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晓红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4027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主要采用红景天、女贞子、决明子、姜黄、绞股蓝、海藻、制首乌、泽泻等中药材作为药物的主剂,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采用沏服的方法,方便了病人的携带和服用,同时对于治疗高脂血症特别是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者有着较好疗效,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患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品,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血脂水平呈逐年升 高趋势。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值,是 心脑血管性疾病及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有效地控制高脂血症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 要方法。高脂血症的基本病因病机是由于患者生活习惯不良,长期过食肥甘厚味.加之活 动减少,脏腑气机不利,功能失调,污秽浊脂留于血脉之中致使津液凝滞。中老年人由于肾 气亏虚,脾肾功能失调,运化失常,气化失司,导致血流速度减慢,加之膏脂输化不利,血脂 浓度升高,污秽浊脂沉积于血管,阻碍血流正常运行,最终导致瘀血形成,故痰浊、瘀血是中 老年血脂代谢紊乱的主要确切病理因素,痰浊、瘀血阻滞经脉是高脂血症的重要的病理基 础。由此可见,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的关键是痰瘀并重,痰瘀同治。痰之与瘀,同源异物,相互 依赖,交融缠结.难消难化。治疗单去痰则瘀难消,仅逐瘀则痰难化,只有两者兼顾,祛痰以 助化瘀,化瘀以利祛痰,如此痰瘀同治,才能切中病机。治宜活血化瘀、通经疏络、健脾化湿、 祛痰泄浊、益肾养肝共达祛除污秽浊脂,降低血脂功效。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但由于西药的毒副作用较大,可造成肝肾直接损 害,部分患者不能耐受,且部分血脂控制不良,总体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目前市场上还 有一些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有些属于治标不治本,有些使用价格昂贵的成分;有些在应用 过程中由于疗效不确切而中断使用;还有一些的使用方法较为繁琐不适宜大范围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治疗高脂血症的各种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高脂血症的药 物,采用红景天、女贞子、决明子、姜黄、海藻、制首乌、泽泻等中药材制成药袋,采用沏服的 方法代茶饮用,本专利技术从高脂血症的发病根源入手,从根本上有效的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 著,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且没有毒副作用。按中医理论,高脂血症主要是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损伤脾胃,同时肝胆疏泄功能 不畅,不能泌输精汁而引起脾之消谷运行功能失调,或有肾气亏虚,脾肾功能失调,运化失 常,气化失司,转化为痰浊。由于痰浊滋生,浸淫脉管,脂质浆积,血行受阻,经脉痹阻,是故 肾精不足,气滞湿阻、痰凝血瘀具见而发病。依据以上发病机理及其治疗原则,同时根据专利技术人多年的临床经验,该治疗高脂 血症的药物的各组份,按照重量份计,其配比为荷叶2. 5-3. 5份,山药3-6份,麦芽3-5份, 大黄1-2份,姜黄2-3. 5份,泽泻3-4份,女贞子2-3. 5份,葛根2_4份,制首乌2. 5-3. 5份, 决明子5-7份,海藻2-4份,甘草0. 5-1份,茯苓3-5份,红景天3_5份,马齿苋3_5份,绞股 蓝3-5份,山楂5-7份,丹参3-6份,银杏叶1-2份。经过专利技术人的长期研究和试制,最终发现了上述中药的配比为下述值时,治疗的 效果最好。该配比的重量份为荷叶3份,山药5份,麦芽4份,大黄1. 5份,姜黄3份,泽泻 3份,女贞子3份,葛根3份,制首乌3份,决明子6份,海藻3份,甘草1份,茯苓4份,红景 天3份,马齿苋4份,绞股蓝4份,山楂6份,丹参4份,银杏叶1. 5份。方中荷叶味苦涩,性平,归肝、脾、胃、心经,有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降血 脂等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可利水渗湿、宁心安神、健脾和胃,其淡能 利窍,甘以助阳,为除湿之圣药,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治水缓脾,生津导气。姜黄味辛、苦, 性温,归肝、脾经,可破血行气、通络止痛、兼理气血,其苦益火生气,辛温达火化气,气生化 则津液行于三阴三阳,清者注于肺,浊者注于经,溜于海,而血自行,是理气散结而泄血也, 有明显降血脂作用。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心包经,可活血祛瘀、养血安神、通调经脉、 生新血、去恶血、善治血分、善疗风而散结,性平和而走血,血行则积自行,为调理血分首药, 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具有抗动脉粥样 硬化作用,能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促进脂肪在肝脏内氧化加强,素有“一味丹参,功同 四物”之称。制首乌味苦、甘、濯,性微温,归肝、肾经,可补精养血、滋阴熄风,其味甘濯,性微温 而不燥,能养血滋阴、补养肝肾、收敛精气、为平补阴血之良药,凡血虚衰弱、头晕眼花、腰膝 酸软、年老体弱精亏、肠燥便秘,皆可应用,其补肾之力似地黄而不腻膈,补肝之力似白芍而 不破泄,为补虚益精之良药,具显著的调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制首乌在体外能与 胆固醇相结合,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其所含蒽醌化合物还能促进肠蠕动,抑制胆固醇在肠 道再吸收,并促进胆固醇代谢。山药味甘,性平,归肝、脾、肺经,可补脾、养肺、固肾、益精,使 中土调和、肌肉充足、补中而益气力。麦芽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可消食化积,有降血脂和 护肝作用。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肝、大肠经,可攻积滞、清湿热、泻火祛瘀、破积聚、留饮 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通宣气机、调血脉、利关节、泄壅 滞水气,其味苦气香性凉,能入血分破一切瘀血,兼入气分,亦能调气,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 固醇。《神农本草经》将泽泻列为上品,谓“久服轻身面生光”。其味甘淡,性寒,归肾、膀 胱经,可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益气力、养五脏、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祛血中之痰浊,具 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并能干扰胆固醇的吸收、分解、排泄,控制外源性胆固 醇和甘油三酯的吸收,影响内源性胆固醇的代谢,加速甘油三酯的分解或影响肝脏对其合 成,阻止脂类在血清内滞留,促进血浆中的TC的运输和清除,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 作用。女贞子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可补益肝肾、清虚热、明目、通络和血、补中、安五 脏、养精神、除百疾,有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作用。葛根味甘、辛,性平,归脾、胃经,可解肌发 表、生津升阳、降低血清胆固醇。海藻味成,性寒,归肝、肾、胃经,可消痰软坚、利水退肿,其 主通经脉,使人身十二经脉流通,主治经脉内外之坚结,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 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减少动脉内膜病变和粥样斑块的形成。决明子味苦、甘、成,性微寒,归肝、肾、大肠经,成得水气,甘得土气,能补血,苦可 泄热,平和胃气,寒能益阴,可清肝益肾,明目利水,祖国医学还认为“凡子皆降”,故其既具 有调脂作用又有降压作用;所含槲皮素等酮类化合物能抑制肠道对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 所含大黄素等蒽醌类化合物能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从而使血清胆固醇下降,并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红景天味甘、涩,性寒,归肺、脾经,补气清肺、健脾益气、活血化 瘀、益智养心、收涩止血。马齿苋味酸,性寒,归肝、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除湿、性寒滑利、 善入血分,有降胆固醇作用。绞股蓝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脾肾经,能益气、安神、降血脂、清 热解毒、止咳祛痰。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可消食积、化瘀滞、善入血分而化瘀血不伤 新血,兼入气分而开气郁痰结不伤正气,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增 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中的沉积,所含黄酮类化合物对肾上腺索引起 的微循环障碍有促进微动脉血流恢复及管径恢复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各组份按照重量份计,其配比为:荷叶2.5-3.5份,山药3-6份,麦芽3-5份,大黄1-2份,姜黄2-3.5份,泽泻3-4份,女贞子2-3.5份,葛根2-4份,制首乌2.5-3.5份,决明子5-7份,海藻2-4份,甘草0.5-1份,茯苓3-5份,红景天3-5份,马齿苋3-5份,绞股蓝3-5份,山楂5-7份,丹参3-6份,银杏叶1-2份;其加工方法如下:将各组份原料药物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均匀,置入粉碎机中共同粉碎成粗末,将粉碎后的粗药末过50-100目筛后装入滤纸袋,包装为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赵晓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