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学修专利>正文

小动物注射保定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1206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动物注射保定瓮。它妥善解决了蓝狐、水貂、家兔、猫、观赏犬静脉、肌肉注射的安全保定问题。克服了原来通常采用徒手保定法既不安全、又影响疗效的弊端。安全可靠,治愈率高,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利于在广大基层兽医单位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狐狸、水貂、家兔、猫、观赏犬等动物进行注射时安全保定的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动物注射保定瓮。它可以杜绝咬伤、抓伤人的事故发生,并能可靠对小动物进行注射治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狐狸、水貂、家兔、猫、观赏犬的饲养量愈来愈大,随之而来的发病数量也逐渐增多。对于这些动物注射药物比内服药物方便且疗效好,但在注射药物时的关键问题是保定方法。目前常靠畜主徒手保定,该法费事不安全,并且带来一些不良后果。有时咬伤主人,有时咬伤医生,轻者造成一般性外伤,重者继发狂犬病等恶性传染病,威胁患者生命。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能妥善解决狐狸、水貂、家兔、猫、观赏犬静脉、肌肉注射的安全保定措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注射保定瓮系圆筒状,长为30-38厘米,直径10-18厘米。一端呈封闭式带呼吸孔球面体,距球面体10厘米处有长6.5厘米、宽2厘米的前肢直角出口,在前肢直角出口处有一橡胶保定带,保定带的一端固定在瓮体上,另一端扣在瓮体另一侧扣座上。在前肢直角出口内侧焊接一高12-16厘米保定柱,保定柱上有2个小孔,其中一孔用于穿橡皮条以压迫小动物静脉,使其努张,以便注射;另一孔穿绳捆绑小动物关节起固定作用。圆筒的另一端为全开口式封闭盖。该注射保定瓮可用塑料或镀锌薄钢板制成。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显著优点第一,克服了狐狸、水貂、家兔、猫、观赏犬进行静脉肌肉注射容易咬伤畜主或医生的弊端。第二,该注射保定瓮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廉,价格便宜,便于推广应用。第三,解决了兽医院、动物医院、个人养殖场对小动物静脉、肌肉注射的困难,进一步提高了治愈率,减少狂犬病的发生。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保定瓮结构示意图。图2是带呼吸孔的保定瓮顶端。图示中结构及其部位的序号为(1)瓮体;(2)保定柱;(3)转套;(4)机座;(5)销轴;(6)橡胶板;(7)扣环;(8)呼吸孔;(9)前肢直角出口。根据上述,本技术的形状结构,在使用时,先用一根长2米的细绳固定小动物一前肢关节,之后将小动物和绳一起装入瓮内,头伸向带呼吸孔顶端。绳和一前肢从前肢直角出口处拉出后,当即固定在保定柱上,然后用软橡皮板覆盖前肢直角出口。后肢用绳捆绑,最后封闭后盖,以免后肢伸出。保定完毕后,于前肢系关节上方剪毛消毒,并用从保定柱小孔穿出的橡皮条压迫正中静脉,即可进行注射。权利要求一种由瓮体、呼吸孔、保定柱组成的小动物注射保定瓮,其特征为长为30-38厘米,直径为10-18厘米,顶端呈封闭式带数个呼吸孔的球面体,底部为全开口形,可加盖封闭。距球面体10厘米处有6.5厘米长、2厘米宽大小的前肢出口,在此口一侧焊接一高12-16厘米带2个小孔的保定柱。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动物注射保定瓮。它妥善解决了蓝狐、水貂、家兔、猫、观赏犬静脉、肌肉注射的安全保定问题。克服了原来通常采用徒手保定法既不安全、又影响疗效的弊端。安全可靠,治愈率高,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利于在广大基层兽医单位推广应用。文档编号A61D3/00GK2361243SQ982159公开日2000年2月2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24日专利技术者赵学修, 左玉娟, 马风梅, 王森, 孙留昌, 吴心纯, 赵永军 申请人:赵学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瓮体、呼吸孔、保定柱组成的小动物注射保定瓮,其特征为长为30-38厘米,直径为10-18厘米,顶端呈封闭式带数个呼吸孔的球面体,底部为全开口形,可加盖封闭。距球面体10厘米处有6.5厘米长、2厘米宽大小的前肢出口,在此口一侧焊接一高12-16厘米带2个小孔的保定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学修左玉娟马风梅王森孙留昌吴心纯赵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赵学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