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中继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第3代(3G)和超3代(B3G,Beyond 3 Generation)移动通信系统中,小区覆盖范围都是无线接入系统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其中无线接入系统一般都是通过基站或接入点来实现对无线服务区的覆盖。但是由于移动终端的移动性,移动终端完全有可能处于服务区之外,从而无法得到无线接入服务,即使移动终端处在服务区之内,信号的传输仍然可能由于受到传输路径上障碍物的遮蔽,而造成服务质量的下降。基于这些原因,为了解决服务区的无缝覆盖与系统容量的增加并尽可能的节约成本,在未来(3G LTE)移动通信的技术方案中提出了“中继”的技术,当移动终端位于服务区外或者信号质量不能满足需求时,可以通过中继节点(RN,Relay Node)或中继站(RS,Relay Station)对信号进行中转,以实现服务区的扩展或者提高传输的可靠性,从而达到扩展覆盖范围和扩展小区容量的目的。如图1所示,为带有中继站RS的移动通信系统接入网拓扑图,其中移动终端UE可以直接通过基站(eNode B)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中继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中继站RS与基站eNode B的Un接口协议栈上配置至少两个传输平面;以及RS与eNode B通过Un接口协议栈上配置的至少两个传输平面传输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中继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中继站RS与基站eNode B的Un接口协议栈上配置至少两个传输平面;以及RS与eNode B通过Un接口协议栈上配置的至少两个传输平面传输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S与eNode B通过至少两个传输平面传输数据,具体包括:RS与eNode B将Un接口协议栈上配置的至少两个传输平面划分为至少两组;以及基于划分得到的其中一组传输平面传输新传数据,并基于划分得到的另一组传输平面传输重传数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S与eNode B通过至少两个传输平面传输数据,具体包括:RS与eNode B确定待传输的数据所需的服务质量QoS等级;以及在Un接口协议栈上配置的至少两个传输平面中选择能够提供确定的QoS等级的传输平面;RS与eNode B基于选择的传输平面传输待传输的数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S与eNode B通过至少两个传输平面传输数据,具体包括:RS与eNode B根据传输数据所对应的UE的标识,在Un接口协议栈上配置的至少两个传输平面中确定为所述UE的标识标志的UE提供服务的传输平面;以及基于确定的传输平面传输所述传输数据。5.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平面包括用户传输平面和控制传输平面;其中用户传输平面包括物理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层和分组数据控制协议PDCP层;其中控制传输平面包括物理层、MAC层、RLC实体层、PDCP层和无线资源控制RRC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S与eNode B通过至少两个传输平面传输数据,具体包括:RS与eNode B根据第一传输平面中MAC层上的传输数据的MAC层包头中预留比特位上承载的比特信息,在Un接口协议栈上配置的至少两个传输平面中确定与所述比特信息表示的RLC实体标识一致的RLC实体所在的第二传输平面;以及将第一传输平面中MAC层上的传输数据转发至确定的第二传输平面中的RLC实体上继续传输。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S与eNode B通过至少两个传输平面传输数据,具体包括:RS与eNode B根据第一传输平面中MAC层上的传输数据的MAC层包头中预留比特位上承载的比特信息,以及预置的比特信息与RLC实体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传输数据的MAC层包头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有军,胡臻平,杨宁,吴伟民,王德胜,江小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