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2141 阅读:2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刀结构,包括由底面、顶部向中心收拢的两侧侧面、两端端面包围构成中空的腔体以及腔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位于底面中央,出风口位于腔体顶部并沿两侧侧面合拢形成的顶边布置,所述腔体包括通过与底面平行的导流板隔离的一级缓冲室和二级缓冲室;所述导流板上位于进风口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流槽组,两侧的导流槽组对称设置;所述导流槽组的导流槽的轴线分别沿气流方向向腔体外侧倾斜,且随与进风口距离的增大上述导流槽截面积依次增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风刀结构出风流速均匀,适用于电路板、电镀件、涂膜等产品的干燥、清洁、冷却,尤其适用于拆卸带元器件废旧电路板等对出风流速均匀要求高的工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刀结构
技术介绍
风刀结构是最常用的干燥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电子、电镀、印刷、橡胶等现代工业,用以对电路板、电镀件、涂膜等产品进行干燥、清洁、冷却等。风刀结构通常包括由底面、顶部向中心收拢的两侧侧面、两端端面包围构成中空的腔体以及腔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通常位于底面中央或两侧,出风口通常为至少一条缝隙或至少一排小孔且位于腔体顶部并沿两侧侧面合拢形成的顶边布置。 高压空气由进风口进入风刀结构后,在腔体内经过缓冲后,从出风口吹出,在出风口形状的约束下形成带状高压喷射气流即风刀,但传统风刀结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出风流速, 一般靠近进风口的位置高、远离进风口的位置低,从而形成单峰状分布的风刀,其气体流速差超过10%,在一些特殊应用场合,如采用风刀喷射高温压縮空气法拆卸带元器件废旧电路板工艺,要求风刀出风口各点的气体流速差异小于5%,传统风刀无法满足这类需要,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风流速均匀的风刀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风刀结构,包括由底面、顶部向中心收拢的两侧侧面、两端端面包围构成中空的腔体以及腔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位于底面中央,出风口位于腔体顶部并沿两侧侧面合拢形成的顶边布置,所述腔体包括通过与底面平行的导流板隔离的一级缓冲室和二级缓冲室;所述导流板上位于进风口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流槽组,两侧的导流槽组对称设置;所述导流槽组的导流槽的轴线分别沿气流方向向腔体外侧倾斜,且随与进风口距离的增大上述导流槽截面积依次增大。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腔体被导流板划分为一级缓冲室和二级缓冲室,高压空气由进气口进入一级缓冲室后,被导流板所阻挡,只能通过导流槽进入二级缓冲室,由于导流槽的大小及设置方向使得空气进入二级缓冲室两端的气阻小而进入中间的气阻大,因此二级缓冲室内的空气在沿长度方向上能够得到均匀分配,进而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气体分配不均造成的出风口气体流速差,从而使得出风流速均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壳体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风刀结构,包括由底面、顶部向中心收拢的两侧侧面1、两端端面5包围构成中空的腔体以及腔体的进风口 2和出风口 3,进风口 2位于底面中央,出风口 3位于腔体顶部并沿两侧侧面1合拢形成的顶边布置,所述腔体包括通过与底面平行的导流板4隔离的一级缓冲室81和二级缓冲室82 ;所述导流板4上位于进风口 2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流槽组,两侧的导流槽组对称设置;所述导流槽组的导流槽41的轴线分别沿气流方向向腔体外侧倾斜,且随与进风口 2距离的增大上述导流槽41截面积依次增大。 上述端面5即沿长度方向两侧的面,侧面1即沿宽度方向两侧的面。 腔体被导流板4划分为一级缓冲室81和二级缓冲室82,高压空气由进气口 2进入一级缓冲室81后,被导流板4所阻挡,只能通过导流槽41进入二级缓冲室82,由于导流槽41的大小及设置方向使得空气进入二级缓冲室82两端的气阻小而进入中间的气阻大,因此二级缓冲室82内的空气在沿长度方向上能够得到均匀分配,进而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气体分配不均造成的出风口气体流速差,从而使得出风流速均匀。 由于导流槽41向腔体外侧倾斜,气流方向与出风方向不平行,且由于导流板4的存在容易使得两端的气体流速大而中间的气体流速小,从而形成双峰状分布的风刀,因此为了进一步对气流进行导向,所述腔体内导流板4和出风口 3之间设置与底面平行的二级导流板6 ;所述二级缓冲室82为导流板4与二级导流板6之间的区域,所述出风口 3与二级导流板6之间的区域为三级缓冲室83 ;所述二级导流板6上设置有导流孔组,所述导流孔组的导流孔61的轴线与出风方向平行,且随与进风口 2距离的增大上述导流孔61与导流孔61之间的间距依次增大。通过改变导流孔61与导流孔61之间的间距改变导流孔61的密度,从而改善气体的分配均匀性,同时导流孔61的轴线与出风方向平行,保证了出风方向,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出风流速均匀。 同时,由于导流槽41向腔体外侧倾斜,为了避免腔体内两端出现湍流,减小腔内气阻,所述导流板4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与腔体内壁设有间隙;所述导流板4两端的腔体内壁沿气流方向为圆弧形。两端气体通过圆弧面与导流板4之间的间隙通过,在圆弧面的导向下迂回,避免了直接吹向两端时可能导致的湍流。 为了进一步使得气流方向与出风方向一致并进一步的对气体进行均匀分配,所述腔体内二级导流板6和出风口 3之间设置与底面平行的三级导流板7 ;所述三级缓冲室83为二级导流板6与三级导流板7之间的区域,所述出风口 3与三级导流板7之间的区域为四级缓冲室84 ;所述三级导流板7上设置有导向孔组,所述导向孔组的导向孔71的轴线与出风方向平行,且所述导向孔71沿三级导流板7长度方向均布。由于四级缓冲室84及三级导流板7的存在,出风口 3为一条缝隙,避免了采用孔结构时,气流流出后还有进一步会合,从而縮短风刀结构的有效作用距离,增强风刀的风压。 为了方便组装,所述腔体结构采用剖分式结构,由沿两端端面5对称轴划分的两个壳体9组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底面、侧面1、端面5以及各个导流板分别为独立板件的结构,但组装麻烦,容易漏气影响性能。权利要求风刀结构,包括由底面、顶部向中心收拢的两侧侧面(1)、两端端面(5)包围构成中空的腔体以及腔体的进风口(2)和出风口(3),进风口(2)位于底面中央,出风口(3)位于腔体顶部并沿两侧侧面(1)合拢形成的顶边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通过与底面平行的导流板(4)隔离的一级缓冲室(81)和二级缓冲室(82);所述导流板(4)上位于进风口(2)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流槽组,两侧的导流槽组对称设置;所述导流槽组的导流槽(41)的轴线分别沿气流方向向腔体外侧倾斜,且随与进风口(2)距离的增大上述导流槽(41)截面积依次增大。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风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导流板(4)和出风口 (3)之间设置与底面平行的二级导流板(6);所述二级缓冲室(82)为导流板(4)与二级导流板(6)之间的区域,所述出风口 (3)与二级导流板(6)之间的区域为三级缓冲室(83);所述二级导流板(6)上设置有导流孔组,所述导流孔组的导流孔(61)的轴线与出风方向平行,且随与进风口 (2)距离的增大上述导流孔(61)与导流孔(61)之间的间距依次增大。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4)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与腔体内壁设有间隙;所述导流板(4)两端的腔体内壁沿气流方向为圆弧形。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二级导流板(6)和出风口(3)之间设置与底面平行的三级导流板(7);所述三级缓冲室(83)为二级导流板(6)与三级导流板(7)之间的区域,所述出风口 (3)与三级导流板(7)之间的区域为四级缓冲室(84);所述三级导流板(7)上设置有导向孔组,所述导向孔组的导向孔(71)的轴线与出风方向平行,且所述导向孔(71)沿三级导流板(7)长度方向均布。5. 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风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风刀结构,包括由底面、顶部向中心收拢的两侧侧面(1)、两端端面(5)包围构成中空的腔体以及腔体的进风口(2)和出风口(3),进风口(2)位于底面中央,出风口(3)位于腔体顶部并沿两侧侧面(1)合拢形成的顶边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通过与底面平行的导流板(4)隔离的一级缓冲室(81)和二级缓冲室(82);所述导流板(4)上位于进风口(2)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流槽组,两侧的导流槽组对称设置;所述导流槽组的导流槽(41)的轴线分别沿气流方向向腔体外侧倾斜,且随与进风口(2)距离的增大上述导流槽(41)截面积依次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勇郅慧李中良刘后伦杜江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