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2498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活性炭纤维蒸汽脱附的有机溶剂回收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内设吸附芯,所述吸附芯横截面呈梅花状。所述吸附芯下方、下壳体处增设一稳压室。所述稳压室与吸附芯之间设一气流分布板,该气流分布板开设有复数个孔。所述气流分布板的开孔率为3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回收效率高,节约能源。(*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溶剂回收装置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有机溶剂回收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立式活性炭纤维蒸汽脱附的有机溶剂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立式活性炭纤维蒸汽脱附的有机溶剂回收装置是产业上广泛用来作为有机溶剂 回收的一种设备,有机废气经离心风机从活性炭纤维吸附器底部向上进入活性炭纤维吸附 器的数个活性炭纤维吸附芯单元,有机废气吸附在活性炭纤维吸附芯单元微孔上,净化后 的空气从吸附芯上部的排气管排入大气中。吸附器活性炭纤维吸附芯单元吸附一定时间 后,通过阀门切换进行蒸汽脱附再生,外部来的蒸汽从吸附器的上部进入活性炭纤维吸附 芯单元,吸附在活性炭纤维吸附单元的有机废气随着蒸汽通过冷凝器进入自动分层槽分出 有机溶剂再生利用。 现有立式活性炭纤维蒸汽脱附的有机溶剂回收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下壳 体l'、上壳体2'、内设有吸附芯3'、组合阀盖4'、蒸汽管5'等。下壳体l'处设有进 风口ll',上壳体2'处设有出风口21'。 现有立式活性炭纤维蒸汽脱附的有机溶剂回收装置进风口 11'直接对着活性炭 纤维吸附芯3',布风不均匀,造成吸附芯3'迎风面可以吸收有机废气,背风的地方吸附 有机废气少。吸附芯3'结构如图2所示,吸附芯3'的结构是采用活性炭纤维31'绕骨架 32'成厚100mm的吸附面,过风的阻力很大,整个系统的助力需达到5000Pa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回收效率高、并且节约能源的立式活性炭纤维蒸汽脱附的有机溶剂回收装置。 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有机溶剂回收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内设吸附芯,所述吸附芯横截面呈梅花 状。 所述吸附芯下方、下壳体处增设一稳压室。 所述稳压室与吸附芯之间设一气流分布板,该气流分布板开设有复数个孔。 所述气流分布板的开孔率为35%。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吸附芯横截面呈梅花状导致吸附面积增大,回收效率高; 在下壳体增加一个稳压室和增加一气流分布板,气流分布板开孔率为35 % ,避免设备进风口处由于风速较高造成对活性炭纤维吸附芯的磨损,气流分布十分稳定和均匀,有利于气 流的稳定上升和活性炭纤维吸附芯的均布吸附。活性炭纤维吸附芯的结构改进降低活性炭 纤维吸附芯阻力,降低了系统的阻力约2000Pa,节约能源。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吸附芯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中吸附芯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所示,有机溶剂回收装置,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内设有吸附芯3、组合阀盖4、蒸汽管5等。下壳体l处设有进风口 11,上壳体2处设有出风口 21。 在吸附芯3下方、下壳体1处增设一稳压室7。稳压室7与吸附芯3之间设一气流分布板6,该气流分布板6开设有孔。气流分布板6的开孔率为35% 。 本技术的吸附芯3的结构如图4、图5所示,其横截面呈梅花状,是活性炭纤维31绕梅花状骨架32成吸附面。 本技术的吸附芯3横截面呈梅花状导致吸附面积增大,回收效率高;在下壳 体1增加一个稳压室7和增加一气流分布板6,气流分布板6开孔率为35 % ,避免设备进风 口 11处由于风速较高造成对活性炭纤维吸附芯3的磨损,气流分布十分稳定和均匀,有利 于气流的稳定上升和活性炭纤维吸附芯3的均布吸附。活性炭纤维吸附芯3的结构改进降 低活性炭纤维吸附芯阻力,降低了系统的阻力约2000Pa,节约能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有机溶剂回收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内设吸附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芯横截面呈梅花状。

【技术特征摘要】
有机溶剂回收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内设吸附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芯横截面呈梅花状。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有机溶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芯下方、下壳体处增设一稳压室。3. 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清江荣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嘉园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