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透明渐变式三维用户界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2128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透明渐变式三维用户界面,如下步骤:10、将用户界面的图标设置在离屏幕一定距离的显示位置,而且从XY、XZ、YZ面视角都能在屏幕上见到每一个图标;20、选中一个图标后,开始在所述显示屏幕和图标的显示位置之间绘制半透明效果,随时间推移,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逐步降低,直至完全不透明;30、当半透明效果为完全不可见的时候,开始在半透明效果的后方绘制新一组用户界面;40、新用户界面绘制好后,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开始逐步提高,直至新一组用户界面完全可见;50、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为完全透明后,可以开始新的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用半透明渐变效果来实现用户界面的自然过渡,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形用户界面,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三维用户界面。
技术介绍
现有的移动终端交互技术,主要是继承了桌面应用的相关交互组件。通过简单的 减小面积和简单化操作的方式,移植到移动终端上。随着移动终端性能的提升和3G网络的商用化,移动终端已经有能力支撑三维用 户界面的应用。三维界面可以使用户与系统的交互变得更加流畅和直观,再加上终端本身 具有移动的特性,可以承载多种增值服务种类,将成为无线增值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当前手持设备中的用户图形界面图形形式单一,仍然多为2维平面中选择图 标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平面感强,没有纵深感,用户体验不好。而且现有技术中的三维用户 界面也多为简单的将图标作为贴图材质,直接覆盖在三维图形的不同面,用户体验太过简 单,纵深感和趣味性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半透明渐变式三维用户界面,它能够使 用半透明渐变效果来实现用户界面的自然过渡,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将用户界面的图标设置在离屏幕一定距离的显示位置,而且从XY、XZ、YZ 面视角都能在屏幕上见到每一个图标;步骤20、选中一个图标后,开始在所述显示屏幕和图标的显示位置之间绘制填充 半透明效果,且随时间推移,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逐步降低,直至完全不透明,使得所述图 标逐步从用户界面中隐去;步骤30、当半透明效果为完全不可见的时候,开始在半透明效果的后方绘制新一 组用户界面;步骤40、新用户界面绘制好后,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开始逐步提高,直至新一组用 户界面完全可见;步骤50、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为完全透明后,可以开始新的操作。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3d半透明渐变式用户界面,以3维立体的界面为基础,将用户界 面立体化三维化,大幅增加用户使用的趣味性,克服了当前手持设备中的用户图形界面图 形形式单一,多为2维平面中选择图标进行的操作;2.本专利技术的用户界面是实时三维绘制产生,以3维立体的界面为基础;在新旧用 户界面切换过程中在屏幕和选择图标之间绘制半透明渐变效果来实现界面过渡,即在用户 选择一个图标后,使用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逐渐加减小实现旧图标的消失;在绘制好新的用户界面后,使用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逐渐加大实现新图标的出现,这将提高用户界面的 可使用性和界面友好性,可很大程度的提高用户操作体验,使得用户使用用户界面时增加 好奇心和更强烈代入感;3.本专利技术的用户界面切换时采用半透明渐变,使得用户界面可以自然切换,而且 使用不同材质的半透明材料,可以得到不同的用户感受,除了云雾效果,还可以使用水纹, 玻璃等不同材质的材料实现。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需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的图标XZ面的排布示意图。 图3B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的图标XY面的排布示意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的图标YZ面的排布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切换初期时XZ面的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切换初期时XY面的示意图。图4C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切换初期时YZ面的示意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切换后期产生新图标时XZ面的示意图。图5B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切换后期产生新图标时XY面的示意图。图5C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切换后期产生新图标时YZ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图1至图5C对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需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功能需要总线,所 述总线为一个互联的单元,将挂载在总线上的各个单元连接在一起,任一个总线上的单元 可以通过总线访问到挂载在总线的其他单元;CPU(中央处理器),负责通过总线对触摸屏 控制器和显示控制单元和GPU进行控制;GPU(图形处理单元),负责根据CPU的控制,通过 总线从外部存储器获取所需的材质图像,然后绘制出待显示的图像数据后存储到外部存储 器;外部存储器,负责存储用户界面所需的全部材质和图像数据和经过GPU处理后待显示 的图像数据;触摸屏控制器,负责将用户在触摸屏上的触碰操作转化为屏幕坐标信息并将 信息送往CPU;显示控制单元,负责通过总线从外部存储器读取待显示图像数据,并把数据 显示屏幕显示;显示屏幕,负责将显示控制单元提供的显示数据变为图像显示到屏幕上。操作流程为1.当硬件开始上电工作后,CPU将各个单元初始化,使得各个单元开始正常工作;2.当软件系统启动后,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进行操作,用户对触摸屏的控制信息 从触摸屏控制器传送到CPU ;3. CPU根据从触摸屏控制器得到的用户触碰屏幕点的坐标,然后查询个图标所对 应的坐标范围,得到用户希望选择的图标;4.当确定用户所选的图标后,CPU开始对GPU进行配置,命令GPU绘制出所需要效果的图形效果;5.当GPU得到CPU的命令后,开始从外部存储器读取绘制所需的材质图像,然后再 绘制完后将待显示的图像存储到外部存储器;6.当GPU绘制图像完毕后,CPU开始配置显示控制单元,命令显示控制单元显示 GPU绘制的图像;7.显示控制单元得到CPU命令后,从外部存储器读取待显示图像,处理为显示屏 幕所需的数据格式后,送往显示屏幕显示;8.当用户界面更新完毕后,CPU重新开始接受触摸屏控制器的数据,开始新一轮 的用户操作。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用户界面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将用户界面的图标设置在离屏幕一定距离的显示位置,而且从XY、XZ、YZ 面视角都能在屏幕上见到每一个图标;步骤20、选中一个图标后,开始在所述显示屏幕和 图标的显示位置之间绘制填充半透明效果,且随时间推移,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逐步降低, 直至完全不透明,使得所述图标逐步从用户界面中隐去;步骤30、当半透明效果为完全不 可见的时候,开始在半透明效果的后方绘制新一组用户界面;步骤40、新用户界面绘制好 后,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开始逐步提高,直至新一组用户界面完全可见;步骤50、半透明效 果的透明度为完全透明后,可以开始新的操作。半透明效果可以为云雾半透明效果,还可以使用水纹,玻璃等不同材质的材料实 现水纹半透明效果、或玻璃半透明效果,本实施例的半透明效果采用的是云雾效果。结合图3Α、图3Β、图3C,用户界面的图标1、图标2、图标3设置在离屏幕一定距离 的显示位置,用户可以从XY、xz、YZ面视角都能在屏幕上见到每一个图标,图标距离屏幕有 一定的距离,可以供图标前进特效提供足够的距离。用户可以通过触碰图标来实现选择该 图标。更进一步的,可以使得所述每一个图标正面的法线朝向都不一样,选中其中一个 图标后,将该图标调整到法线垂直于显示屏而且距离最靠近显示屏的位置,而且这个调整 的过程以步进方式实现,这样可以得到整体用户界面旋转的效果。结合图4Α、图4Β、图4C,在用户通过触摸操作实现选中其中一个图标后,开始在显 示屏幕和图标的显示位置之间绘制填充半透明效果,本实施例为云雾效果。而且随着时间 推移,云雾效果的透明度是由完全透明开始逐步降低,直至完全不透明,使得原有图标逐步 从用户界面中隐去。结合图5Α、图5Β、图5C,当云雾效果的透明度降低到完全不透明后,开始在云雾的 后方绘制新的一组用户界面新图标1、新图标2、新图标3,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透明渐变式三维用户界面,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将用户界面的图标设置在离屏幕一定距离的显示位置,而且从XY、XZ、YZ面视角都能在屏幕上见到每一个图标;步骤20、选中一个图标后,开始在所述显示屏幕和图标的显示位置之间绘制填充半透明效果,且随时间推移,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逐步降低,直至完全不透明,使得所述图标逐步从用户界面中隐去;步骤30、当半透明效果为完全不可见的时候,开始在半透明效果的后方绘制新一组用户界面;步骤40、新用户界面绘制好后,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开始逐步提高,直至新一组用户界面完全可见;步骤50、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为完全透明后,可以开始新的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裕民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