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拉簧开启式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9529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半自动拉簧开启式框架,包括:顶层固定支架,所述顶层固定支架固定在吊顶框架的下方;在所述顶层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孔,所述各开孔的顶部开口与所述开孔的孔径同宽,所述开孔的底端的开口小于所述开孔的孔径;在所述各开孔中分别设置有一拉簧,其中,所述各拉簧弯折嵌在所述各开孔内,所述各拉簧的末端的钩部可在所述开孔内滑动,在所述各拉簧的中部还分别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各固定轴均与升降支架固定连接。其可实现半自动调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拉簧开启式框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启式框架。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顶棚的建筑材料大都为石膏或铝合金板。这些材料需采用固定结构, 安装、拆卸均需专业人员操作,且现有的顶棚在环境下容易老化。且防火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启式框架,其可实现半自动调节。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启式框架,包括顶层固定支架,所述顶层固定支架固定在吊顶框架的下方;在所述顶层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孔,所述各开孔的顶部开口与所述开 孔的孔径同宽,所述开孔的底端的开口小于所述开孔的孔径;在所述各开孔中分别设置有一拉簧,其中,所述各拉簧弯折嵌在所述各开孔内,所述各拉簧的末端的钩部可在所述 开孔内滑动,在所述各拉簧的中部还分别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各固定轴均与升降支架固定连 接。可选地,所述升降支架为龙骨支架。可选地,所述升降支架为钢材、木材、铝合金龙骨支架。可选地,所述固定轴为圆轴。可选地,在所述升降支架的底部还固定有防火透光膜层。可选地,所述防火透光膜层镶嵌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的底部。由上可见,应用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于在本实施例的框架由于在 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开孔,且各开孔的顶部开口与开孔的孔径同宽,开孔的底端的开口小 于开孔的孔径,在开空中放置有弯折的拉簧,在拉簧的弯折部固定有与升降支架固定连 接的固定轴,这样,用户可以向下将升降支架拉到任何位置,用户可以向上推动升降支 架,当推动到一定位置后,自动升起收起,可见本技术框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固 定定着的框架,本框架可以实现半自动式调整,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 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半自动拉簧开启式框架处于开启状态时的 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图1中的半自动拉簧开启式框架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 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 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开启式框架主要包括顶层固定支架101、拉 簧102、固定轴103、升降支架104。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具体如下顶层固定支架101的两端设置有固定部件,可以将该固定部件安装在墙壁(或者 吊顶侧边)上,从而可以将固定在吊顶框架的下方,在顶层固定支架101上设置有多个开 孔(至少两个),各开孔的顶部开口与开孔的孔径同宽,每个拉簧102分别弯折(优选图 1、2中的对半弯折结构)在每个开孔内,使得拉簧102的末端的钩部可在相应的开孔内上 下滑动,各固定轴103固定在各拉簧102的中部(即中间的弯折处),升降支架104与所 有的固定轴103固定连接。其工作原理参见图1、2所示,将固定支架101固定之后将本实施例的开启式框 架水平固定在屋顶下,用户可以下拉升降支架104,升降支架104带动固定轴103向下拉 动拉簧102,拉簧102在开孔内活动,在拉簧102下下滑动的过程中,由于拉簧102处于 弯折状态,由于拉簧102的弯折形变故在拉簧102的首尾端产生向开孔的壁体外的作用 力,并且,开孔的底端的开口小于开孔的孔径,从而使得拉簧102可以在开孔内定位, 用户可将升降支架104拉到任何位置定位,直到拉簧102的首尾端部下降到开孔的底端开 口位置卡住定位为止,此时升降支架104下降到最低位置,整个框架处于图1所示的全开 启状态。当用户向上推动升降支架104时,拉簧102沿开孔向上滑动,当拉簧102被推至 其端部的钩部超出开孔的开口时,拉簧102端部的钩部从顶部的开口处穿出,由于拉簧 102的弯折形变弹力作用,拉簧102可以迅速自动向上升起,直到固定轴103上升到固定 支架101的下端顶住为止,此时整个框架处于图2所示的全关闭状态。由上可见,由于在本实施例的框架由于在固定支架101上设置有开孔,且各开 孔的顶部开口与开孔的孔径同宽,开孔的底端的开口小于开孔的孔径,在开空中放置有 弯折的拉簧102,在拉簧102的弯折部固定有与升降支架104固定连接的固定轴103,这 样,用户可以向下将升降支架104拉到任何位置,用户可以向上推动升降支架104,当推 动到一定位置后,自动升起收起,可见本技术框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固定定着的 框架,本框架可以实现半自动式调整,使用更加方便。在本实施例中,该升降支架104可以但不限于为采用纵横结构制成的交叉支架 (龙骨支架),该龙骨支架可以但不限于采用木材、钢材、铝合金材料制成。另外,设置在拉簧102上的固定轴103优选圆轴,但可以但不限于选用横截面为 椭圆形、方形或者其他的形状。另外,为了使得本实施例框架的实用性更强,还可以在升降支架104的底部固 定一层防火透光膜层(可以但不限于镶嵌固定在升降支架104的底部)。)。这样可以在升降支架104的上方空间安装灯具或者其他的设备,灯具的灯光4可以通过防火透光膜层透过而实现照明,而灯具、以及其他设备可以隐藏在防火透光膜 层上方不可见,使得装饰效果更佳。 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 体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 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 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 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开启式框架,其特征是,包括顶层固定支架,所述顶层固定支架固定在吊顶框架的下方;在所述顶层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孔,所述各开孔的顶部开口与所述开孔的 孔径同宽,所述开孔的底端的开口小于所述开孔的孔径; 在所述各开孔中分别设置有一拉簧,其中,所述各拉簧弯折嵌在所述各开孔内,所述各拉簧的末端的钩部可在所述开孔 内滑动,在所述各拉簧的中部还分别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各固定轴均与升降支架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启式框架,其特征是, 所述升降支架为龙骨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启式框架,其特征是, 所述升降支架为钢材、木材、铝合金龙骨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开启式框架,其特征是, 所述固定轴为圆轴。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开启式框架,其特征是, 在所述升降支架的底部还固定有防火透光膜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开启式框架,其特征是, 所述防火透光膜层镶嵌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的底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半自动拉簧开启式框架,包括顶层固定支架,所述顶层固定支架固定在吊顶框架的下方;在所述顶层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孔,所述各开孔的顶部开口与所述开孔的孔径同宽,所述开孔的底端的开口小于所述开孔的孔径;在所述各开孔中分别设置有一拉簧,其中,所述各拉簧弯折嵌在所述各开孔内,所述各拉簧的末端的钩部可在所述开孔内滑动,在所述各拉簧的中部还分别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各固定轴均与升降支架固定连接。其可实现半自动调节。文档编号E04B9/06GK201809885SQ20102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启式框架,其特征是,包括:顶层固定支架,所述顶层固定支架固定在吊顶框架的下方;在所述顶层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孔,所述各开孔的顶部开口与所述开孔的孔径同宽,所述开孔的底端的开口小于所述开孔的孔径;在所述各开孔中分别设置有一拉簧,其中,所述各拉簧弯折嵌在所述各开孔内,所述各拉簧的末端的钩部可在所述开孔内滑动,在所述各拉簧的中部还分别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各固定轴均与升降支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云任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易饰天软膜拉蓬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