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0075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个镜座,一个第一镜筒及一个第二镜筒;所述第一镜筒及第二镜筒各具有第一端部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镜筒及所述第二镜筒分别收容有镜片;所述第一镜筒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镜筒的第一端部沿轴向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筒在相对固定前可以相互旋转运动;所述镜座与所述第二镜筒的第二端部配合。所述镜头模组中的镜筒为分离式结构,可提高其生产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分离式镜筒的镜头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镜头模组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 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电子产品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喜 欢。镜头模组通常包括镜筒及收容于镜筒中的光学元件。光学元件通常又包括镜片、滤光 片及用于间隔镜片与滤光片的间隔部件,如间隔环等。请参阅图3,传统两镜片式镜头模组10中的镜筒13 —般为一体式结构塑胶件,采 用塑胶射出成型技术来制造与大量生产。组装镜头模组时,先将镜片15、16及其他光学元 件(图未示)放入并固定于镜筒13形成镜筒单元12,然后对镜筒单元12进行成像品质量 测,最后再将成像品质量测合格的镜筒单元12与镜座11配合,组装形成镜头模组10。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有镜筒为一体式结构,其所收容的镜片是一片一片组 装入镜筒并用点胶固定于镜筒内的,难免造成镜片的同心度不一致,在进行镜筒单元成像 品质量测时,不易再调整不同镜片间的搭配角度以获得一致的同心度。因此,如果镜筒单元 成像品质量测不合格,则该组装成的镜筒单元不能通过简便的操作来重新调整不同镜片间 的搭配角度来使成像品质满足要求,从而该组装成的镜筒单元成为不良品,不能继续与镜 座组装形成镜头模组,由此将造成较高的镜筒单元的不良率,既浪费加工工时,又增加生产 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镜筒生产良率的镜头模组。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个镜座,一个第一镜筒及一个第二镜筒;所述第一镜筒 及第二镜筒各具有第一端部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镜筒及所述第二 镜筒分别收容有镜片;所述第一镜筒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镜筒的第一端部沿轴向相互配 合;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筒在相对固定前可以相互旋转运动;所述镜座与所述第二 镜筒的第二端部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镜头模组具有以下优点其一,所述镜头模组中的镜筒 是分离式结构,因此在镜片组装完后,进行镜筒单元半成品成像品质量测时,若成像品质不 佳,可以方便地通过相对旋转不同的镜筒来调整镜片间的搭配角度,以使镜片的同心度一 致,获得较佳的成像品质,由此将显著提高镜筒的生产良率,节省生产成本;其二,镜筒分离 式结构相较于一体式结构更简单,更易于大批量生产,且由于其结构简单,可以更方便快捷 地实现镜片的组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镜头模组的剖示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镜头模组的剖示图。图3是现有技术镜头模组的剖示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以两镜片式镜头模组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 镜头模组30,其包括一个镜座32 ;及一个镜筒单元34。所述镜座32与所述镜筒单元34 通过螺纹配合。镜座32的内侧面设有内螺纹321,其与镜筒单元34配合。镜筒单元34为分离式结构,其包括一个第一镜筒340,其内部收容有一个镜片 343 ;及一个第二镜筒350,其内部收容有一个镜片353。第一镜筒340具有一第一端部341及一与所述第一端部341相对的第二开口端部 342 ;所述第二开口端部342的内侧面设有内螺纹342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341开 设有一个进光口 345。第二镜筒350具有一第一开口端部351及一与所述第一开口端部351相对的第二 开口端部35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端部351设有凸缘354,所述凸缘354的外侧面设 有外螺纹354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镜筒350的第二开口端部352的外侧面设有外螺纹 355,其与镜座32内侧面的内螺纹321配合。第一镜筒340上的内螺纹3421与第二镜筒350上的外螺纹3541相啮合,使第一 镜筒340与第二镜筒350相连接形成镜筒单元34。由于是螺纹配合,因此第一镜筒340与 第二镜筒350在固定之前,仍可相互旋转运动,通过相对旋转第一镜筒340或第二镜筒350 则可改变两者的位置关系,进而实现调整镜片343与镜片353之间的搭配角度,使镜片343 与镜片353的搭配获得较佳的成像品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筒340的第二开口端部342的内侧面设有内螺纹,所述 第二镜筒350的第一开口端部351的凸缘354的外侧面设有外螺纹。当然,也可以在所述 第二开口端部342设凸缘,再在此凸缘的外侧面设置外螺纹,相应地,在所述第一开口端部 351的内侧面设置内螺纹。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一镜头模组60,其包括一个镜座62 ;及一个 镜筒单元64。所述镜座62与所述镜筒单元64通过螺纹配合。镜座62的内侧面设有一内螺纹621,其与镜筒单元64配合。镜筒单元64为分离式结构,其包括一个第一镜筒640,其内部收容有一个镜片 643 ;一个第二镜筒650,其内部收容有一个镜片653 ;及一个套筒660,其内侧面设有内螺纹 6610。第一镜筒640具有一第一端部641及一与所述第一端部641相对的第二开口端部 642 ;所述第二开口端部642设有凸缘644,其外侧面设有外螺纹644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 一端部641开设有一个进光口 645。第二镜筒650具有一第一开口端部651及一与所述第一开口端部651相对的第二 开口端部652,所述第一开口端部651设有凸缘654,其外侧面设有外螺纹6541。本实施例 中,所述第二镜筒650的第二开口端部652的外侧面设有外螺纹655,其与镜座62内侧面的内螺纹621配合。套筒660内侧面的内螺纹6610与第一镜筒640的外螺纹6441及第二镜筒650的 外螺纹6541相啮合,从而使所述第一镜筒640与所述第二镜筒650连接形成镜筒单元64。 相对旋转所述第一镜筒640或第二镜筒650,则可调整镜片643与镜片653之间的搭配角 度,使镜片643与镜片653的搭配获得较佳的成像品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筒640的第二开口端部642的凸缘644的外侧面设有外 螺纹6441,所述第二镜筒650的第一开口端部651的凸缘654的外侧面设有外螺纹6541, 与所述外螺纹6441及所述外螺纹6541相啮合的的套筒660的内侧面设有内螺纹6610。当 然,也可以在第一镜筒640的第二端部642的内侧面及第二镜筒650的第一端部651的内侧 面设内螺纹,相应地,在套筒660相对的两端分别设凸缘,再在此凸缘的外侧面设外螺纹。可以理解的是,为实现连接第一镜筒与第二镜筒形成镜筒单元,并使第一镜筒与 第二镜筒在相对固定前可以相互旋转运动,以调整镜片之间的搭配角度。除上述的螺纹配 合之外,也可以通过凸轮槽与凸轮销的配合来实现。如,在第一镜筒的内侧面设置从第二开 口端部朝向第一端部延伸的螺旋式凸轮槽,相应地,在第二镜筒的第一端部设置凸缘,再在 此凸缘的外侧面设置与所述螺旋式凸轮槽对应配合的凸轮销。由此,凸轮销在凸轮槽内移 动时,第二镜筒相对于第一镜筒沿其轴线移动的同时也绕其轴线旋转。请再次参阅图1,组装镜头模组30时,将镜片343及镜片353分别放入并固定于第 一镜筒340及第二镜筒350内。将第一镜筒340的第二开口端部342与第二镜筒350的第 一开口端部351沿轴向通过内螺纹3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个镜座;及一个第一镜筒,其具有第一端部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二镜筒,所述第二镜筒具有第一端部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镜筒及所述第二镜筒分别收容有镜片;所述第一镜筒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镜筒的第一端部沿轴向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筒在相对固定前可以相互旋转运动;所述镜座与所述第二镜筒的第二端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个镜座;及一个第一镜筒,其具有第一端部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二镜筒,所述第二镜筒具有第一端部及 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镜筒及所述第二镜筒分别收容有镜片;所述第 一镜筒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镜筒的第一端部沿轴向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 镜筒在相对固定前可以相互旋转运动;所述镜座与所述第二镜筒的第二端部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 镜筒的第一端部通过螺纹结构啮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 镜筒的第一端部通过螺旋式凸轮配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第二端部及所述第二 镜筒的第一端部均设有螺纹结构,所述镜头模组进一步包括一个套筒,所述套筒具有螺纹 结构,所述套筒的螺纹结构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正益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