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通阀密封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15483 阅读:5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四通阀密封用夹具,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上压板、中压板、及底座;分别安装在由上述上压板、中压板及底座形成的槽内的芯轴机构;上述芯轴机构与四通阀管口之间具有的密封套件;设置于四通阀筒体上缘的压紧机构;以及设置于四通阀筒体下缘、与上述上压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四通阀密封夹具,能适应四通阀四根铜管管口相对位置有较大误差的情况,不会出现插不进去或者是强行插入而导致损坏管口或密封圈的情况,同时夹具与四通阀夹紧后可保证每个管口密封可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四通阀密封用夹具
技术介绍
四通换向阀是家用空调中控制冷暖调节转换的核心部件。为保证其工作性能,四 通阀在出厂前需进行性能测试,测试过程要求用夹具对四通阀的四个管口分别进行密封。 由于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四通阀的四个管口相对位置有一定的误差,导致夹具对四个管口的 密封有一定的困难。现有技术的四通阀测试夹具,通常采用在夹具底座上安装四根固定芯轴来分别密 封四通阀的四个管口,当四通阀的四个管口的相对位置变化较大时,四通阀插入芯轴时可 能出现插不进去或者是由于强行插入而导致损坏管口或密封圈的情况,并且即使芯轴插入 管口后,也不能保证其对管口的有效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四通阀测试夹具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 型结构的四通阀密封用夹具,其可适应在四通阀四根铜管管口相对位置有较大误差的情况 下,四通阀仍能轻易地与夹具装卸,并且能够有效地密封四个管口。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 技术提出的一种四通阀密封用夹具,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上压板、中压板、及底座; 分别安装在由上述上压板、中压板及底座形成的槽内的芯轴机构;上述芯轴机构与四通阀 管口之间具有的密封套件;设置于四通阀筒体上缘的压紧机构;以及设置于四通阀简体下 缘、并与上压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四通阀密封用夹具,所述芯轴机构包括第一芯轴、第二 芯轴、第三芯轴及第四芯轴,其分别安装在由上压板、中压板及底座形成的四个槽内;第三 芯轴与槽之间无间隙;第一芯轴、第二芯轴及第四芯轴分别与槽周有间隙,且可分别在其槽 内水平移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四通阀密封用夹具,所述密封套件包括轴套;及安装 在轴套上的密封圈、压胀圈和开口压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四通阀密封用夹具,所述第一芯轴与二芯轴的底部具有 双密封圈,其可与槽形成平面密封的;上述第三芯轴的底部具有密封圈,其可与槽形成平面 密封;上述第四芯轴的底部具有密封圈,其可与槽形成平面密封。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四通阀密封用夹具,所述底座内开有可分别与上述第一 芯轴、第二芯轴、第三芯轴及第四芯轴中间的通孔连通的孔。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四通阀密封用夹具具有的优点是当四通阀插入 夹具的芯轴时,可水平浮动的3个芯轴根据管口的实际位置平移调整其在槽中的位置,因 此能适应四通阀四根铜管管口相对位置有较大误差的情况,不会出现插不进去或者是强行插入而导致管口或密封圈的情况,同时夹具与四通阀夹紧后保证每个管口密封可靠。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 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四通阀密封用夹具的结构俯视图。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10 上压板20:中压板30:底座40、40,螺钉50:芯轴机构51 第一芯轴52:第二芯轴53:第三芯轴54:第四芯轴60:压紧机构61 卡钳62 压块连接板63:压块70:支撑板80:密封套件81、81,密封圈82,82'压胀圈83、83,开口压圈84、84,轴套91、92、93、94 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 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四通阀密封用夹具其具体实施方式、结 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 3所示,本技术的四通阀密封用夹具,其主要包括上压板10、 中压板20、底座30、螺钉40、芯轴机构50、压紧机构60、支撑板70、密封套件80、及密封圈 91、92、93、94。其中,上压板10、中压板20、及底座30是由螺钉40连接在一起的;当螺钉40松开 时,上压板10与中压板20处于松驰状态,它们互相之间有较大的间隙;中压板20与底座30 之间也有较大的间隙;当螺钉40被紧固时,上压板10、中压板20及底座30之间均无间隙。上述芯轴机构50包括第一芯轴51、第二芯轴52、第三芯轴53及第四芯轴54,其 分别安装在由上压板10、中压板20及底座30形成的四个槽内;第三芯轴53与槽之间无间 隙;第一芯轴51、第二芯轴52及第四芯轴54分别与槽周有间隙;上压板10与中压板20处 于松驰状态时,它们互相之间有较大的间隙,中压板20与底座30之间也具有较大的间隙; 第一芯轴51、第二芯轴52及第四芯轴54可以分别在其槽内水平移动。四通阀在安装前,先将螺钉40松开,然后将四通阀的四个管口对准本技术的 夹具的芯轴机构50插入,第一芯轴51、第二芯轴52及第四芯轴54可根据管口的实际位置 平移调整其在槽中的位置,待四个管口完全对准插入芯轴机构50后,四通阀筒体上缘由压 紧机构60将其向下压紧,该压紧机构60是由卡钳61、压块连接板62、及压块63组成的。第一芯轴51、第二芯轴52及第四芯轴54的位置被固定;四通阀筒体的下缘由两块支撑板70形成支撑,两块支撑板70通过螺钉40’与上压板10固定在一起。上述第一芯轴51、第二芯轴52及第三芯轴53分别与四通阀管口之间具有一密封 套件80,该密封套件80包括密封圈81、压胀圈82、开口压圈83、轴套84 ;上述第四芯轴54 与四通阀管口之间的密封套件包括密封圈81’、压胀圈82’、开口压圈83’、及轴套84’。其 中,密封圈81、81’、压胀圈82、82’、及开口压圈83、83’是安装在轴套上的。上述第一芯轴51与第二芯轴52的底部具有双密封圈92、93,其可与槽形成平面密 封;上述第三芯轴53的底部具有密封圈91,其可与槽形成平面密封;上述第四芯轴54的底 部具有密封圈94,其可与槽形成平面密封。使用时,本技术的四通阀密封用夹具的底座30内开有孔(图中未示出),可分 别与上述第一芯轴51、第二芯轴52、第三芯轴53及第四芯轴54中间的通孔连通,以便在四 通阀测试时根据需要向阀内充入气体或液体进行测试。当四通阀插入夹具的芯轴机构50 时,可水平浮动的3个芯轴根据管口的实际位置平移调整其在槽中的位置,因此能适应四 通阀四根铜管管口相对位置有较大误差的情况,不会出现插不进去或者是强行插入而导致 管口或密封圈的情况,同时夹具与四通阀夹紧后保证了每个管口的可靠密封。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 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 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通阀密封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上压板、中压板、及底座;  分别安装在由上述上压板、中压板及底座形成的槽内的芯轴机构;  上述芯轴机构与四通阀管口之间有密封件;  设置于四通阀筒体上缘的压紧机构;以及  设置于四通阀筒体下缘、并与上压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四通阀密封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上压板、中压板、及底座;分别安装在由上述上压板、中压板及底座形成的槽内的芯轴机构;上述芯轴机构与四通阀管口之间有密封件;设置于四通阀筒体上缘的压紧机构;以及设置于四通阀筒体下缘、并与上压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板。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通阀密封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机构包括第一芯 轴、第二芯轴、第三芯轴及第四芯轴,其分别安装在由上压板、中压板及底座形成的四个槽 内;第三芯轴与槽之间无间隙;第一芯轴、第二芯轴及第四芯轴分别与槽周有间隙,且分别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龙浩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