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蚕种催青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00723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控制蚕种催青室,包括催青室主体,在催青室主体上安装有室内侧板,室内侧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室内顶板和室内底板;在室内顶板上固定安装有冷风管,该冷风管的下侧面开有冷风管出风口;在室内顶板下方吊装有顶部吹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室内底板上装有底部排风扇,在室内侧板上装有电加热器;在室内腔室内还设有加湿器、照明灯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以及电加热器、加湿器和制冷机均与自动控制器相互电连接。它不仅能确保孵化率和孵化度的整齐划一,而且能根据催青工艺要求,精确控制各室内环境变量,使催青过程更加省力化和科学化。(*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用于蚕种催青的设施,尤其涉及应用智能化控制温湿度等催青条件参数的蚕种催青房室。
技术介绍
蚕种催青是养蚕过程的起点,是确保蚕业丰产丰收的重要基础,如果蚕种催青做 得不好,将会导致幼蚕孵化不齐、降低孵化率或导致幼蚕体弱、多病,影响产茧量。而催青过 程中影响蚕卵胚胎发育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湿度、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以及光照时间 等,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温、湿度;蚕种在催青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催青标准要求进行,以 提供最佳的人工气候条件。 传统的蚕种催青是在催青室中进行的,室内补温加湿设施非常简陋,以电加热器 或木炭加温,以水盒或挂湿布补湿,利用门窗或气流孔等自然方式进行换气,应用普通的温 湿度计进行人工读数调控。这样的催青室室内温、湿度梯度大,空气交换不畅而不新鲜,故 而必须频繁地通过人工的方法进行调种、调温、补湿及换气工作,不仅劳动强度大,生产率 低,而且难以适时地达到蚕种催青的温湿度技术要求,直接影响着蚕种催青质量。尤其是这 种人工调控方法温湿度参数测量精度差,调控滞后十分明显,不能进行整个催青过程的动 态监测及全过程控制,极易导致蚕卵胚胎发育不齐,甚至出现催青死卵现象,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控制蚕种催青室,包括催青室主体(1),该催青室主体(1)的墙壁上设有通气扇(3)和蚕室门(18),其特征在于:在催青室主体(1)两相对的墙壁内侧均固定地安装有室内侧板(11),在该两片室内侧板(1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室内顶板(8)和室内底板(16),室内顶板(8)和室内底板(16)与催青室主体(1)的墙壁内侧间留有空间间隔;在室内顶板(8)上固定安装有冷风管(5),该冷风管(5)的下侧面开有冷风管出风口(20);催青室主体(1)的墙壁上安装有制冷机(19),制冷机(19)的出风口与冷风管(5)相连通;在室内顶板(8)下方吊装有顶部吹风扇(6)、温度传感器(4)和湿度传感器(7...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智能控制蚕种催青室,包括催青室主体(1),该催青室主体(1)的墙壁上设有通气扇(3)和蚕室门(18),其特征在于在催青室主体(1)两相对的墙壁内侧均固定地安装有室内侧板(11),在该两片室内侧板(1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室内顶板(8)和室内底板(16),室内顶板(8)和室内底板(16)与催青室主体(1)的墙壁内侧间留有空间间隔;在室内顶板(8)上固定安装有冷风管(5),该冷风管(5)的下侧面开有冷风管出风口(20);催青室主体(1)的墙壁上安装有制冷机(19),制冷机(19)的出风口与冷风管(5)相连通;在室内顶板(8)下方吊装有顶部吹风扇(6)、温度传感器(4)和湿度传感器(7),室内底板(16)上装有底部排风扇(14),在室内侧板(11)上装有电加热器(10),该室内侧板(11)上还均布有侧板通风孔(21);在室内顶板(8)、室内侧板(11)和室内底板(16)所围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丁志用崔虹房如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民星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东台市蚕桑技术指导管理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