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中继站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中继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注意,被视为超三代/第四代(Beyond Third Generation/The Fourth Generation,简称为3G/4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由于未来无线通信或蜂窝系统要求增加覆盖范围,支持更高速率传输,因此对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系统建造和维护的费用问题更加突出。随着传输速率及通信距离的增加,电池的耗能问题也变得突出,而且未来的无线通信将会采用更高频率,由此造成的路径损耗衰减更加严重。通过中继技术,可以将传统的单跳链路分成多个多跳链路,由于距离缩短,因此将极大地减小路径损耗,有助于提高传输质量,扩大通信范围,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快速更优质的服务。图1为中继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中继网络中,包括:基站、中继站、以及参与服务的用户,中继站参与服务的用户与中继站之间的链路被称为接入链路(Access Link),中继站与基站间的链路被称为回程链路(Backhaul Link),基站参与服务的用户和基站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中继站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继站通过上行中继子帧进行上行数据接收和上行数据发射;其中,全部或部分上行中继子帧根据用户的测量参考信号SRS子帧配置并设置有保护间隔,或者,全部或部分中继上行子帧对应的用户上行子帧配置为SRS子帧,并且所述全部或部分上行中继子帧设置有保护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中继站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继站通过上行中继子帧进行上行数据接收和上行数据发射;其中,全部或部分上行中继子帧根据用户的测量参考信号SRS子帧配置并设置有保护间隔,或者,全部或部分中继上行子帧对应的用户上行子帧配置为SRS子帧,并且所述全部或部分上行中继子帧设置有保护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中继站进行上行数据发射的上行中继子帧包括:上行Backhaul子帧;中继站进行上行数据接收的上行中继子帧包括:上行Access子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中继站通过中继上行子帧进行上行数据接收和上行数据发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全部或部分上行Access子帧配置在用户的SRS子帧上,或者,将全部或部分上行Access子帧对应的用户上行子帧配置为SRS子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保护间隔包括:对于所述上行Access子帧中配置后的一个上行Access子帧,如果该上行Access子帧的上一个相邻子帧为上行Backhaul子帧,则将该上行Backhaul子帧的最后一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设置为所述保护间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保护间隔包括:对于所述上行Access子帧中配置后的一个上行Access子帧,如果该上行Access子帧的下一个相邻子帧为上行Backhaul子帧,则将该上行Access子帧的最后一个SC-FDMA符号设置为所述保护间隔,或者,将该上行Backhaul子帧的第一个SC-FDMA符号设置为所述保护间隔。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中继站通过中继上行子帧进行上行数据接收和上行数据发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全部或部分上行Backhaul子帧的配置在用户的SRS子帧上,或者,将所述上行Backhaul子帧对应的用户上行子帧配置为SRS子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保护间隔包括:对于所述上行Backhaul子帧中配置后的一个上行Backhaul子帧,如果该上行Backhaul子帧的下一个相邻子帧为上行Access子帧,则将该上行Backhaul子帧的最后一个SC-FDMA符号设置为所述保护间隔。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保护间隔包括:对于所述上行Backhaul子帧中配置后的一个上行Backhaul子帧,如果该上行Backhaul子帧的上一个相邻子帧为上行Access子帧,则将该上行Access子帧的最后一个SC-FDMA符号设置为所述保护间隔,或者,将该上行Backhaul子帧的第一个SC-FDMA符号设置为所述保护间隔。9.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枫,毕峰,杨瑾,袁明,吴栓栓,李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