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敏朗专利>正文

仰角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00297 阅读:3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仰角调整装置,其包含:两个安装件、一个连接所述安装件的调整连件,以及一个跨接强化单元。每个安装件都包括一个本体部,以及一个设有螺纹且螺纹方向相反的螺杆部,该调整连件包括两个分别供所述安装件的螺杆部螺合的螺孔。该跨接强化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跨架在安装件的本体部及调整连件之间并保护安装件的螺杆部的跨接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跨接座跨架在安装件的本体部及调整连件的接合部位,确实可以避免仰角调整装置在遇到较大剪力或者破坏力时,从安装件的本体部和螺杆部接合部位断裂,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确实具有强化接合部位结构强度的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仰角调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在车体及车轮之间,并 用来调整轮胎的轮面倾角的仰角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参阅图1、2,以往仰角调整装置1通常是安装在车辆的车体及车轮之间,并用来调 整车轮的轮胎的轮面倾角。所述仰角调整装置1基本上包含两个安装件11、12,以及一个 连接所述安装件11、12的调整连件13。该安装件11包括一个安装在车体上并为L形的本 体部111,以及一个设有螺纹的螺杆部112,另一安装件12则是包括一个长杆状并安装在车 轮上的本体部121,以及一个设有螺纹的螺杆部122,所述螺杆部112、122的螺纹设置方向 相反。该调整连件13具有一个围绕一中心轴线而且表面是多角形的围绕壁131,以及两个 分别朝向所述螺杆部112、122的螺孔132,上述螺孔132的螺纹设置方向相反,并分别供所 述安装件11、12的螺杆部112、122螺纹安装。调整时只要转动该调整连件13,就可以将安 装件11、12拉近或者往相反端推开,借此达到调整车轮的轮面倾角的目的。由于利用仰角 调整装置1来调整轮胎的轮面倾角为以往的技术,也不是本技术改良重点,不再赘述。以往仰角调整装置1虽然可以利用以上的结构来达到调整轮面倾角的目的,但是 为了达到该项目的,必须在安装件11、12上设置一段具有螺纹的螺杆部112、122,由于前述 螺杆部112、122在加工时,会和安装件11、12的本体部111、121产生段差,此段差又容易产 生应力集中的现象,因此,当仰角调整装置1在使用中遇到较大的剪力或者破坏力时,整个 仰角调整装置1容易从本体部111、121及螺杆部112、122的接合部位断裂,造成使用上的 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佳结构强度的仰角调整装置。本技术的仰角调整装置包含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以及连接该第一安装 件及第二安装件的调整连件。该第一安装件包括一个本体部、以及一个自该本体部突出并 设有螺纹的第一螺杆部,该第二安装件包括一本体部、以及一个自该本体部突出并设有螺 纹的第二螺杆部,上述第二螺杆部的螺纹方向和第一螺杆部的螺纹方向相反,该调整连件 包括一个供该第一安装件的第一螺杆部螺纹安装的第一螺孔、以及一个供该第二安装件的 第二螺杆部螺纹安装的第二螺孔。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该仰角调整装置还包含一个跨接强化单元,所述跨接强 化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跨架在该第一安装件的本体部及调整连件之间的第一跨接座。本技术的仰角调整装置,该第一安装件的本体部具有一个接近该第一螺杆部 的螺杆连接面,该第二安装件的本体部具有一个接近第二螺杆部的螺杆连接面,所述第一 跨接座具有两个分别朝向第一安装件及第二安装件的螺杆连接面的侧端面,上述侧端面的 距离大于第一安装件及第二安装件的螺杆连接面的距离。本技术的仰角调整装置,该调整连件是一个矩形体,并具有两个间隔的贴靠 面,该第一安装件的本体部还具有两个分别和其中一个贴靠面平齐的第一表面,该第二安 装件的本体部具有两个分别和该调整连件的其中一个贴靠面平齐的第二表面;而该第一跨 接座具有两个前后间隔并且分别和调整连件的其中一个贴靠面贴靠的基壁,以及两个连接 所述基壁的对接壁。本技术的仰角调整装置,该第一安装件的本体部还具有两个分别设在第一表 面上并分别界定出一个第一凹槽的槽成型面,该第二安装件的本体部还具有两个设在所述 第二表面上并分别界定出一个第二凹槽的槽成型面;该第一跨接座还具有两对分别自所述 基壁突出并且向其中一个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伸入的突块。本技术的仰角调整装置,该调整连件还具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贴靠面的减料 孔,该第一跨接座的每个基壁都具有至少一个减料孔。本技术的仰角调整装置,该调整连件还包括两个分别朝向第一安装件及第二 安装件的其中一个的螺孔成型面,而该仰角调整装置还包含两个分别螺纹安装在第一安装 件的第一螺杆部以及第二安装件的第二螺杆部上,并能够往该调整连件的其中一个螺孔成 型面抵靠的防松件。本技术的仰角调整装置,该跨接强化单元还包括一个第二跨接座,上述第二 跨接座跨设在该调整连件及第二安装件的本体部之间。本技术的仰角调整装置,该调整连件是一个圆柱体,并包括一个圆形的外周 面、以及一个设在该外周面上的调整控孔,而所述第一跨接座具有一个对应该调整控孔并 能够使工具伸入该调整控孔以转动该调整连件的调整长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第一跨接座跨架在第一安装件的本体部及调整 连件之间,确实可以避免仰角调整装置在遇到较大剪力或者破坏力时,从第一安装件的本 体部及第一螺杆部接合部位断裂,故本技术确实具有强化接合部位结构强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以往仰角调整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该以往仰角调整装置的一个局部前视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仰角调整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前视剖面示意图;图5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俯视剖面示意图;图6是一类似图5的俯视剖面示意图,显示本技术仰角调整装置的第二较佳 实施例;及图7是一类似图3的立体分解图,显示本技术仰角调整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 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 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3、4、5,本技术仰角调整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是架设在车辆的车体 及车轮之间,并用来调整该车轮的轮胎的轮面倾角,由于该仰角调整装置如何安装在车体 和车轮上是以往技术,也不是本技术的改良重点,此处不再说明。本实施例的仰角调整 装置则是包含一个第一安装件2、一个和第一安装件2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件3、一个连接 所述第一及第二安装件2、3的调整连件4、两个防松件5,以及一个跨接强化单元6。本实施例的第一安装件2包括一个L形的本体部21、一个自该本体部21向调整 连件4 一体突出的第一螺杆部22、一个和本体部21连接并且和第一螺杆部22分别位在本 体部21相反端的组接部23,以及两个安装在该组接部23上的套环24。该本体部21具有 两个前后平行的第一表面211、一个连接在所述第一表面211间并朝向调整连件4的螺杆连 接面212,以及两个分别设在所述第一表面211上并且分别界定出一个第一凹槽213的槽成 型面214。该第一螺杆部22的表面设有正螺牙,并且由本体部21的螺杆连接面212 —体突 出ο本实施例的第二安装件3包括一个矩形的本体部31、一个自该本体部31向调整 连件4突出的第二螺杆部32、一个自该本体部31 —体突出并且和第二螺杆部32分别位于 该本体部31相反端的组接部33,以及一个安装在该组接部33上的万向接头34。该本体部 31具有两个前后平行的第二表面311、一个连接所述第二表面311并接近第二螺杆部32的 螺杆连接面312,以及两个分别设在所述第二表面311上并且分别界定出一个第二凹槽313 的槽成型面314。该第二螺杆部32的表面设有反螺牙,并且由本体部31的螺杆连接面312 一体突出。本实施例的调整连件4是一个矩形的块体,并且包括两个前后平行间隔的贴靠面 41、两个贯穿所述贴靠面41的减料孔42、两个垂直连接所述贴靠面41并且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仰角调整装置,其包含:第一安装件,该第一安装件包括一个本体部、以及一个自第一安装件的本体部突出并设有螺纹的第一螺杆部;第二安装件,该第二安装件包括一个本体部、以及一个自第二安装件本体部突出并设有螺纹的第二螺杆部,上述第二螺杆部的螺纹方向第一螺杆部的螺纹方向相反;调整连件,该调整连件包括一个供该第一安装件的第一螺杆部螺纹安装的第一螺孔、以及一个供该第二安装件的第二螺杆部螺纹安装的第二螺孔;其特征在于:该仰角调整装置还包含一个跨接强化单元,所述跨接强化单元包括一个跨架在该第一安装件的本体部及调整连件之间的第一跨接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仰角调整装置,其包含第一安装件,该第一安装件包括一个本体部、以及一个自第一安装件的本体部突出并设有螺纹的第一螺杆部;第二安装件,该第二安装件包括一个本体部、以及一个自第二安装件本体部突出并设有螺纹的第二螺杆部,上述第二螺杆部的螺纹方向第一螺杆部的螺纹方向相反;调整连件,该调整连件包括一个供该第一安装件的第一螺杆部螺纹安装的第一螺孔、以及一个供该第二安装件的第二螺杆部螺纹安装的第二螺孔;其特征在于该仰角调整装置还包含一个跨接强化单元,所述跨接强化单元包括一个跨架在该第一安装件的本体部及调整连件之间的第一跨接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仰角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安装件的本体部具有一个 接近该第一螺杆部的螺杆连接面,该第二安装件的本体部具有一个接近第二螺杆部的螺杆 连接面,所述第一跨接座具有两个分别朝向第一安装件及第二安装件的螺杆连接面的侧端 面,上述侧端面的距离大于第一安装件及第二安装件的螺杆连接面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仰角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连件是一个矩形体,并具 有两个间隔的贴靠面,该第一安装件的本体部还具有两个分别和其中一个贴靠面平齐的第 一表面,该第二安装件的本体部具有两个分别和该调整连件的其中一个贴靠面平齐的第二 表面;而该第一跨接座具有两个前后间隔并且分别和调整连件的其中一个贴靠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敏朗
申请(专利权)人:曾敏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