转接头装置27具有旋转轴74,该旋转轴74与背侧屈曲的轴线同轴。如图1和图3具体所示,手支撑29通过可锁定滑动接头机构28与悬臂部分26相连,所述手支撑29用于为手的手掌面提供支撑,允许手支撑29在悬臂部分26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移,也允许手支撑29围绕滑动接头机构28锁定轴线30的旋转。手支撑29具有接触板75,用以支撑于手的手掌面上。接触板75通过可锁定滑动接头装置77可以相对于手支撑基76进行调整,以允许将手支撑29调整到手的各自宽度。如图1所示,例如,通过支撑壳10侧向位移同时将多对带13至15展开,可以将支撑壳10置于前臂上,多对带13至15由尺寸弹性塑料材料制成且作为单一部件连接于支撑区域12。当支撑壳10已经放置时,支撑壳10的支撑区域12与前臂在尺骨端接触,并且手支撑29与手的手掌面接触。如图3具体所示,悬臂部分26在支撑壳10上通过回转接头装置27的枢轴偏转允许例如在需要的时候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腕矫正器(11),该手腕矫正器(11)具有在桡骨方向开口以容纳远端前臂区的支撑壳(10),并且具有手掌支撑(29),用于同手的手掌面接触,并且具有闭合装置(31,32,33,70),用于将所述手腕矫正器力锁合连接于手腕区,其特征在于,为了给所述支撑壳(10)加内衬,提供有尺寸稳定的支撑插入件,该支撑插入件围绕所述手腕区,并且所述支撑壳(10)的结构与前臂区匹配,所述支撑插入件从具有覆盖掌骨区的掌骨部分(73)的前臂部分开始延伸超过所述支撑壳(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哈斯勒G霍普曼J伯奇
申请(专利权)人:奥佩特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