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书云专利>正文

实验动物用外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1193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实验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大鼠躯干外固定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细格网状硬质材料制成,包括头端(1),尾端(2)和体部(3)组成,整体呈纺锤流线型,与大鼠躯干自然曲线相匹配。前起自大鼠腋下,后至腹股沟,除近头端和近尾端环形封闭外,其他区域腹面均为开放状态。本固定器通过限制实验大鼠躯干部分活动而不限制四肢活动的方式阻碍其搔抓和啃咬其胸、腹部体表,既可保护实验用管线等体表设备免于遭大鼠破坏,又不严重妨碍大鼠正常生理活动,同时固定器的网格还方便悬挂引流瓶(袋)等装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实验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大鼠躯干外固定器。
技术介绍
大鼠是生物医学等领域研究的常用实验动物。某些实验研究需要在实 验大鼠体内放置胸腔、腹腔、肠道、胆道等引流管、动静脉留置管或某些 检测探头,并将该管线延至大鼠体外。鼠类有梳理毛发、搔抓啃咬体表异 物的习性,兼之肢体屈伸扭转幅度很大,口齿及四肢可随意触及全身各个 部位,因而能够轻易咬断、抓扯体表实验用管线等,常导致实验失败。为保证实验研究的顺利进行,需保护大鼠体表实验用管线等,现有技 术方法之一是固定实验大鼠的四肢强行限制其活动,但必然会严重妨碍动 物进食、排便等基本生理活动,既增加实验饲养难度又会影响实验结果和动物存活;现有技术的另一常用方法是将管线埋入实验大鼠皮下,延皮下 行走至颈背部皮肤穿出。该方法虽然不必限制大鼠活动,却未能完全免于 动物搔抓。重要的是,有关管道经由皮下行走至颈背部势必要延长管线, 根据哈根一泊肃叶(Hagen-Poiseulle)流体定律(v2/8/J,式中v—圆 管内液体流速,Ap—作用在圆管两端的压力差,/ 一管长,i 一管半径,〃 一流体动力粘度),管长增加后管内液体流动阻力明显上升、流速减慢, 易造成管道内残渣沉积,管腔狭窄甚至梗阻,同样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 性。如何长期保留实验大鼠体表固定或悬挂的引流瓶(袋)不被动物破坏 更是动物实验的常见难题,迄今尚无理想的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动物鼠用器材,具体涉及一种实验 大鼠躯干外固定器。本技术采用细格网状硬质材料制成纺锤流线型实验大鼠躯干外 固定器,由头端(1),尾端(2)和体部(3)组成。本固定器其整体呈纺锤 流线型,与大鼠躯干自然曲线相匹配,近头端(1)横截面为圆形,与大鼠腋下处胸腔截面外形相符;近尾端(2)横截面呈椭圆形,与大鼠腹股 沟处盆腔截面外形相符,腹面(4)为开放状态;体部(3)其中的两侧腋 前线(5)至背部(6)区域为包裹实验鼠躯干部分。本技术固定器不累及四肢,前起自大鼠腋下,后至大鼠腹股沟, 近头端横截面呈圆形,近尾端横截面呈椭圆形,分别紧贴胸腔和盆腔体表 环形闭合。除近头端和近尾端环形封闭外,其他区域腹面均为开放状态。本外固定器外形纺锤流线型设计符合大鼠躯干自然外形,放置后能够 紧贴大鼠皮肤。能限制实验大鼠躯干部分活动但不限制四肢活动,阻碍其 搔抓和啃咬其胸、腹部体表,既可保护实验用管线等体表设备免于遭大鼠 破坏,又不严重妨碍大鼠正常生理活动,同时解决引流收集容器悬置问题。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整体俯视图,整体呈纺锤流线型两端直径小,中 央直径大,其中,1、头端,2、尾端,3、体部,4、腹面,5、两侧腋前线,6、 背部。图2是本技术整体仰视图,其中1、 2、 3同图1。 图3是本技术后下方仰视图,其中l、 2、 3同图1。 如图2、 3所示,本固定器为部分开放式,除两端环形封闭外,其他区 域均于腹面敞开,由两端至中央敞开面逐步扩大。图4是本技术后一前直视图,其中1、 2、 3同图1。 如图4所示,本固定器近头端(前端)横截面呈圆形,与大鼠腋下处 胸腔截面外形匹配;近尾端(后端)横截面呈椭圆形,与大鼠腹股沟处盆 腔截面外形匹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采用细格铁丝网材料制备实验大鼠躯干外固定器,包括头端(1),尾 端(2)和体部(3)。所述的外固定器整体外形制成纺锤流线型,与大鼠 躯干自然曲线相匹配;近头端横截面为圆形,与大鼠腋下处胸腔截面外形 相符;近尾端横截面呈椭圆形,与大鼠腹股沟处盆腔截面外形相符。除近 头端和近尾端环形闭合外,本外固定器其他区域的腹面(4)均为开放状 态实验大鼠两侧腋前线至背部整个区域被固定器包裹,腋前线至腹部皮 肤则开放裸露。该外固定器置于大鼠前后肢之间,不累及四肢前起自大鼠腋下,后至 腹股沟,近头端横截面呈圆形,近尾端横截面呈椭圆形,分别紧贴胸腔和 盆腔体表环形闭合。除近头端和近尾端环形封闭外,其他区域腹面均为开 放状态。本固定器通过限制实验大鼠躯干部分活动而不限制四肢活动的方式 阻碍其搔抓和啃咬其胸、腹部体表,既可保护实验用管线等体表设备免于 遭大鼠破坏,又不严重妨碍大鼠正常生理活动,同时固定器的网格还方便 悬挂引流瓶(袋)等装置。实施例2实验大鼠实验验证本外固定器经若干例实验大鼠实验验证,结果显示,在确保实验大鼠 体表实验用管线和引流瓶(袋)的安全性的前提下,未见严重影响动物基 本生理活动,证实本外固定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动物损伤小。将本外固定器置于实验大鼠前后肢之间,大鼠四肢活动基本不受限制, 唯一受限的活动是转体和屈体动作,因此大鼠进食、排便不受影响,在饲 养笼中可自由活动,仅无法用口齿或四肢触碰胸腹部体表。由于本固定器 外形仿大鼠躯干,呈纺锤流线型,因此固定器安装后未见卡压大鼠胸腔和 盆腔、导致动物呼吸、排便困难。同时,由于能够与大鼠躯干外形紧贴, 固定器放置后,不必将其缝合固定于大鼠皮肤上,不会发生大鼠四肢縮入 固定器内或固定器脱离、翻转移位。大鼠腹围随饱腹、空腹而变化甚大, 本固定器的中央区域腹面为开放裸露,避免了因固定器尺寸的限制影响大 鼠进食,同时大鼠趴卧睡眠时整个腹部皮肤可直接接触地面,保证其卧态 稳定性。本外固定器使用细格网状硬质材料作为制材,在保持外固定器刚 性的前提下降低了装置重量;另外,使用外固定器时,实验用管线能按照 最捷途径从大鼠体内直接穿出,经外固定器的网格延伸至体外,从而縮短 了管内液体流经距离,降低流体阻力、提高流速。本固定器的网格还方便 悬挂小引流瓶(袋)等装置。权利要求1. 实验动物用外固定器,其特征是由头端(1),尾端(2)和体部(3)组成,所述的固定器整体呈纺锤流线型,近头端和近尾端环形封闭,腹面(4)为开放状。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动物用外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头 端横截面呈圆形,尾端横截面呈椭圆形。3、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动物用外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 的外固定器采用细格网状硬质材料制成。4、 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动物用外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细 格网状硬质材料是细格铁丝网。专利摘要本技术属实验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大鼠躯干外固定器。本技术由细格网状硬质材料制成,包括头端(1),尾端(2)和体部(3)组成,整体呈纺锤流线型,与大鼠躯干自然曲线相匹配。前起自大鼠腋下,后至腹股沟,除近头端和近尾端环形封闭外,其他区域腹面均为开放状态。本固定器通过限制实验大鼠躯干部分活动而不限制四肢活动的方式阻碍其搔抓和啃咬其胸、腹部体表,既可保护实验用管线等体表设备免于遭大鼠破坏,又不严重妨碍大鼠正常生理活动,同时固定器的网格还方便悬挂引流瓶(袋)等装置。文档编号A61D3/00GK201076528SQ2007201748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3日专利技术者彭志海, 王书云 申请人:王书云;彭志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实验动物用外固定器,其特征是由头端(1),尾端(2)和体部(3)组成,所述的固定器整体呈纺锤流线型,近头端和近尾端环形封闭,腹面(4)为开放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云彭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王书云彭志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