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工作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8599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折叠工作灯,其包括有工作灯的主体及安装在主体里的电池、第一发光件、线路板及开关,其特征在于:另有左旋部件和右旋部件,左旋部件和右旋部件是可转动地连接在主体上,左旋部件和右旋部件里分别设置有第二发光件,左旋部件和右旋部件侧面也分别设置有让第二发光件透光的透光罩,且第二发光件通过连接线与主体中的电池、线路板、开关构成发光回路;其结构紧凑合理、具有多种光源、可以旋转折叠、支撑稳固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工作灯
本技术涉及便携式照明工具,尤其是一种工作灯。
技术介绍
便携式工作灯广泛用于公共场所,如建筑工地、工厂、汽车及车身维修保养、展馆、 高楼大厦,作为夜间照明或应急之用,目前市场销售的工作灯大多存在设计的缺陷。如专利号为CN200920121623. 9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4;34216)公开了 “一种 折叠式工作灯”,包括多个以矩阵形式排布的LED光源、与每个LED光源相连的发光线路板、 电池、上盖和与上盖可转动连接的下盖,其中,LED光源、发光线路板设置在上盖内,电池设 置在下盖内,并且,发光线路板上还电连接有一触点开关,该触点开关的端部伸出在上盖的 底面外,在上盖相对下盖打开的状态下,该触点开关控制发光线路板导通LED光源的工作 回路,在上盖与下盖折合的状态下,该触点开关的端部被挤压而断开LED光源的工作回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技术使多个LED光源可呈矩阵排布在上盖表面,而电池放置在下 盖内,布局合理,体积小,便于携带收藏,而且大幅提高整体照明亮度,照明范围也较大。缺 点是全部是面光源功能,没有点光源,不适合长距离的照明,而且,面光源也仅仅设置在一 个面,照明范围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另外支撑固定不够自由稳定,这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如专利号为CN200820137827. 7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288939)公开了 “一种 折叠式LED工作灯”,它包括上盖、在使用状态下与上盖相连接并形成一定角度的下盖、至少 设置在上盖与下盖二者中任意一个上的照明装置。采用上盖与下盖相配合的形式,二者形 成一定的角度,二者中的一个可形成支座,为另一个提供支撑,这使得操作者的双手均可进 行维修等操作,它也存在前述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具 有多种光源、可以旋转折叠、支撑稳固的可折叠工作灯。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折叠工作灯,其包括 有工作灯的主体及安装在主体里的电池、第一发光件、线路板及开关,其特征在于另有左 旋部件和右旋部件,左旋部件和右旋部件是可转动地连接在主体上,左旋部件和右旋部件 里分别设置有第二发光件,左旋部件和右旋部件侧面也分别设置有让第二发光件透光的透 光罩,且第二发光件通过连接线与主体中的电池、线路板、开关构成发光回路。作为改进,所述的左旋部件和右旋部件除去与主体连接部位外是对称设置的,呈 长方形,角部略带弧形或者斜面形状,左旋部件和右旋部件的连接部位分别相反方向设置 了连接套和环套,连接套是可转动地套接在主体上,而对应、环套是可转动地连接在连接套 上,从而使左旋部件和右旋部件的连接套和环套相互错开套接在主体的上下端部。这样便 于组装,也使支撑更加稳固。优选,所述的左旋部件和右旋部件都采用里侧板和外侧板对合,用螺钉固定,且在里侧板和外侧板的外边缘部位用扣板包覆,透光罩固定在外侧板的侧面窗口上,便于组装。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左旋部件和右旋部件在相对贴合部位设置固定有磁性元件, 便于将折叠起来的左、右旋部件固定起来。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体上端连接有可折叠旋转的挂件,便于将工作灯挂起来进 行照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左旋部件和右旋部件靠近主体一侧设置了供手穿过来握拿主 体的空隙,使人用手握住工作灯来作为手电筒应急使用。优选,所述的第一发光件采用大功率LED管,设置在主体的灯头中,构成点光源。而所述的第二发光件采用多个LED管,LED管布置在电路板上构成面光源,电路板 固定在左旋部件和右旋部件中且靠近透光罩的位置。最后,所述开关设置在主体侧部位上,开关设置为四档,第一档为强光模式,使全 部的LED管点亮,第二档为弱光模式,使部分的LED管点亮,第三档为手电筒模式,仅仅点亮 大功率LED管,第四档为关闭模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所述左旋部件和右旋部件为旋转式设 置,可根据不同的方位来调节左、右旋部件,调节LED管照明角度和范围,主体上设置有挂 件和磁铁,可以将工作灯挂起来或者吸住在金属面上,在不同地方都可使用,使用范围更加 广泛,不仅可作为小夜灯使用,还可以作为断电时的应急灯使用,产品的壳体采用塑料制 成,具有成本低、重量轻、安装使用均很方便的特点;本技术可广泛适用于展馆、高楼大 厦及各种公共场所,作为夜间照明或应急之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图之一;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图之二 ;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图之三;图7为本技术的使用图之四;图号说明1、左旋部件,2、右旋部件,3、主体,4、开关,5、LED管,6£1、乩、筒体的左、 右壳体,7、挂件,8、大功率LED管,9、透光罩,10、灯头,11、扣板,12、磁铁,13、电池,14、主线 路板,15、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7所示,一种多功能可折叠工作灯,其包括工作灯的主体3,左旋部件1, 右旋部件2、开关4,LED管5,挂件7,大功率LED 8,扣板11,灯头10,磁铁12,电池13及主 线路板14等主要部件,其中,主体3是采用塑料做成,分成左、右壳体6a、6b,主体3上端是 灯头10,灯头10部位侧面连接有可折叠旋转的挂件7,灯头10由头圈10a、中圈10b、里圈 10c,灯碗IOd依次套叠组成,灯头10中的第一发光件采用大功率LED管8,对于下面LED管而言,将左壳体6a和右壳体6b扣卡住灯头10,再用螺钉紧固,从而形成中空的灯筒,内安装 有电池13和主线路板14,主体3的侧部安装有开关4,另有左旋部件1和右旋部件2,左旋 部件1和右旋部件2的基本形状呈现长方形形状,在外角落部位略带圆弧形,在里侧角落部 位带有斜面,在里侧靠近主体部位是供人手穿过的空隙la、2a,左旋部件1和右旋部件2除 去与主体3的连接部分(如连接套和环套)外,是左右对称设置的,左旋部件1通过里侧上 端的连接套Ib可转动地套接在主体3的上端,而对应地,右旋部件2通过里侧上端的环套 2c可转动地套接左旋部件1的连接套Ib上,同时,右旋部件2通过里侧下端的连接套2b可 转动地套接在主体3的下端,而对应地,左旋部件1通过里侧下端的环套Ic可转动地套接 在右旋部件2的连接套2b上,从而使左、右旋部件1、2可转动地套装在主体3上,前述的套 接采用传统的凸环和环形凹槽配合结构,左旋部件1和右旋部件2的底面和主体3的底面 处于同一平面,这样,工作灯摆放起来更加稳固,无论左旋部件1和右旋部件2都采用里侧 板ld、2d和外侧板IeJe对合方式,里侧板和外侧板分别布置有螺钉柱和连接孔,用螺钉连 接固定起来,里侧板和外侧板的外边缘部位用橡胶材料的扣板11包覆扣住,既美观又改善 手感,在外侧板Iede还开有一窗口,透光罩9通过连接脚和螺钉固定在外侧板le、2e的侧 面窗口上,便于里面的光源透射出光线,在左旋部件1和右旋部件2的外侧部位还设置有磁 铁12,既便于左旋部件1和右旋部件2贴合时候吸住固定,也便于将工作灯通过磁吸固定在 一些金属工作台面上,方便使用。左旋部件1和右旋部件2中的第二发光件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工作灯,其包括有工作灯的主体及安装在主体里的电池、第一发光件、线路板及开关,其特征在于:另有左旋部件和右旋部件,左旋部件和右旋部件是可转动地依次连接在主体上,左旋部件和右旋部件里分别设置有第二发光件,左旋部件和右旋部件侧面也分别设置有让第二发光件透光的透光罩,且第二发光件通过连接线与主体中的电池、线路板、开关构成发光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瑞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