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06905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包括有圆形底板及至少三个天线单元,其中三个天线单元是以等角度设置于圆形底板上,并且各天线单元对应于圆形底板的切线方向进行摆放,借以缩小天线装置的整体体积,且各天线之间并不相互干涉。(*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天线,特别涉及一种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讯科技的发展,各种应用于多频传输的产品也孕育而生,像是手机、行动电视、全球位置测定装置(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等等,都需要借助适合的天线设计,借以达到最佳的效能。天线是在无线传输中用以发送和接收电磁波能量的重要组件,让使用者可不受地形限制,而顺利的利用无线通讯系统进行信息传输。目前各种产品所应用的天线,其设计方法与使用材质均不相同。选用适当的天线,有助于提升传输特性,同时也能降低生产成本。 现有多重输入与多重输出(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0)系统的多个天线是以并排方式设置,且各个天线之间的设置距离必须大于形成干涉的最小距离,以避免相邻的天线产生信号干涉问题。也就是说,现有多重输入与多重输出系统的天线位置并不能做太大幅度的调整,且系统的整体体积亦小型化,无法使得这类天线在使用上也因此受到限制。 另外,由于受限于现有多重输入与多重输出系统天线的结构,导致装设有多重输入与多重输出系统天线的电子装置的体积势必无法轻薄短小,加上还必须考虑到天线增益及阻抗匹配等问题,致使多重输入与多重输出系统天线与其应用的电子装置在设计及布在线相当复杂,相对使得制造与组装过程相当不容易,且亦可能为了电子装置体积的轻薄化,而牺牲掉天线的增益效果。 为了有效简化天线的制造与组装过程的困难度以及降低相对的制造成本,相关研究人员不断地进行多重输入与多重输出系统的天线结构设计的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借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因受限于现有多重输入与多重输出系统的天线排列方式,导致其体积过于庞大及结构复杂,使得制造与组装过程不易或是辐射效能不彰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揭露一种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圆形底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以及 至少三个天线单元,以等角度设置于该圆形底板的该第一侧面上,且该三个天线单元对应于该圆形底板的切线方向摆放。 上述的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天线单元具有一第一辐射部、一第二辐射部、及一信号馈入部,该第二辐射部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辐射部及该信号馈入部,且该信号馈入部连接于该圆形底板的该第一侧面。 上述的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部的频带范围3为2400MHz至2500MHz,该第二辐射部的频带范围为5150MHz至5875MHz。 上述的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三个电连接器,装设于该圆形底板的该第二侧面,且该三个电连接器分别连接该三个天线单元。 上述的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圆形底板的该第二侧面还具有一固定柱。 本技术的功效在于,将三个以上的天线单元以等角度并对应于圆形底板的切线方向进行设置,零组件数量少,其组装工艺简便,并且天线装置的整体体积得以大幅縮小,而各个天线单元之间亦不产生相互干涉的情况,具备良好的辐射效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I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C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平面顶视图;图2D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平面侧视图;图3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3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单元的平面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天线单元的电压驻波比(VSWR)数值分布图;图4B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天线单元的电压驻波比(VSWR)数值分布图;图4C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天线单元的电压驻波比(VSWR)数值分布图;图5A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天线单元与第二天线单元的隔离度与频率的关系图;图5B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天线单元与第三天线单元的隔离度与频率的关系图;图5C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天线单元与第三天线单元的隔离度与频率的关系图;图6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2400兆赫的Y-Z垂直平面场形图;图6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2450兆赫的Y-Z垂直平面场形图;图6C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2500兆赫的Y-Z垂直平面场形图;图7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5100兆赫的Y-Z垂直平面场形图;图7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5300兆赫的Y-Z垂直平面场形图; 图7C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5500兆赫的Y_Z垂直平面场形图; 图7D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5700兆赫的Y_Z垂直平面场形图; 图7E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5900兆赫的Y_Z垂直平面场形图; 图8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2400兆赫的X_Z垂直平面场形图; 图8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2450兆赫的X_Z垂直平面场形图; 图8C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2500兆赫的X_Z垂直平面场形图; 图9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5100兆赫的X-Z垂直平面场形图; 图9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5300兆赫的X_Z垂直平面场形图; 图9C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5500兆赫的X_Z垂直平面场形图; 图9D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5700兆赫的X_Z垂直平面场形图; 图9E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5900兆赫的X_Z垂直平面场形图; 图10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2400兆赫的X_Y水平平面场形图; 图10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2450兆赫的X_Y水平平面场形图; 图10C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2500兆赫的X_Y水平平面场形图; 图11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5100兆赫的X-Y水平平面场形图; 图11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5300兆赫的X-Y水平平面场形图; 图11C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5500兆赫的X-Y水平平面场形图; 图11D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5700兆赫的X_Y水平平面场形图; 图11E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5900兆赫的X_Y水平平面场形图; 图12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操作频率为2450兆赫的Y_Z垂直平面场形图; 图12B为本技术场形图; 图13A为本技术场形图;以及 图13B为本技术场形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天线装置 110圆形底板 111第一侧面 112第二侧面 113固定柱 120第一天线单元 121第一辐射部 122第二辐射部 123信号馈入部 130第二天线单元 140第三天线单元 150电连接器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圆形底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以及  至少三个天线单元,以等角度设置于该圆形底板的该第一侧面上,且该三个天线单元对应于该圆形底板的切线方向摆放。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圆形底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以及至少三个天线单元,以等角度设置于该圆形底板的该第一侧面上,且该三个天线单元对应于该圆形底板的切线方向摆放。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输入输出的双频单极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天线单元具有一第一辐射部、一第二辐射部、及一信号馈入部,该第二辐射部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辐射部及该信号馈入部,且该信号馈入部连接于该圆形底板的该第一侧面。3.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耿弘黄建霖
申请(专利权)人:寰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