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节能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1228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灯,它包括一上塑壳、一泡壳、一位于泡壳之内的下塑壳、一装接在上塑壳的整流器及一装接在下塑壳的灯管;该上塑壳具有一主体及至少二设在主体底面的第一悬空臂,该第一悬空臂之末端向外凸伸形成卡接凸缘;该泡壳材质为塑料,而且,该泡壳之内回转面之上段具有一台阶面朝下的定位台阶;该上塑壳之第一悬空臂之卡接凸缘卡接在泡壳之定位台阶之台阶面,从而将上塑壳和泡壳固定装接在一起。(*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节能灯,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装拆的新型节能灯。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带罩新型节能灯中,它包括一上塑壳、一泡壳、一位于泡壳之内的下塑壳、一装接在上塑壳的整流器及一装接在下塑壳的灯管。该泡壳与上塑壳的连接方式,主要为打胶方式,该打胶方式需要经过打胶、刮胶、烘干等一列工序,工艺相对复杂、生产效率较低,工艺成本较高。该上塑壳由一个位于上方的螺纹部及一位于下方的圆形罩子组成,在圆形罩子下方有四个内凹槽,下塑壳设有四个凸筋条,通过四个凸筋条和四个内凹槽相装配把上下塑壳固定连接在一起,该连接使得装配及返修拆卸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节能灯,它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的新型节能灯所存在的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装配及返修拆卸极为不便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节能灯,它包括一上塑壳、一泡壳、一位于泡壳之内的下塑壳、一装接在上塑壳的整流器及一装接在下塑壳的灯管;该上塑壳具有一主体、至少二设在主体底面的第一悬空臂及至少二设在主体之下的卡接机构,该第一悬空臂之末端向外凸伸形成卡接凸缘,该卡接机构包括一设在主体之下的第二悬空臂,该第二悬空臂之末端设有卡件;该泡壳材质为塑料,而且,该泡壳之内回转面之上段具有一台阶面朝下的定位台阶;该下塑壳之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该上塑壳之第一悬空臂之卡接凸缘卡接在泡壳之定位台阶之台阶面;该上塑壳之卡接机构之第二悬空臂穿过该下塑壳之通孔,该第二悬空臂之卡件卡接在下塑壳之底面。该主体之内回转面设有二开口面对的轴向凹槽,该整流器装配在该二轴向凹槽。该主体具有一上段、一中段及一下段,该上段之外回转面设有外螺纹,该中段之外凸设有一圆周凸筋,该圆周凸筋之最大直径大于泡壳之顶内直径。该主体之中段之外还凸设有若干个圆周均匀间隔设置的轴向凸筋;该泡壳之顶周面开设有与轴向凸筋等数的圆周均匀间隔设置的缺口;该些轴向凸筋分别匹配并对应连接该些缺口;而且,该轴向凸筋位于圆周凸筋之下。该主体之底面开设有多个内外贯穿的让位槽,该让位槽位于第一悬空臂之侧。该定位台阶为环形定位台阶。该主体之每一卡接机构都还包括另一第二悬空臂,该二个第二悬空臂之卡件相远离背向;该二个第二悬空臂均穿过下塑壳之通孔,该二个卡件均卡接在下塑壳之底面。该主体之每一卡接机构之二个第二悬空臂间隔设置。-->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通过上塑壳的第一悬空臂的卡接凸缘和泡壳的定位台阶的台阶面之间的卡接实现上塑壳和泡壳之间的固连在一起,通过上塑壳的卡接机构的第二悬空臂的卡件和下塑壳的卡接配合,将上塑壳和下塑壳固定连接在一起,它通过机械结构连接在一起,因此它克服了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不足,并具有如下优点:1、生产工艺简单,只需注塑成型,省去了打胶、刮胶、烘干等一列工序;2、由于第一悬空臂悬空设置,因此具有弹性,便于实现装配和锁接,装配及拆卸简单,返修拆卸方便;3、外形美观,外形尺寸较小;4、消除潜在安全隐患,即使高空堕落,也不易裂碎;5、采用倒装方式,生产效率提升,工艺成本降低;6、无需在塑壳之外周设置卡接结构,卡接结构位于塑壳之外回转面之内,结构紧凑;7、通过第二悬空臂之弹性实现装配拆卸,装配简单,返修及拆卸方便;8、生产效率显著提升,由于尺寸缩小及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明显降低;9、成品不良率降低;10、由于外形尺寸减小,能提供一种尺寸外形较小、与白炽灯相仿的产品,能满足市场需求及客户偏好,提升市场竞争力。由于上塑壳之内回转面凹设有二开口面对的匹配镇流器电路板的轴向凹槽,因此能够垂直装配镇流器电路板,能够节省新型节能灯体积,能够加强散热效果,能够缩小外形尺寸、外形美观、能够满足客户对白炽灯外形物偏好。由于每一卡接机构都包括二相远离背向的第二悬空臂,因此卡接机构和下塑壳之间的装配对称,装配稳定,牢固。由于每一卡接机构之二第二悬空臂间隔设置,因此第二悬空臂之弹性力强,按压二第二悬空臂使其相近,即可实现拆卸,装配方便,拆卸方便。由于设有圆周凸筋,因此能够限制泡壳和上塑壳之轴向移动。由于设有轴向凸筋,因此能够限制泡壳和上塑壳之轴向移动,它和缺口配合能够起到导向作用,起到限制泡壳和上塑壳之圆周运动作用。由于让位槽位于第一悬空臂之侧,因此能够增强第一悬空臂之弹性变形。由于定位台阶为环形定位台阶,因此便于加工,保证装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新型节能灯上塑壳与泡壳的连接结构的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的新型节能灯上塑壳与泡壳的连接结构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新型节能灯上塑壳与泡壳的连接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新型节能灯上塑壳与泡壳的连接结构的仰视图。图5是A-A剖面图。图6是B-B剖面图。图7是C-C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的新型节能灯塑壳单元、灯管、管脚的组合图。图9为本技术的新型节能灯塑壳单元、灯管、管脚的分解图之一。图10为本技术的新型节能灯塑壳单元、灯管、管脚的分解图之二。图11为本技术的新型节能灯塑壳单元的上塑壳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新型节能灯塑壳单元的下塑壳的立体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节能灯的装配步骤一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的节能灯的装配步骤二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的节能灯的装配步骤三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的节能灯的装配步骤四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查阅图1、图2、图8、图9、图10,一种新型节能灯,它包括一上塑壳100、一泡壳200、一下塑壳300、一镇流器电路板400、一灯管500、灯头及二导电线。该上塑壳100、下塑壳300均由塑料材质通过注塑或吹塑制成,该泡壳200由透明或半透明塑料通过注塑或吹塑制成,该透明或半透明塑料例如为PC、PMMA等。请查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该上塑壳100中空,而且,该中空孔之内回转面之上开设有二相面向的匹配镇流器电路板400的U型轴向凹槽110,使得,该镇流器电路板400能够竖放,它可以在竖直方向固定、导正镇流器电路板,能减少镇流器电路板占用塑壳单元的空间,同时能使竖放的电子镇流器电路板不晃动,消除潜在的电气安全隐患。该上塑壳100具有一主体、四个设在主体之下的圆周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一悬空臂120及二径向对称设置在主体之下的卡接机构130。该主体具有上段、中段及下段。该上段之外回转面之上设置螺纹段140,该螺纹段能有效导正灯头螺纹部分,并能将电子元器件与金属灯头挡住,消除潜在电气安全隐患。该中段之外凸设有一圆周凸筋150,该圆周凸筋150之最大直径大于该新型节能灯之泡壳200之顶内直径。该中段之外还凸设有四个圆周均匀间隔设置的轴向凸筋160,该轴向凸筋位于圆周凸筋之下。该圆周凸筋条能有效阻止与其相配的泡壳向上方向运动,四个轴向筋条阻止泡壳轴向转动及向上方向的运动。该第一悬空臂120之外侧面成弧面并齐平上塑壳下段之外回转面,该第一悬空臂120之末端向外凸伸形成卡接凸缘121,为了增强弹力,在该下段之底面、第一悬空臂120之二侧都开设有内外贯穿的让位槽170。该卡接机构130位于相邻的二让位槽170之间,该卡接机构130包括二设在主体之下的第二悬空臂131,该二第二悬空臂131之末端设有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节能灯,它包括一上塑壳、一泡壳、一位于泡壳之内的下塑壳、一装接在上塑壳的整流器及一装接在下塑壳的灯管,其特征是:该上塑壳具有一主体、至少二设在主体底面的第一悬空臂及至少二设在主体之下的卡接机构,该第一悬空臂之末端向外凸伸形成卡接凸缘,该卡接机构包括一设在主体之下的第二悬空臂,该第二悬空臂之末端设有卡件;该泡壳材质为塑料,而且,该泡壳之内回转面之上段具有一台阶面朝下的定位台阶;该下塑壳之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该上塑壳之第一悬空臂之卡接凸缘卡接在泡壳之定位台阶之台阶面;该上塑壳之卡接机构之第二悬空臂穿过该下塑壳之通孔,该第二悬空臂之卡件卡接在下塑壳之底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节能灯,它包括一上塑壳、一泡壳、一位于泡壳之内的下塑壳、一装接在上塑壳的整流器及一装接在下塑壳的灯管,其特征是:该上塑壳具有一主体、至少二设在主体底面的第一悬空臂及至少二设在主体之下的卡接机构,该第一悬空臂之末端向外凸伸形成卡接凸缘,该卡接机构包括一设在主体之下的第二悬空臂,该第二悬空臂之末端设有卡件;该泡壳材质为塑料,而且,该泡壳之内回转面之上段具有一台阶面朝下的定位台阶;该下塑壳之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该上塑壳之第一悬空臂之卡接凸缘卡接在泡壳之定位台阶之台阶面;该上塑壳之卡接机构之第二悬空臂穿过该下塑壳之通孔,该第二悬空臂之卡件卡接在下塑壳之底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节能灯,其特征在于:该主体之内回转面设有二开口面对的轴向凹槽,该整流器装配在该二轴向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节能灯,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具有一上段、一中段及一下段,该上段之外回转面设有外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荣龙张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