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对焦镜头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13947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对焦镜头模组,其包括镜筒、镜座、弹性件和压电致动器,所述压电致动器具有沿所述镜座轴向的形变量,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镜筒和镜座相连接以使所述镜筒悬吊在所述镜座内,所述镜筒外壁径向延伸形成至少一个支柱,所述压电致动器设置在所述镜座内且与所述支柱相接触用以驱动所述镜筒在所述镜座内轴向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镜头模组,尤其是一种自动对焦镜头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自动对焦镜头模组多采用音圈马达,究其原因在于音圈马达技术成熟及其价格低廉、体积小及用电量少等。常见的音圈马达主要包括一固定架及一个可活动地装设于该固定架内的装筒。该装筒用来装设镜头模组,装筒具有内螺纹,镜头模组具有外螺纹,镜头模组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装设在装筒内。在通电的情况下,该音圈马达驱动装筒从而改变镜头模组与影像感测器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对焦或变焦的功能。镜头模组与装筒在锁附过程中,问题之一,内螺纹和外螺纹之间由于扭力的存在使得镜头模组与装筒二者之中心轴发生倾斜;问题之二,螺纹的相互螺合因摩擦产生尘粒易污染镜片。利用音圈马达驱动镜头模组,需要较大空间来容纳音圈马达从而使得自动对焦镜头模组的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小、无尘粒污染的自动对焦镜头模组及相机模组。一种自动对焦镜头模组,其包括镜筒、镜座、弹性件和压电致动器,所述压电致动器具有沿所述镜座轴向的形变量,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镜筒和镜座相连接以使所述镜筒悬吊在所述镜座内,所述镜筒外壁径向延伸形成至少一个支柱,所述压电致动器设置在所述镜座内且与所述支柱相接触用以驱动所述镜筒在所述镜座内轴向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对焦镜头模组由于直接将镜筒利用弹性件悬吊在镜座内,镜筒和镜座之间无扭力配合的问题及二者锁附时因摩擦产生尘粒的问题;由于压电致动器设置在镜座内,不需要额外的空间收容压电致动器,从而使得自动对焦镜头模组的体积较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自动对焦镜头模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自动对焦镜头模组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自动对焦镜头模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自动对焦镜头模组10包括镜筒11、镜座12、弹性件13、磁场感应器14、磁铁15和压电致动器16。镜筒11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镜片110,磁场感应器14设置在镜筒11的外表面,随-->镜筒11移动而移动。镜筒11的外表面径向突出形成有支柱111,另外,镜筒11靠近物侧的端部形成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凸柱112。镜座12靠近物侧的端部形成有三个等间距分布的第二凸柱121,且具有一个收容镜筒11的收容空间120。磁铁15固定在镜座12的内壁上并且使得磁场感应器14位于磁铁15的磁场范围内,磁场感应器14感应磁场的变化以确定镜筒11在镜座12中的位置。弹性件13具有中央通孔130、围绕中央通孔130的固定部131和可动部132。其中,中央通孔130用以使得光线可照射至镜片110上,可动部132上设置有数量与第一凸柱112相同的第一固定孔134,固定部131上设置有数量与第二凸柱121相同的第二固定孔133。第一凸柱112伸入第一固定孔134,然后在第一凸柱112和第一固定孔134之间涂布胶水,胶水固化从而使可动部132固定在镜筒11上;第二凸柱121伸入第二固定孔133,同样在二者之间涂布胶水使固定部131固定在镜座12上,在弹性件13的作用下使得镜筒11悬吊在镜座12的收容空间120内。压电致动器16固定在镜座12内壁上,其具有沿镜座12轴向的形变量,且与支柱111相接触,压电致动器16与支柱111的接触方式及固定方式只要能使压电致动器16带动支柱111移动且不错位不脱离的方式即可,例如,采用胶水将压电致动器16与支柱111胶合在一起。压电致动器16在电流或电压的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用以驱动镜筒11沿镜座12的轴向上下运动实现自动对焦镜头模组10的对焦功能。随着镜筒11在镜座12中的位置不同,磁场感应器14所检测的其所处位置的磁场强度亦不相同,数据处理单元(图未示)接受并处理该数据以判断镜筒11所处的位置,进而控制压电致动器16的机械形变从而实现精确的对焦功能。由于直接将带有镜片110的镜筒11利用弹性件13悬吊在镜座12内,镜筒11和镜座12之间无扭力配合的问题及二者锁附时因摩擦产生尘粒的问题;由于压电致动器16设置在镜座12内,不需要额外的空间收容压电致动器16,从而使得自动对焦镜头模组10的体积较小。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自动对焦镜头模组20包括镜筒21、镜座22、弹性件23、磁场感应器24、磁铁25和压电致动器26,其与自动对焦镜头模组10的区别在于:磁场感应器24固定在镜座22内壁上,而磁铁25固定在镜筒21外壁上随镜筒21而移动;镜座22的内壁具有轴向的凹槽221,压电致动器26固定在凹槽221内,当镜筒21在弹性件23的作用下悬吊在镜座22中时支柱211部分或全部收容在凹槽221内且压电致动器26与支柱211相接触。凹槽221可导引支柱211的运动,进而引导镜筒21的运动。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自动对焦镜头模组30包括镜筒31、镜座32、第一弹性件33a、第二弹性件33b、磁场感应器34、磁铁35和三个压电致动器36。其中,磁铁35和三个压电致动器36均固定在镜座32内,磁场感应器34固定在镜筒31的外表面。镜筒31的外表面径向突出形成有三个支柱311,相邻支柱311之间的夹角为120度,当镜筒31借助第一弹性件33a、第二弹性件33b悬吊在镜座32中时,三个支柱311与三个压电致动器36相对应,即一个压电致动器36与一个支柱311相接触。第一弹性件33a-->固定在镜筒31和镜座32靠近物侧的一端,第二弹性件33b定在镜筒31和镜座32靠近像侧的一端。由于采用三个均匀分布的支柱311和压电致动器36,可以防止镜筒31在轴向运动时发生倾斜,保证对焦的准确度。第一弹片33a和第二弹片33b的结构和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镜座32内壁也可以开设轴向凹槽以引导支柱311的运动。另外,支柱311的个数也并不限于三个,可以根据实际要求改变,例如两个、四个、五个等等。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于本专利技术精神内做其它变化等用于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只要其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专利技术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对焦镜头模组,其包括镜筒和镜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镜头模组进一步包括弹性件和压电致动器,所述压电致动器具有沿所述镜座轴向的形变量,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镜筒和镜座相连接以使所述镜筒悬吊在所述镜座内,所述镜筒外壁径向延伸形成至少一个支柱,所述压电致动器设置在所述镜座内且与所述支柱相接触用以驱动所述镜筒在所述镜座内轴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对焦镜头模组,其包括镜筒和镜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镜头模组进一步包括弹性件和压电致动器,所述压电致动器具有沿所述镜座轴向的形变量,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镜筒和镜座相连接以使所述镜筒悬吊在所述镜座内,所述镜筒外壁径向延伸形成至少一个支柱,所述压电致动器设置在所述镜座内且与所述支柱相接触用以驱动所述镜筒在所述镜座内轴向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座内壁径向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引导所述支柱的运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大于等于两个,其均匀设置在所述镜筒外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镜头模组进一步包括磁场感应器和磁铁,所述磁铁位于所述镜座内壁,所述磁场感应器设置在所述镜筒外壁且位于所述磁铁的磁场范围内以感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家宏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