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春常专利>正文

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00275 阅读:5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包括上下叠加设置的至少两浮床层以及夹持在上下浮床层之间的营养物质,以在上下浮床层之间形成植物根系吸收营养并充分生长的空间;每一浮床层为内部具有多个镂空的框架式结构,且各浮床层的镂空具有重叠部分,以提供植物枝叶向上生长的通道。所述水生植物种植浮床为多个浮床层的叠加结构,各浮床层的镂空的重叠部分形成供植物枝叶向上生长的通道,各浮床层之间又形成可供植物生长营养物质填充的空间,因此可直接在该水生植物种植浮床上种植水生植物,植物的根系也可在浮床层之间生长延伸,因而植物的种植过程简单,植物根系生长空间较大,有利于水生植物更好地生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种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生植物的种植浮床。
技术介绍
为了对湖泊以及河道的水质进行净化、美化或者绿化,经常会需要在湖泊以及河 道中大量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种植并不能直接种植在水上,而是需要先在水上设置 一可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种植浮床,进而在该浮床上进行植物的种植。现有的水生植物 种植浮床的结构一般多为一种浮于水面的简单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上安装有固定装置, 将合适大小的栽培有植物的器皿通过该固定装置固定在该框架结构上即可完成水上植物 的种植。然而,在现有的这种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并不能直接种植所需的水生植物,种植时需 要配合额外的适合植物栽培的器皿,并需要对该器皿进行固定安装,种植过程往往显得较 为繁琐,并且,由于受到种植器皿的外壁的限制,所种植的植物的根系生长空间往往较小, 对植物的生长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直接在其上种植水生植物,种植过程简 单可行,且可提供较大的植物根系生长空间的水生植物种植浮床。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包括上下叠加设 置的至少两浮床层以及夹持在上下浮床层之间的营养物质,以在上下浮床层之间形成植物 根系吸收营养并充分生长的空间;每一浮床层为内部具有多个镂空的框架式结构,且各浮 床层的镂空具有重叠部分,以提供植物枝叶向上生长的通道。 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其中,所述浮床层与其余浮床层相邻的表面上设置有 多个凹陷结构,且相邻的两浮床层表面上凹陷结构呈交错分布。 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其中,所述浮床层为多个浮床单体通过连杆连接而成 的结构。 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其中,所述浮床单体包括一单体外框以及连接在所述 单体外框内部的多根平行的横杆,所述上下浮床层上的横杆平行错位设置或垂直设置,所 述凹陷结构设置于所述横杆上,且贯穿所述横杆的宽度方向并在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上连 续排布。 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其中,所述凹陷结构还设置于所述外框上,且贯穿所述 外框的宽度方向并在所述外框的长度方向上连续排布。 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其中,所述浮床单体呈具有多根纵杆以及横杆的网格 状,所述上下浮床层上的纵/横杆平行错位设置或旋转角度交叉设置,所述凹陷结构设置 于所述纵/横杆的上下表面上,且贯穿所述纵/横杆的宽度方向并在所述纵/横杆的长度 方向上连续排布。 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其中,所述浮床单体呈正六边形。[0011 ] 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其中,所述浮床单体呈正方形。 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其中,所述凹陷结构的凹陷处呈圆弧状。 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水生植物种植浮床为多个浮床层的间隔叠加结构,各浮床层的镂空的重叠部分形成供植物枝叶向上生长的通道,各浮床层之间又形成可供植物生长营养物质填充的空间,因此可直接在该水生植物种植浮床上种植水生植物,植物的根系也可在浮床层之间生长延伸,因而植物的种植过程简单,植物根系生长空间较大,有利于水生植物更好地生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浮床单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一和第二浮床层的浮床单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各浮床层的浮床单体叠加后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各浮床层的浮床单体的俯视图;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各浮床层的浮床单体叠加后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浮床单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各浮床层的浮床单体的俯视图; 图10至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各浮床层的浮床单体不同情形叠加后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可应用在对湖泊以及河道进行净化、美化或者绿 化时需要种植水生植物的场合。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 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13所示,本技术的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包括至少两浮床层,每一浮床层又可以包括多个连接在一起的浮床单体,所述浮床单体可为塑料材料一体注塑而成,以下根据浮床层的层数的不同以及浮床单体可采取的不同的形状和结构,列举几个不同的实施例分别进行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包括三个浮床层,分别为第一浮床层1、第二浮床 层2以及第三浮床层3。 所述第一浮床层1包括多个正方形的浮床单体ll,所述浮床单体11之间通过连 杆12连接成一片。每一浮床单体11为一框架式结构,其包括一单体外框111以及垂直连 接在所述单体外框111内部的多根平行的横杆112,从而在浮床单体11的内部形成多个镂 空113。所述横杆112的下表面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凹陷结构1121,所述凹陷结构1121贯穿 所述横杆112的宽度方向并在所述横杆112的长度方向上连续排布。所述单体外框111上 也可以设置有贯穿所述单体外框111的宽度方向并在所述单体外框111的长度方向上连续 排布的凹陷结构1121。所述凹陷结构1121的凹陷处可呈圆弧状。4 所述第二浮床层2包括多个正方形的浮床单体21,所述浮床单体21之间也通过连 杆连接成一片。每一浮床单体21为一框架式结构,其包括一单体外框211以及垂直连接在 所述单体外框211内部的多根平行的横杆212,所述横杆212与所述第一浮床层1上的横杆 112相垂直,从而在浮床单体21的内部也形成多个镂空213。所述横杆212的上表面上可 以设置有多个凹陷结构,所述横杆212的上表面上的凹陷结构贯穿所述横杆212的宽度方 向并在所述横杆212的长度方向上连续排布。所述单体外框211上表面也可以设置有贯穿 所述单体外框211的宽度方向并在所述单体外框211的长度方向上连续排布的凹陷结构。 所述横杆212以及所述单体外框211上的凹陷结构的凹陷处可呈圆弧状。 所述第三浮床层3包括多个通过连杆连接的正方形的浮床单体31,所述浮床单体 31与所述浮床单体11的结构完全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所述第一浮床层1、第二浮床层2以及第三浮床层3从上往下依次间隔叠加设置, 且使得所述第一浮床层1上的镂空113、所述第二浮床层2上的镂空213以及所述第二浮床 层3上的镂空具有重叠部分,该重叠部分可提供植物枝叶向上生长的通道;而第一浮床层1 表面上设置的凹陷结构1121与第二浮床层2表面上设置的凹陷结构2121以及第二浮床层 2表面上设置的凹陷结构2121与第三浮床层3表面的凹陷结构均呈交错分布,植物生长所 需的营养物质500则填充在所述三个浮床层的凹陷结构之间的间隔内,以在上下浮床层之 间形成植物根系吸收营养并充分生长的空间,且设置凹陷结构后浮床层之间所能提供给植 物根系生长的空间要大于未设置凹陷结构的情形。 在此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浮床层2的横杆212也可与第一浮床层1上 的横杆112平行错位设置或者非垂直角度设置,只需满足二者之间的镂空具有重叠部分且 二者之间能够形成供植物生长营养物质填充的空间即可。并且,根据实际的需要,可将浮床 层的层数减为两层也可适当增加浮床层的层数。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至图7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水生植物种植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叠加设置的至少两浮床层以及夹持在上下浮床层之间的营养物质,以在上下浮床层之间形成植物根系吸收营养并充分生长的空间;每一浮床层为内部具有多个镂空的框架式结构,且各浮床层的镂空具有重叠部分,以提供植物枝叶向上生长的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叠加设置的至少两浮床层以及夹持在上下浮床层之间的营养物质,以在上下浮床层之间形成植物根系吸收营养并充分生长的空间;每一浮床层为内部具有多个镂空的框架式结构,且各浮床层的镂空具有重叠部分,以提供植物枝叶向上生长的通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层与其余浮床层相邻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凹陷结构,且相邻的两浮床层表面上凹陷结构呈交错分布。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层为多个浮床单体通过连杆连接而成的结构。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单体包括一单体外框以及连接在所述单体外框内部的多根平行的横杆,所述上下浮床层上的横杆平行错位设置或垂直设置,所述凹陷结构设置于所述横杆上,且贯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常
申请(专利权)人:刘春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