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塑料炼油裂解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27640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塑料炼油裂解釜,包括外筒体以及驱动外筒体转动的驱动装置,外筒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外筒体内设有与其同轴的内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设有若干导热管,导热管两端分别与外筒体侧壁和内筒体侧壁密封连接,使得内筒体与外筒体外部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废塑料炼油裂解釜连续进料、容纳量大,适用于连续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同时选择外筒体为可旋转机构,裂解釜的物料受热快、传热效果好、裂解反应快速;内筒体以及导热管的设置,传热直接进入筒体内部,有效解决了废塑料容易结块结焦而影响传热效果,且安全可靠,实现了微正压安全裂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塑料炼油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废塑料炼油裂解釜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塑料或橡胶制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随之 而来的废塑料或废橡胶也越来越多,废塑料或废橡胶因其化学性质稳定,回收价值极高。目 前一般通过将废塑料或废橡胶裂解成低分子化合物,经精馏制得汽油、柴油、液化气等,裂 解处理是治理白色污染、处理废旧塑料、变废为宝的重要途径。但现有废塑料炼油设备的反 应釜一般为立式罐体,或不旋转的卧式罐体,其有效容积及受热面积有限,一次加料量少, 设备寿命短,不能连续生产及大规模工业化,且温度不稳定,影响裂解反应效果。授权公告号为CN201186914Y(申请日为2007. 12. 19)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效 快开裂解釜,该裂解釜包括釜壁,釜壁内固定连接有加热管,加热管上设有上下接气口,上 下接气口分别伸出釜壁外;釜壁内侧和加热管上设有带耳孔的支座,加热管通过穿过耳孔 的螺栓固定在釜壁上。上述裂解釜热加工工艺简单、传热面积大、传导速度快,但是,由于釜 壁为竖直且静止设置,导致输入的废橡胶等物料的受热不均,容易造成废塑料等物料容易 结块、结焦而影响传热效果,严重时会造成裂解釜损坏,导致裂解工序停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传热面积大且物料受热均勻的卧式废塑料炼油裂解^r ο一种废塑料炼油裂解釜,包括外筒体以及驱动外筒体转动的驱动装置,外筒体两 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外筒体内设有与其同轴的内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之 间设有若干导热管,导热管两端分别与外筒体侧壁和内筒体侧壁密封连接,使得内筒体与 外筒体外部连通。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在外筒体外部设置密封的加热箱,加热箱内部布置热源,热 源形成的热空气通过导热管传输给外筒体内的废橡胶或废塑料等物料。外筒体的内径、厚 度和长度大小均可根据实际的物料处理量确定。内筒体的内径、厚度和长度大小同样可根 据外筒体的大小设定。为保证外筒体内的物料快速受热,可在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设置多 组导热管,一般设置2 20组导热管,为保证物料受热均勻可选择每组导热管由6 10根 处于同一平面并均勻环绕内筒体的导热管组成,且每组导热管所在的平面与外筒体轴线相 互垂直;导热管设置的数量一般根据实际物料处理量确定,物料处理量较大时,可根据实际 情况增加导热管的数量;导热管内径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为检修方便,可在外筒体一端设置检修孔,检修孔处设有检修门,当裂解釜出现故 障时,现场操作人员可通过检修孔对裂解釜内的部件进行维修,维修完成后将检修门关闭; 检修孔设置的位置可根据实际场合确定。将外筒体设置为可旋转机构,进一步保证了外筒体内部物料的受热均勻;外筒体的进料口一般与进料管连接,出料口一般与出料管连接,为安装方便可在外筒体的出料管 外壁设置轴承,驱动装置通过轴承驱动外筒体转动。外筒体的转速大小一般根据实际需要 确定。裂解釜为全自动360°旋转,受热面积均勻,裂解反应速度快。为方便清除裂解过程中产生的碳黑(一般称为渣),可在外筒体一端设置伸入外 筒体的无轴螺旋,无轴螺旋位于外筒体外侧的一端设有排渣口且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 连接。当积聚一定碳黑时,可以停止裂解釜的旋转,打开排渣口,依靠外部的电动装置带动 无轴螺旋旋转并进行连续排渣直至排渣完毕,排渣过程不需冷却,排渣时间短,完全密封。本专利技术的废塑料炼油裂解釜连续进料、容纳量大,适用于连续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同时选择外筒体为可旋转机构,裂解釜的物料受热快、传热效果高、裂解反应快速;另外,内 筒体以及导热管的设置,热量直接进入筒体内部,有效解决了废塑料容易结块结焦而影响 传热效果,且安全可靠,实现了微正压安全裂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废塑料炼油裂解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裂解釜沿A-A面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废塑料炼油裂解釜,包括外筒体1、外筒体1两端的进料口 和出料口、设置在外筒体1内部且同轴的内筒体4、设置在外筒体1和内筒体4之间的导热 管5以及设置在外筒体1 一端的检修孔6和伸入外筒体内部的无轴螺旋7。外筒体1外部设有密闭的加热箱,加热箱内壁底部设置热源,热源形成的热空气 通过导热管5和内筒体4快速均勻的传输给外筒体1内部的废橡胶或废塑料等物料;外筒 体1的内径、厚度和长度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的物料处理量确定。内筒体4的内径可根据 实际需要确定。导热管5分为两组布置在外筒体1和内筒体4之间,每组导热管由位于一 个平面上且均勻环绕内筒体4的7个导热管5组成,每组导热管组成的平面与内筒体4或 外筒体1的轴线相互垂直;导热管5的两端分别于外筒体1和内筒体4的侧壁密封固定,保 证内筒体4与外筒体1外部的加热箱连通,以便于热量均勻分布在导热管5和内筒体4的 内部;导热管5的数量和内径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内筒体4和导热管5的内径大 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外筒体1右端设有检修孔6,检修孔6处设有检修门,检修孔6设置的位置和直径 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当裂解釜内出现故障时,现场操作人员可通过检修孔对裂解釜内的 部件进行维修,维修完毕后将检修门关闭即可。外筒体1右下部固定有伸入外筒体1内部的无轴螺旋7,无轴螺旋7位于外筒体1 外部的一端设有排渣口 8,设有排渣口 8的一端同时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当碳黑积聚一 定时间后,可以停止裂解釜的旋转,打开排渣口 8,依靠外部的驱动电机带动无轴螺旋7旋 转,进行连续排渣直至排渣完毕且无需冷却。外筒体1左端的进料口与进料管2连接,右端出料口与出料管3连接,出料管3的 外壁设有轴承9,在外筒体1外部设置驱动其转动的电机,驱动电机通过轴承9带动外筒体 1转动,保证外筒体1内部的物料受热均勻。 上述废塑料炼油裂解釜实际运行过程为打开外筒体1的驱动电机,外筒体1转 动的同时废塑料经预处理由传输设备传送至外筒体1的进料2,通过进料口废塑料进入外 筒体1内,热源形成的热空气通过导热管5传送至内筒体4内,废塑料与内筒体4外壁面接 触,吸收热量转换成高温裂解气体和碳黑,碳黑沉积至外筒体1底部,高温裂解气体通过出 料口然后通过传送管道传送至下一工序;当碳黑积聚一定时间,可以停止裂解釜的旋转,打 开排渣口 8,依靠外部的驱动电机带动无轴螺旋7转动并进行连续排渣直至排渣完毕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塑料炼油裂解釜,包括外筒体(1)以及驱动外筒体(1)转动的驱动装置,外筒体(1)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体(1)内设有与其同轴的内筒体(4),内筒体(4)与外筒体(1)之间设有若干导热管(5),导热管(5)两端分别与外筒体(1)和内筒体(4)侧壁密封连接,使得内筒体(4)与外筒体(1)外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废塑料炼油裂解釜,包括外筒体(1)以及驱动外筒体(1)转动的驱动装置,外筒体(1)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体(1)内设有与其同轴的内筒体(4),内筒体(4)与外筒体(1)之间设有若干导热管(5),导热管(5)两端分别与外筒体(1)和内筒体(4)侧壁密封连接,使得内筒体(4)与外筒体(1)外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塑料炼油裂解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体(4)和外筒体 (1)之间设有2 20组导热管(5),每组导热管(5)由6 10根处于同一平面并均勻环绕 内筒体(4)的导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宜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